## 使用PyTorch实现变分自编码器(VAE)的流程 变分自编码器(VAE)是一种流行的生成模型,可以用于图像生成、数据降维等任务。下面的内容将会详细介绍如何利用PyTorch实现一个简单的VAE,并提供一个明确的步骤和代码示例。 ### 实现流程 以下是实现VAE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描述 |
原创 2024-08-17 04:51:35
259阅读
总结: AE(自编码器):编码->n维向量->直接解码 VAE(变分自编码器):编码->n维向量->每个维度使用正态分布拟合->每个维度采样形成新的n维向量->解码 CVAE(条件VAE):每个维度用拟合后的分布均值要和目标图片一致 VQVAE(向量量化自编码器):编码->n维向量->每个维度使用cookbook找到最近向量->解码 注意VQV
本节内容学习了:模型自定义的三种方式:Sequential, Modile List,Module dict;当模型有重复出现的层结构,我们可以构建模型块实现复用来构建复杂模型;如果要对模型进行修改:通过实例化来修改特定的层、通过在forward中增加参数来增加输入(要注意修改函数体内增加的输入是如何起作用的、对应的模型的定义也要进行修改)、通过return特定的值来实现额外输出;模型的读取和保存
前言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摘自百度百科说明环境:Ubuntu16.04 语言: Python 依赖:OpenCV+matplotlib加载人脸模型在我们安装OpenCV好以后,在目录下会有很多的
一句话说明:AE简单来说就是encode先压缩真实样本成一个隐变量(一般用z表示),在逆向decode还原生真实样本通大小的新样本。调整中间参数,使得前后样本尽量相似或相同,这样中间隐变量就能展现原来样本的特征了。VAE在此基础上,生成Z前,添加方差(即噪音),构成一个分布式结构,其它基本与AE相同。    一、简单介绍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
如果需要小编其他论文翻译,请移步小编的GitHub地址    上一篇博客先搭建了基础环境,并熟悉了基础知识,本节基于此,再进行深一步的学习。  接下来看看如何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用简单快捷的方式搭建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让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趋于高效。如同使用PyTorch中的自动梯度方法一样,在搭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PyTorch中已定义的类
VAE 模型是一种有趣的生成模型,与GAN相比,VAE 有更加完备的数学理论(引入了隐变量),理论推导更加显性,训练相对来说更加容易。VAE 可以从神经网络的角度或者概率图模型的角度来解释。VAE 全名叫 变分自编码器,是从之前的 auto-encoder 演变过来的,auto-encoder 也就是自编码器,自编码器,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编码,重构。所以 AE 模型一般都由两部分的网
 1. 前言促使我学习OpenGL新版本的一大动力,就是对改善渲染质量的渴望。谈到渲染,就不能不提光照模型。好的光照模型,对物体的真实感渲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章我将从光照模型这个主题切入,来谈一谈如何通过编写shader来控制光照。注:本章的部分内容为主观叙述,未经严格的认证,如有问题,请以OpenGL新版教材为准。关于新版本的一些基础知识,如VBO,VAO的绑定,管线编程机制等,在
# 变分自编码器(VAE)及其在PyTorch中的实现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VAE)是一种生成模型,广泛应用于图像生成、语音合成、异常检测等领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VAE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个基于PyTorch的实现示例,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机器学习模型。 ## 什么是VAEVAE是一种通过变分推断来学习概率模型生成模型。与传统
原创 9月前
66阅读
#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简介 ## 引言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简称VAE)是一种生成模型,主要用于学习数据分布的表示。它是由自编码器(Autoencoder)发展而来的,通过引入隐变量(latent variable)来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VAE结合了无监督学习和生成模型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生成图像、文本等领域。
原创 2023-08-01 00:52:18
435阅读
Keras搭建GAN生成MNIST手写体GAN简介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是近年来复杂分布上无监督学习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在GAN模型中,一般存在两个模块: 分别是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和判别模型(Discriminative Model);二者的互相博弈与学习将会产生相当好的输出。原始
一.VGG 网络参数如下: VGG网络及使用的图像输入是3x224x224的图像。二.VGG 网络搭建如下(学习于B 站UP主:霹雳吧啦Wz,良心推荐): 1.阅读代码之前了解下conv2d的计算,其实nn.Linear,nn.MaxPool2d的输出的计算都是使用以下公式:VGG16的输入是3x224x224,进入全连接层的输入是512x7x7,各个层次的输入输出,建议手算一遍。import
转载 2024-01-25 20:02:42
94阅读
本文代码基于 PyTorch 1.x 版本,需要用到以下包:import collections import os import shutil import tqd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IL.Image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基础配置检查 PyTorch 版本torch.__version__
1.介绍Variable实际上,Variable是Torch里的一种数据类型,他与tensor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们属于不同的数据类型,Variable对象有更多的属性。主要的区别如下:①、Variable类型的变量具有自动求导的功能②、Variable类型的变量会被放到一个计算图中,Variable类型的变量具有三个属性:data、grad、grad_fn:data: 取出Variable
转载 2023-10-20 13:47:26
124阅读
# 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onditional VAE) ## 引言 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onditional Variational Autoencoder,CVAE)是一种生成模型,它不仅学习数据的潜在表示,还能根据条件变量(如类别)生成样本。本文将指导新手如何在PyTorch中实现CVAE,我们将从理解流程开始,再逐步分析每个步骤,并给出对应的代码。 ## 实现
原创 2024-09-30 06:05:38
647阅读
1评论
半监督VAE模型PyTorch中的实现 在深度学习的领域中,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VAE)已经成为生成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随着半监督学习的兴起,半监督VAE被提出以应对这些任务。半监督VAE结合了有标签和无标签数据的特性,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半监督VAEPyTorch中的实现过程。 引言 在机器学习中,有标签的数据通常是稀缺的
原创 6月前
74阅读
 上一节介绍了app的生成和基础设定这一节会为大家介绍更进一步的,我们需要控制出外远走啦,例如登山啦我们的地形实在太小啦,那怎么办呢?(1)你可以将plane的scale变大一点(2)你可以移除Plane然后添加一个Terrain移除plane添加Terrain然后我们可以制作属于我们的地形地形属性框选中一定形状和大小,然后在地形上拖动,就会出现属于你自己的地形了,应该有点山的轮廓了。成
目录 广义的文本生成,其他数据源转换成文本 机器翻译的历程 机器翻译的历程 规则、统计、神经网络 RNN的结构 transformer的结构 encoder编码 self-attention 多层迭代 并行计算,距离更短 优势,flops,每秒的浮点数运算次数 困惑度,LSTM并不是参数量越大效果越好 参数量越来越大性能瓶颈 API》算子》cuda kernel 原因 优化方向 形象比喻算子融合
近期看论文要用到VAE,看了很多资料,有这样一种感觉,要么过度过于偏向数学原理,要么只是讲了讲网络结构。本文将两者结合,以简洁易懂的语言结合代码实现来介绍VAE。1 解决问题VAE是变分推断(variational inference )以及自编码器(Auto-encoder)的组合,是一种非监督的生成模型,其概率图模型和深度学习有机结合,近年来比较火热。VAE可以用于但不局限于降维信息检索等任务
 一、为什么需要建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法;适合业务和基础数据存储环境的模型,具有以下几点好处:性能:快速查询所需要的数据,减少数据的 I/O 吞吐;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冗余,实现计算结果复用,降低数据系统中的存储和计算成本;效率:改善用户使用数据的体验,提高使用数据的效率; 质量:改善数据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减少数据计算错误的可能性;  二、关系数
转载 4月前
2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