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构设计的意义(1)应用代码逻辑清晰、避免代码冗余;(2)代码通用,方便软件移植;(3)最大限度做到无需大量修改即可复用;(4)各功能独立,低耦合高内聚;(5)利用架构及其规则进行开发,在开发时间、成本、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极大的回报。2、总体架构图3、结构层说明  3.1、硬件层  硬件层可分为硬件抽象层和硬件驱动层两部分   (1)硬件抽象层主要是STM32片内的外设驱动,如 GPIO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STM32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架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之中。近年来,随着多核处理器的普及,STM32系列的CPU架构逐渐成为了一个关注点。本文将探讨STM32CPU架构以及其内部架构的相关问题,结合具体的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以及应用场景,进行全面的剖析。 ### 背景描述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对高效、低功耗的处理器需求日益增加。STM32系列微
原创 6月前
124阅读
一、简介LQFP48封装,属于ST公司微控制器中的STM32系列。除了被我们熟知的STM32,ST公司还有SPC5X系列、STM8系列等,具体参数如下:内核Cortex-M3Flash64K x 8bitSRAM20K x 8bitGPIO37个GPIO,分别为PA0-PA15、PB0-PB15、PC13-PC15、PD0-PD1ADC2个12bit ADC合计12路通道,外部通道:PA0到PA7
转载 2023-11-07 19:29:03
460阅读
 为了进一步明确STM32103系列MCU的内部资源。我们可以从两份资料着手学习。一份是《STM32中文资料》,一份是 《STM32F103中文资料》,您的英文水平如果还可以,那么您就使用原版的英文资料。但是因为中文资料是厂家提供的。那我们基本可以放心使用了。            我们查看《STM32中文资料》的第二节《存储
转载 2023-08-30 13:06:09
215阅读
STM32的I2C特性及架构:1 硬件实现协议:        由STM32的I2C片上外设专门负责实现I2C通讯协议,只要配置好该外设,它就会自动根据协议要求产生通讯信号,收发数据并缓存起来,CPU只要检测该外设的状态和访问数据寄存器,就能完成数据收发。这种由硬件外设处理I2C协议的方式减轻了CPU的工作,且使软件设计更加简单。   
什么是STM32?新的基于32位的ARM内核的MCU系列。内核为ARM公司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电压、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Cortex-M内核标准的ARM架构超前的体系结构(创新的内核以及外设)简单易用/自由/低风险  Cortex-M3系列属于ARMv7架构, ARMv7架构定义了三大分工明确的系列: “A”系列:面向尖端的基于虚拟内存的操作系统和用户应用 “R”系列
转载 2023-07-27 14:52:22
756阅读
一、系统架构主系统由 32 位多层 AHB 总线矩阵构成,可实现以下部分的互连: 有关AHB总线和APB总线的更多信息请参考博文:浅析AMBA规范以及AMBA 5 AHB接口和AMBA 3 APB接口1、六条主控总线: ● Cortex™-M4F 内核 I 总线、D 总线和 S 总线; ● DMA1 存储器总线; ● DMA2 存储器总线; ● DMA2 外设总线。 2、五条被控总线:
转载 2023-08-24 20:03:06
694阅读
总线矩阵  上图为stm32f4的总线矩阵,其中主控总线有8条,被控总线有7条,主设备和从设备通过各自的总线两两相交连接,图中两条总线相交且为圆圈的地方,表示这两条总线对应的主设备可以访问从设备,如I总线(指令总线),只有跟 M0、M2和M6这三根被控总线交叉的时候才有圆圈,就表示I总线只能跟这三根被控总线通信,这样就可以知道stm32f4的启动有三种分别是FLASH、内部SRAM、外部存储FSM
如何理解ARM、STM32、51单片机,Intel之间的关系?  1、STM32是使用了ARM核的MCU; 2、其实除了STM32,ARM核的使用范围很广,TI与Freescale也有使用ARM核的MCU与SOC。我们通常把使用ARM核作为核心运算功能的片上系统叫做ARM芯片,于是对ARM芯片的开发,就是题主所说的ARM编程。 4、由于ARM芯片在使用上其实大同小异,同时STM32芯片推
转载 2023-06-04 21:48:52
343阅读
      STM32是指令和数据共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即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寄存器和I/O端口在一个4GB的线性地址空间内。数据字节以小端格式存放在存储器中,一个字的最低地址字节被认为是该字的最低有效字节,而最高地址字节是最高有效字节。一、STM32存储器架构      4G的地址空间即地址编码的范围,编码就是对每一个程序存储、数据存
