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的图形加速器 DMA2D1. 背景 在实际使用 LTDC 控制器控制液晶屏时,配置好的显存地址写入要显示的像素数据,LTDC 就会把这些数据从显存中搬运到液晶面板进行显示。实际上要显示的数据量非常的大,我们常常以纯软件的方式填充显存(指定那个位置要显示什么颜色),这样非常影响绘图速度,因此我们希望能用 DMA 来操作,针对这个需求,STM32 专门定制了 DMA2D 外设,它可以用于快
LittleVGL (LVGL)入门教程一之移植到stm32芯片前言:2021年10月6日 注:以下教程针对LVGL V7版本,针对LVGL V8版本的教程可以看:LittleVGL(LVGL) V8版本 干货入门教程一之移植到STM32并运行2021年4月1日 注: 此篇教程适用于LVGL的v7版本,LVGL的v8版本貌似要出来了,发现v8与v7有较大出入,所以更改了文章的“下载源码”部分的内容
导论Xmodem协议是一种很久之前就被提出的协议,其作为一种简单的工具,使得两台电脑可以相互通讯。由于其具有的半双工、128字节长度包数据(译者注:对于包数据长度不足128字节的情况,使用0x1A填充到128字节,一般发生于传输的最后一个数据包)、ACK/NACK应答以及CRC校验这些机制,在很多应用场合中都能见到Xmodem协议的身影。实际上,现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大多数通信包都有一个xmodem协
STM32的JTAG和SWD模式的区别一:JTAG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IEEE 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现在多数的高级器件都支持JTAG协议,如ARM、DSP、FPGA器件等。标准的JTAG接口是4线:TMS、 TCK、TDI、TDO,分别为模式选择、时钟、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线。相关JTAG引脚的定
在前一篇博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在RT-Thread OS 下实现了IEEE1599/PTP 协议。但是这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控制系统中使用这一同步时钟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同步时钟源 实现了本机语主时钟设备同步
起因:串口IAP升级在正点原子的例程中有讲解,正点原子的方法是:在RAM中开辟一个120K的数据空间,用来存放bin文件,bin文件通过串口一次性发送到单片机,然后再实现程序的跳转。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项目中并不实用,因为没用文件校验,不能保证bin文件的完整性,如果贸然跳转,将会是设备陷入到永远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除非返厂,重新烧写程序;因为项目需要,但是又不想自己写上位机(偷懒),因此就是用成熟
转载
2024-10-28 21:36:41
30阅读
一、USB简介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 PC 领域的接口技术。USB 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USB 是在 1994 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 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USB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 USB1.0/1.1/2.0/3.0 等多个版本。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
从2002年就开始接触Modbus协议,以后陆续在PLC、DOS、Windows、.Net Micro Framework等系统中使用了该协议,在我以前写的一篇博文中详细记载了这一段经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我的Modbus Slave/Client开发历程(Rtu/AscII/Tcp)》。该协议公开,精简,并且可靠,目前大部分智能仪表,智能模块和一些PLC都采用了该协议,前一段时间有位网友询
STM32从傻子到智障你今天有的时间是后来的你所梦寐以求的,加油哇!通讯协议,百度下,大同小异。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左边引脚部分:TX发送数据输出引脚RX:接收数据输入引脚SCLK发送时钟输出引脚上面寄存器部分:USART_DR包含一个发送用的TDR寄存器和一个接收用的RDR寄存器。 发送时,将TDR寄存器内容发送到移位寄存器,一位位发出。接收时把收到的每一位保存到接收移位寄存器,然后
转载
2024-07-01 06:03:52
163阅读
前提准备:1.库函数基础模板 2.stlink下载器、USB-TTL下载器、单片机最小开发板stm32F103C8T6 3.面包板及相关接线 4.vscode与keil的联合开发更流畅 5.串口软件,这个下面视频有本文基于 哔哩哔哩 江科大自化协STM32入门教学 知识讲的非常详细,非常感谢作者的无私奉献,本文主要是基于此进行试验笔记。便于以后查找。1.在库函数模板的前提下,在工程文件下新建文件夹
转载
2024-07-14 17:49:25
44阅读
一、stm32的usb简介: 1。usb外设实现了usb2.0全速总线和APB1总线间的接口。 2。usb外设支持usb挂起/恢复操作,可以停止设备时钟实现低功耗。 二、usb主要特征 1。符合usb2.0全速设备的技术规范 2。可配置1到8个usb端口 3。CRC(循环荣誉校验)生成/检验,反向不归零(NRZI)编码/解码和位填充 4。支持同步传输 5。支持批量/同步端点的双缓冲区机制 6。支
转载
2024-02-20 22:10:32
1214阅读
源:STM32的USART DMA传输问题描述: 我有一个需求,AD采得一定数目的数据之后,由串口DMA发出,由于AD使用双缓冲,所以每次开始DMA的时候都需要重新设置开始的内存地址以及传输的数目(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开始调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问题如下:当第一次DMA传输完毕,关闭DM...
