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TCP通信时,如果发送序列中间某个数据包丢失,TCP会通过重传最后确认的包开始的后续包,这样原先已经正确传输的包也可能重复发送,急剧降低了TCP性能。为改善这种情况,发展出SACK(Selective Acknowledgment, 选择性确认)技术,使TCP只重新发送丢失的包,不用发送后续所有的包,而且提供相应机制使接收方能告诉发送方哪些数据丢失,哪些数据重发了,哪些数 据已经提前收到...
转载
2010-08-09 23:25:00
208阅读
2评论
http://www.cnblogs.com/wuchanming/p/4422779.html1.引言 计算机网络中的带宽、交换结点中的缓存和处理机等,都是网络的资源。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
转载
2022-05-02 21:13:57
1432阅读
1. 前言
TCP通信时,如果发送序列中间某个数据包丢失,TCP会通过重传最后确认的包开始的后续包,这样原先已经正确传输的包也可能重复发送,急剧降低了TCP性能。为改善这种情况,发展出SACK(Selective Acknowledgment, 选择性确认)技术,使TCP只重新发送丢失的包,不用发送后续所有的包,而且提供相应机制使接收方能告诉发送方哪些数据丢失,哪些数据重发了,哪些数 据已
转载
精选
2007-03-27 20:24:05
4451阅读
1评论
TCP的实现中,SACK和DSACK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SACK和DSACK的处理部分由Ilpo Järvinen (ilpo.jarvinen@helsinki.fi) 维护。tcp_ack()处理接收到的带有ACK标志的数据段时,如果此ACK处于慢速路径,且此ACK的记分牌不为空,则调用tcp_sacktag_write_queue()来根据SACK选项标记发送队列中skb的记分牌状态。笔者主要分析18和37这两个版本的实现。相对而言,18版本的逻辑清晰,但效率较低;37版本的逻辑复杂,但效率较高。本文主要内容:18版tcp_sacktag_write_queue()的实现,也即
转载
2013-08-12 20:31:00
393阅读
当server连续发送4个报文给client,而第三个报文丢失的时候,而我们的server是在第七步收到ACK,这个ACK是说第三个报文没有收到,接下来server怎么处理
原创
2022-09-17 02:53:18
338阅读
#TCP的三次握手: syn同步序列号 ack确认序号1.第一次:客户端发送同步序列编号 协...
原创
2023-03-08 10:13:01
168阅读
:【图解】你还在为 TCP 重传、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发愁吗?看完图解就不愁了 作者:小林coding 拥塞控制 为什么要有拥塞控制呀,不是有流量控制了吗? 前面的流量控制是避免「发送方」的数据填满「接收方」的缓存,但是并不知道网络的中发生了什么。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都处在一个共享的环
转载
2020-06-11 18:56:00
71阅读
2评论
客户端拒绝服务端过来的连接:node2:/root#iptables -I INPUT -s 192.168.137.2 -j DROP node2:/root#iptables -I INPUT -s 192....
转载
2020-04-11 11:52:00
172阅读
2评论
TCP重传机制 在错综复杂的网络,并不一定所有的数据能正常的数据传输,万一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呢? TCP要保证所有的数据包都可以到达,所以,必需要有重传机制。 常见的重传机制: 超时重传 快速重传 SACK D-SACK 而所有重传的机制都需要依赖通过序列号Seq与确认应答ACK。 在 TCP
转载
2020-06-09 20:56:00
922阅读
点赞
2评论
在软件测试领域,尤其是在性能测试和故障测试中,深入理解网络协议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作为传输层协议的代表,TCP 通过一系列精巧的机制确保数据可靠传输,同时在效率与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其中,选择性确认(SACK)、延迟确认(Delayed Acknowledgment)和往返时延(RTT)是影响 TCP 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三大机制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作用,帮助测试工程师更精准
1.TCP机制 TCP提供了可靠性 ,当TCP向另外一端发送数据时,它要求对端返回一个确认。如果没有收到确认,TCP就自动重传数据并等待更长的时间。在数次重传失败后,TCP才放弃,如此在尝试发送数据上所花的总时间一般为4-8分钟(依赖具体实现)。 TCP含有用于动态估算客户和服务
转载
2024-05-09 16:15:38
60阅读
一、伪超时与重传概述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没有出现数据丢失也可能引发重传。这种不必要的重传称为伪重传,其主要造成原因是伪超时,即过早判定超时,其他因素如包失序、包重复,或ACK丢失也可能导致该现象。在实际RTT显著增长,超过当前RTO时,可能出现伪超时。在下层协议性能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如无线环境),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KP87]中也提到 这里我们仅关注由伪超时导致的伪重传。失序与重复的影响在...
原创
2021-08-30 15:34:17
1078阅读
懂socket编程的人不一定理解tcp协议,实际上很多计算机编程高手都不一定懂tcp协议,编程高手很多都是对api很理解,对于api下面的机制就不一定理解了,我是一个学网络出身的人,在我会用java或者c写hello world之前我就知道了tcp的原理,记得当时为tcp的滑动窗口,慢启动等着迷过,成夜成夜的研究路由协议和交换机原理,仅为理解mss,mtu等等概念,然后白天申请到机房去做实验...
原创
2010-02-09 17:35:00
517阅读
what 拥塞控制机制: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速率,使其和网络环境一致。 机制: 发送方维护一个“拥塞窗口”变量cwnd,它和接收方共同决定发“送窗口”swnd的大小。 慢启动:发送方刚开始发送数据时,不会一次将大量的数据注入网络,而是先发1个字节,当收到ACK后,再发2个字节,依次类推,按照2的指数级 ...
转载
2021-08-28 00:29:00
1776阅读
2评论
采用TCP连接的C/S模式软件,连接的双方在连接空闲状态时,如果任意一方意外崩溃、当机、网线断开或路由器故障,另一方无法得知TCP连接已经失效,除非继续在此连接上发送数据导致错误返回。很多时候,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希望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能及时有效地检测到连接失效,然后优雅地完成一些清理工作并把错误报告给用户。客户端采用如下步骤:1, 连接2, 拔掉网线经过以上两步: 
原创
2015-12-31 17:34:51
1728阅读
在Linux系统中,各种网络服务程序基本上都会有一些针对客户端访问的控制策略,如smb、bind、sshd等,都可以提供针对客户端地址的访问控制。除此以外,服务器通常还会处于网络层防火墙的强力保护之下。本节将要学习的TCP Wrappers(TCP封套)机制,可以作为防火墙后的第二道防线,为各种网络服务提供额外的安全防护。
1.TCP Wrappers概述
 
原创
2010-08-09 18:32:41
75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