转载 2023-07-16 19:56:19
766阅读
STM32 芯片主要由内核和片上外设组成, STM32F103 采⽤的是 Cortex-M3 内核,内核由 ARM 公司设计。 STM32的芯片⽣产⼚商ST ,负责在内核之外设计部件并⽣产整个芯片。这些内核之外的部件被称为核外外设或片上外 设,如 GPIO 、 USART (串⼝)、 I2C 、 SPI 等。 ICode 总线
一、什么是STM32STM32从字面意思上来讲,ST是指意法半导体公司,M是Microelectronics的缩写,32表示32位,合起来理解,STM32就是ST公司开发的32位微控制器。二、STM32能做什么STM32属于微控制器,自带了各种常用通讯接口,比如USART、C、SPI等,可以连接非常的传感器,可以控制很多设备。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很多电器产品都有STM32的身影,比如智能手环
转载 2023-08-21 14:56:46
0阅读
1.STM32 简介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按性能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时钟频率达到72MHz,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基本型时钟频率为36MHz,以16位产品的价格得到比16位产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产品用户的最佳选择。两个系列都内置3
转载 2024-04-30 09:06:50
256阅读
本文使用的STMCube库为STM32Cube FW_F1 V1.8.0版本。不同版本的HAL库使用上有一些的差异。具体的CAN物理层和通讯协议等建议先找资料了解一下(ISO 11898),这里只讲快速应用。网上关于协议讲解的很多,例如:1. STM32 CubeMX 配置首先安装STM32CubeMX,然后选择你使用的MCU型号和封装:配置一下外部晶振和调试下载方式配置一下APB1 外设时钟,C
转载 2023-09-25 19:12:23
301阅读
2.1 时钟树结构图       STM32属于Cortex-M3内核的单片机,时钟结构比之前的51单片机较复杂的,根据数据手册,STM32F103的时钟结构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可以看到,STM32F103系列单片机具有4个时钟源,内部的8MHz时钟发生器,外部的晶体振荡器接口,最高支持1
STM32芯片架构    STM32F103系列芯片的系统架构如下:      STM32芯片基于ARM公司的Cortex-M3内核,由ST公司设计生产,内核与总线矩阵之间有I(指令)、S(系统)、D(数据)三条信号线。内核通过总线矩阵与FLASH、SRAM、外设连接。而外设包括GPIO、USART
转载 2023-07-26 20:53:48
411阅读
STM32程序设计以及原理图绘制STM32跑马灯程序设计及仿真1、创建新的项目2、选择stm32f103r63、主程序:4、led.c程序5、proteus电路图设计6、注意事项:6.1:选择Design6.2:选择power rail configuration6.3:将vss、vdda添加到右边6.4:退出界面后双击32单片机7、添加HEX文件:8、运行结果:9、总结:STM32原理图绘制1
转载 2023-08-12 23:48:01
784阅读
目录系统架构系统框架图: 四个驱动单元四个被动单元总线具体讲解时钟系统 时钟系统图 五个时钟源时钟源讲解时钟源的应用APB1 和 APB2 的区别系统架构系统框架图: 四个驱动单元内核code总线系统总线通用DMA1通用DMA2四个被动单元AHB通过桥所连接的所有APB设备内部FLASH内存内部SRAMFSMC总线具体讲解ICode总线:总线将M3内核指令总
一、STM32初探1.是新的基于ARM内核的32位MCU系列。我们学习的STM32F1属于cortex—M3内核,采用ARMV3-M架构。    2.ARM7与cortex-M3的比较。 3. CM3内核的优点:高性能cortex-M内核、最佳代码密度、可预计的运行时间(中断控制器镶嵌在内核中,间隔最少可达6个CPU周期)、改进的调试功能
转载 2024-01-30 16:45:57
202阅读
什么是STM32?·新的基于ARM内核的32位MCU系列-内核为ARM公司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Contex-M内核-标准的ARM架构·Cortex-M7采用ARMv7-ME(2007年后)架构ARMv7架构定义了三大分工明确的系列:1、“A”系列:面向尖端的基于虚拟内存的操作系统和用户应用。“A8”,“A9”系列都 是较为高端的芯片,可以运行安卓、liuix操作系统。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