转载
2015-08-14 16:15:00
223阅读
2评论
问题描述: 我有一个需求,AD采得一定数目的数据之后,由串口DMA发出,由于AD使用双缓冲,所以每次开始DMA的时候都需要重新设置开始的内存地址以及传输的数目(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开始调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问题如下:当第一次DMA传输完毕,关闭DMA以设置内存地址等,再开启DMA,发现不启动了。 &nb
一、前言1、简介 回顾上一篇UART发送当中,已经讲解了如何实现UART的发送操作了,接下来这一篇将会继续讲解如何实现UART的接收操作。2、UART简介 嵌入式开发中,UART串口通信协议是我们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全称叫做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3、准备工作 在UART详解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按照里面的
目录前言一、DMA介绍二、创建CubeMX项目生成代码三、代码补充四、串口发送数据五、总结六、参考资料 前言STM32采用串口DMA方式,用115200bps或更高速率向上位机连续发送数据。一、DMA介绍DMA,全称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传输将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一个地址空间,提供在外设和存储器之间或者存储器和存储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DMA用
转载
2024-06-29 20:45:47
504阅读
一、简介LQFP48封装,属于ST公司微控制器中的STM32系列。除了被我们熟知的STM32,ST公司还有SPC5X系列、STM8系列等,具体参数如下:内核Cortex-M3Flash64K x 8bitSRAM20K x 8bitGPIO37个GPIO,分别为PA0-PA15、PB0-PB15、PC13-PC15、PD0-PD1ADC2个12bit ADC合计12路通道,外部通道:PA0到PA7
转载
2023-11-07 19:29:03
460阅读
STM32的通信接口STM32主要用的通信接口有USART、IIC、SPI、USB、CAN。这些通信接口的主要目的是将设备的数据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扩展硬件系统。 在串口通信中有着TTL、RS232、RS485等电平标准。其中TTL和RS485都为正逻辑,只有RS232为负电压表示1,正电压表示0.TTL:+3.3V或+5V表示1,0V表示0.RS232:-3V—— -15V表示1,+3V——+15
转载
2024-03-16 08:57:46
330阅读
一、系统架构主系统由 32 位多层 AHB 总线矩阵构成,可实现以下部分的互连: 有关AHB总线和APB总线的更多信息请参考博文:浅析AMBA规范以及AMBA 5 AHB接口和AMBA 3 APB接口1、六条主控总线: ● Cortex™-M4F 内核 I 总线、D 总线和 S 总线; ● DMA1 存储器总线; ● DMA2 存储器总线; ● DMA2 外设总线。 2、五条被控总线:
转载
2023-08-24 20:03:06
694阅读
STM32 SD单片机使用的大容量存储器,U盘、SD卡、Flash芯片。最适合单片机系统的莫过于 SD 卡了,它不仅容量可以做到很大(32GB 以上),支持 SPI/SDIO 驱动4 位模式最高通信速度可达 48Mhz(分频器旁路时)最高每秒可传输数据 24M字节SDIO 控制器支持多媒体卡(MMC 卡)、SD 存储卡、SD I/O 卡和 CE-ATA 设备;如果一个多媒体卡接到了总线上,则 SD
转载
2024-04-26 11:09:23
302阅读
(文章目录)
前言
本篇文章来讲解DMA的概念,并使用DMA来进行串口的数据收发。
一、DMA概念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允许外部设备(如硬盘驱动器、网络适配器或图形卡)直接与计算机内存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CPU的直接参与。这种直接的内存访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并减轻CPU的负担。
在没有DMA的情况下,数据传输通常需要通过
原创
2023-08-02 14:05:00
58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