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论文要用到VAE,看了很多资料,有这样一种感觉,要么过度过于偏向数学原理,要么只是讲了讲网络结构。本文将两者结合,以简洁易懂的语言结合代码实现来介绍VAE。1 解决问题VAE是变分推断(variational inference )以及自编码器(Auto-encoder)的组合,是一种非监督的生成模型,其概率图模型和深度学习有机结合,近年来比较火热。VAE可以用于但不局限于降维信息检索等任务
转载
2023-11-24 21:30:43
467阅读
一、为什么需要建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法;适合业务和基础数据存储环境的模型,具有以下几点好处:性能:快速查询所需要的数据,减少数据的 I/O 吞吐;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冗余,实现计算结果复用,降低数据系统中的存储和计算成本;效率:改善用户使用数据的体验,提高使用数据的效率; 质量:改善数据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减少数据计算错误的可能性; 二、关系数
概述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s,变分自编码器)属于一种生成式模型,希望可以将一个低维向量映射到一个高维的真实数据,常将其与GAN对比以突出后者。VAE属于Auto-Encoder的变体,通过对code引入噪声,使其具备一定的生成能力。直观理解 图左展示的是Auto-Encoder(AE),可以看出AE只会把输入编码到低维空间的一个点,然后通过这个点解码出原输入。如输
## 使用PyTorch实现变分自编码器(VAE)的流程
变分自编码器(VAE)是一种流行的生成模型,可以用于图像生成、数据降维等任务。下面的内容将会详细介绍如何利用PyTorch实现一个简单的VAE,并提供一个明确的步骤和代码示例。
### 实现流程
以下是实现VAE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描述 |
原创
2024-08-17 04:51:35
259阅读
总结: AE(自编码器):编码->n维向量->直接解码 VAE(变分自编码器):编码->n维向量->每个维度使用正态分布拟合->每个维度采样形成新的n维向量->解码 CVAE(条件VAE):每个维度用拟合后的分布均值要和目标图片一致 VQVAE(向量量化自编码器):编码->n维向量->每个维度使用cookbook找到最近向量->解码 注意VQV
转载
2024-05-14 22:57:35
1282阅读
1. 前言促使我学习OpenGL新版本的一大动力,就是对改善渲染质量的渴望。谈到渲染,就不能不提光照模型。好的光照模型,对物体的真实感渲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章我将从光照模型这个主题切入,来谈一谈如何通过编写shader来控制光照。注:本章的部分内容为主观叙述,未经严格的认证,如有问题,请以OpenGL新版教材为准。关于新版本的一些基础知识,如VBO,VAO的绑定,管线编程机制等,在
Keras搭建GAN生成MNIST手写体GAN简介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是近年来复杂分布上无监督学习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在GAN模型中,一般存在两个模块: 分别是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和判别模型(Discriminative Model);二者的互相博弈与学习将会产生相当好的输出。原始
一句话说明:AE简单来说就是encode先压缩真实样本成一个隐变量(一般用z表示),在逆向decode还原生真实样本通大小的新样本。调整中间参数,使得前后样本尽量相似或相同,这样中间隐变量就能展现原来样本的特征了。VAE在此基础上,生成Z前,添加方差(即噪音),构成一个分布式结构,其它基本与AE相同。 一、简单介绍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
VAE 模型是一种有趣的生成模型,与GAN相比,VAE 有更加完备的数学理论(引入了隐变量),理论推导更加显性,训练相对来说更加容易。VAE 可以从神经网络的角度或者概率图模型的角度来解释。VAE 全名叫 变分自编码器,是从之前的 auto-encoder 演变过来的,auto-encoder 也就是自编码器,自编码器,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编码,重构。所以 AE 模型一般都由两部分的网
转载
2024-07-03 03:31:34
241阅读
# 变分自编码器(VAE)训练与测试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简称VAE)是一种生成模型,主要用于学习数据的潜在分布。与传统自编码器不同,VAE采用了概率推断的方式,使得生成的数据更加多样化。本文将通过Python代码示例来详细讲解如何训练和测试一个简单的VAE模型。
## VAE的基本原理
VAE的核心思想是将输入数据映射到潜在空间,然后从潜在空间中生
