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进程的每个输出操作都产生一个UDP数据报,并组装成一份待发送的IP数据报。UDP数据报是要依赖IP数据报传送的。UDP协议并不可靠,它不能保证发出去的包会被目的端接收。  UDP首部的前8个字节:16bit的源端口号、16bit的目的端口号、16bit的UDP长度、16bit的UDP检验1. 端口号可以代表用户的程序,分别表示
转载 2024-06-28 00:06:40
810阅读
IP首部校验计算主要是两步:按位异或取反,具体来说1. IP头部以16位为一个单位,逐个模2加(相当于异或);2. 得到的结果取反,作为校验放入校验字段;3. 初始计算校验字段时该字段全部用0填充;     以上是对于发送者来说如何计算校验的,而对于接收者来说,验证也很简单:1. 对于接收的IP报文头部以16位为单位逐个求和;2. 若结果为1,则校验正确
原创 2016-10-10 11:17:31
692阅读
 IP首部校验计算方法:  1.把校验字段清零。  2.然后对每16位(2字节)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反码求和的意思是先对每16位求和,再将得到的转为反码。  接下来详细描述反码求和的步骤:看下面的代码  算法: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nbsp
原创 2016-10-25 15:30:42
1023阅读
IP首部校验计算方法:  1.把校验字段清零。  2.然后对每16位(2字节)进行二
转载 2022-12-02 09:34:06
361阅读
学习网络原理校验的,要么就觉得不就是16bit的嘛一笑而,要么对一长串的计算吓到了,算了一次结果错了,还不知道哪里错了。现在总算搞明白了一些内容,记录一下。一、简单快速了解加上伪首部的所有数据,以16bit为单位求和,进位“回卷”,回卷就是进位加到上,所得结果按位取反,即为校验。二、发送接收在发送数据时,计算数据包的检验,把得到的结果存入校验字段中。在接收数据时,计算数据包的检验
转载 2024-01-01 21:35:10
197阅读
  IP首部校验计算方法:  算法: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1)    {  &nbs
原创 2016-10-10 11:11:58
1125阅读
(1)四位16进制数分别相加(2)相加的结果去掉进位,保留四位16进制数(3)保留的四位16进制数+进位(4)得到的结果转换成二进制(5)取反(6)再转换成16进制数具体编码如下:int checksum(unsigned long* buffer, int size){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g
原创 2016-10-13 13:20:48
1255阅读
(1)四位16进制数分别相加(2)相加的结果去掉进位,保留四位16进制数(3)保留的四位16进制数+进位(4)得到的结果转换成二进制(5)取反(6)再转换成16进制数具体编码如下:int checksum(unsigned long* buffer, int size){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g
原创 2016-11-16 15:52:20
794阅读
# Java中的IP首部校验 在网络通信中,IP数据包是发送数据的基本单元,而IP首部则包含了路由传输过程中所需的重要信息。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IP首部中有一个关键字段——校验(Checksum)。本文将深入探讨Java中如何计算IP首部校验,帮助读者理解它的实现原理及其重要性。 ## 什么是IP校验? IP校验是一个16位的字段,用于检测IP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
原创 8月前
42阅读
文章目录UDP校验计算反码求和运算python代码计算 UDP校验计算在看《TCP/IP详解 卷1:协议》UDP章节时,有一节关于UDP校验计算(11.3节)。ICMP、IGMP、UDP、TCP都采用相同的校验算法。书中描述的比较简单,没有看太明白。遂Google了一下,找到一篇文件,讲的很不错,转载记录一下。 在UDP课程中, 有一张图讲述了UDP校验方法, 如下:反
转载 2024-08-12 17:59:10
209阅读
一、UDP/TCP头部信息源端口号:发送方将UDP数据包通过源端口发送出去。目的端口号:接收方从目的端口号接收UDP数据包。UDP长度:UDP头部长度(8字节)加上数据包的长度。UDP校验:用于UDP差错检测,确认从发送方到接收方传输的过程中,有没有比特位发生变化。源端口:报文发送方应用程序对应的端口。目的端口:报文接收方应用程序对应的端口。TCP序列号:32位的序列号标识了TCP报文中第一个字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ovemo1314/archive/2010/10/2
转载 2023-05-09 17:17:46
505阅读
                                    ip数据报首部校验计算网络层间的数据传送特点是:  不可靠:    分组可能丢失,乱序等,不做
原创 2016-10-08 17:26:18
2712阅读
目录1.UDP协议:2.TCP协议:1.UDP协议:UDP协议的特点:无连接、不可靠传输、面向数据报全双工。UDP报文最大长度是2个字节,2个字节表示的范围就是0~65535,也就是64kb。所以如果需要使用UDP传输一个比较大的数据,就需要考虑进行拆包,把一个大的数据报拆成多个小的。校验的作用是检查数据是否出错了,因为传输过程中受到一些干扰是很容易导致传输的数据出错。举个例子:去超市买菜,买
目录1.校验原理1.1 校验计算1.2 校验验证2.UDP校验原理2.1 UDP校验数据范围2.2 发送方UDP校验计算2.3 接收方UDP校验验证3.UDP首部4.UDP校验示例代码4.1 发送方示例代码4.2 接收方示例代码5.判断UDP校验是否计算正确?1.校验原理1.1 校验计算校验数据以16bit为单位进行累加求和,校验数据需为偶数字节,奇数字节末尾填充0变为偶数字
IP/ICMP/IGMP/TCP/UDP等协议的校验算法都是相同的,算法如下:在发送数据时,为了计算数IP据报的校验。应该按如下步骤:(1)把IP数据报的首部都置为0,包括校验字段。(2)把首部看成以16位为单位的数字组成,依次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3)把得到的结果存入校验字段中。在接收数据时,计算数据报的校验相对简单,按如下步骤: (1)当接收IP包时,需要对报头进行确认,检
原创 2016-10-10 11:14:50
1651阅读
3. 初始计算校验字段时该字段全部用0填充;     以上是对于发送者来说如何计算校验的,而对于接收者来说,验证也很简单:1. 对于接收的IP报文头部以16位为单位逐个求和;2. 若结果为1,则校验正确,否则出错丢弃;     原理很简单,接收方的计算对象是AA的反的异或,结果当然是1了!  
原创 2016-10-25 15:26:57
1278阅读
3. 初始计算校验字段时该字段全部用0填充;     以上是对于发送者来说如何计算校验的,而对于接收者来说,验证也很简单:1. 对于接收的IP报文头部以16位为单位逐个求和;2. 若结果为1,则校验正确,否则出错丢弃;     原理很简单,接收方的计算对象是AA的反的异或,结果当然是1了!  
原创 2017-01-02 12:58:01
2010阅读
  1.TCP数据段格式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字节流服务。源主机在传送数据前需要先目标主机建立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被编号的数据段按序收发。同时,要求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保证了可靠性。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目标主机对所发数据段的确认,源主机将再次发送该数据段。 如图所示,是TCP头部结构。       ●源、目标端口号字段:占16比特。TCP协
转载 精选 2012-03-07 23:25:04
3059阅读
     《tcp/ip详解 卷一 协议》,其中介绍到了UDPTCP伪首部,由于书中介绍短小精悍,因此有必要扩充理解一下。关于TCP/UDP首部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要时刻谨记一个“伪”字,既然是“伪”首部,也就是假的,不仅是“假”首部,而且“假”到连地址空间都没有。也就是说伪首部是不占地址空间的,在实际传输中不存在这样的字段。只是在使用的时候把它拿出来一下。其次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