由于论文需要,开始逐渐的学习CNN关于文本抽取的问题,由于语言功底不好,所以在学习中难免会有很多函数不会用的情况..... ̄へ ̄主要是我自己的原因,但是我更多的把语言当成是一个工具,需要的时候查找就行~~~~但是这也仅限于搬砖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如果要自己写代码,这个还是行不通的。简单的说一下在PCA,第一次接触这个名词还是在学习有关CNN算法时,一篇博客提到的数据输入层中,数据简单处理的几种方法之
要使用两个工具:pyenv和virtualenv。前者用于管理不同的Python版本,后者用于管理不同的工作环境。1 pyenvpyenv是一个Python版本管理工具,它能够进行全局的Python版本切换,也可以为单个项目提供对应的Python版本。使用pyenv以后,可以在服务器上安装多个不同的Python版本,也可以安装不同的Python实现。不同Python版本之间的切换也非常简单。pye
转载
2024-06-19 08:41:14
45阅读
本节内容学习了:模型自定义的三种方式:Sequential, Modile List,Module dict;当模型有重复出现的层结构,我们可以构建模型块实现复用来构建复杂模型;如果要对模型进行修改:通过实例化来修改特定的层、通过在forward中增加参数来增加输入(要注意修改函数体内增加的输入是如何起作用的、对应的模型的定义也要进行修改)、通过return特定的值来实现额外输出;模型的读取和保存
转载
2023-09-04 13:56:45
222阅读
# 变分自编码器(VAE)及其在PyTorch中的实现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VAE)是一种生成模型,广泛应用于图像生成、语音合成、异常检测等领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VAE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个基于PyTorch的实现示例,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机器学习模型。
## 什么是VAE?
VAE是一种通过变分推断来学习概率模型的生成模型。与传统
#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简介
## 引言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简称VAE)是一种生成模型,主要用于学习数据分布的表示。它是由自编码器(Autoencoder)发展而来的,通过引入隐变量(latent variable)来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VAE结合了无监督学习和生成模型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生成图像、文本等领域。
原创
2023-08-01 00:52:18
435阅读
实例引入实例1:演示with session的使用import tensorflow as tf
a = tf.constant(3)
b = tf.constant(4)
with tf.Session() as sess:
print("相加:%i"%sess.run(a+b))
print("相乘:%i"%sess.run(a*b))结果: 相加:7 相乘:12实例2:演
如果需要小编其他论文翻译,请移步小编的GitHub地址 上一篇博客先搭建了基础环境,并熟悉了基础知识,本节基于此,再进行深一步的学习。 接下来看看如何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用简单快捷的方式搭建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让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趋于高效。如同使用PyTorch中的自动梯度方法一样,在搭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PyTorch中已定义的类
【深度学习】【python】vae变分自编码器实现 中文注释版“你的代码很不错,不过下一秒就是我的了.” 环境要求python3.5tensorflow 1.4pytorch 0.2.0运行结果:本程序只需要tensorflow. 程序如下:#!/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变分自编码器
reference: https://j
上一节介绍了app的生成和基础设定这一节会为大家介绍更进一步的,我们需要控制出外远走啦,例如登山啦我们的地形实在太小啦,那怎么办呢?(1)你可以将plane的scale变大一点(2)你可以移除Plane然后添加一个Terrain移除plane添加Terrain然后我们可以制作属于我们的地形地形属性框选中一定形状和大小,然后在地形上拖动,就会出现属于你自己的地形了,应该有点山的轮廓了。成
半监督VAE模型在PyTorch中的实现
在深度学习的领域中,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VAE)已经成为生成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随着半监督学习的兴起,半监督VAE被提出以应对这些任务。半监督VAE结合了有标签和无标签数据的特性,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半监督VAE在PyTorch中的实现过程。
引言
在机器学习中,有标签的数据通常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