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在本科的时候接触过用LASSO筛选变量的方法,但了解不多。这几天在公司实习,学习到特征选择,发现还有个LARS是经常和LASSO一起被提起的,于是我临时抱佛脚,大概了解了一下LARS的原理。在看文章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提到Solution Path这样一个概念,起初很费解,后来看了Efron等人的"Least Angle Regression"论文,算是明白了一些。不过本人由于懒,原文后面数学证
转载
2024-05-06 15:10:20
205阅读
使用*或//来注释单行或多行代码,Ctrl + / 为选中段落加注释。Ctrl加Enter是在命令窗口里换行Stata文件种类: .dta (Stata datafile),应该按照各个版本去保存 .do(Stata命令文件); .smcl或者 .log(Stata output log file
概述菜单驱动 点击菜单栏命令行驱动 在命令窗口里输入命令。 结果窗看结果,变量窗 历史窗口程序驱动findit :不知道具体命令名字findit regression :弹出所有能做回归的包出来help :知道命令确切名字如果要加标签,打开变量管理器,在标签处添加常用命令 dsec 420个观测值,
转载
2024-03-20 13:27:35
1481阅读
本篇是线性回归系列的第五篇推文,也是最后一篇。示例数据如下:data <- mtcars8 亚组模型在进行模型分析时,为了研究某分类变量对结果是否具有异质性影响,常会进行亚组分析,即根据某变量的取值将样本分成若干份再分别建模,然后比较各亚组的模型结果。lm函数的subset参数可以对data参数取子集,这一点和基础绘图系统的某些绘图函数如barplot、boxplot等类似。示例数据的am变
转载
2024-03-24 14:00:59
637阅读
我们在用IBM 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经常会遇见这样一种情形,想把不符合自己分析要求的数据全部筛掉。我们把这些要筛掉的数据叫作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不筛选掉不但会降低分析的效率,而且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要想提高准确性就要从低价值密度的数据中筛去我们用不到的数据,留下我们需要的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加工,最终得出想要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条一条地将数据筛掉,这样做时间和精力都不允
转载
2024-03-19 13:52:36
133阅读
文章目录引言1.最优子集法2.向前逐步选择3.向后逐步选择4.双向挑选 引言,在python中没有找到直接计算AIC,BIC的包,自定义也很复杂,这里使用1.最优子集法(i) 记不含任何特征的模型为 ?0 ,计算这个 ?0 的测试误差。 (ii) 在 ?0 基础上增加一个变量,计算p个模型的RSS,选择RSS最小的模型记作 ?1 ,并计算该模型 ?1 的测试误差。 (iii) 再增加变量,计算p-
转载
2023-10-21 18:40:06
159阅读
1、逐步回归法,班级:研1614,学生:秦培歌,认为社会学家犯罪和收入低,与失业和人口规模有关,20个城市的犯罪率(每10万人的犯罪人数)和年收入在5000美元以下的家庭的百分比1,失业率2和人口总数3 (千人)。 在(1)13中最多只择不开2个变量时,最好的模型是什么? (2)包含三个参数的模型比上面的模型好吗? 决定最终模型。 分析:为了获得更直观的认识,可以创建犯罪率y和年收入在5000美元
转载
2024-03-12 18:10:59
77阅读
用Python做逐步回归算法介绍数据情况案例数据代码结果 算法介绍逐步回归是一种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选择方法; 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变得不再显著时,则将其删除。以确保每次引入新的变量之前回归方程中只包含显著性变量。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直到既没有显著的解释变量选入回
转载
2023-08-10 13:37:23
503阅读
SPSS回归分析案例1.应用最小二乘法求经验回归方程1.1数据导入首先将数据导入SPSS如下: 1.2线性回归条件的验证我们需要验证线性回归的前提条件:线性(散点图,散点图矩阵)独立性正态性(回归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检验)方差齐性(回归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检验)1.2.1 散点图绘制打开图形->旧对话框->散点/点状 选择矩阵分布后将X,Y作为变量绘制散点图: 最终得到散点图: 可以看出X-Y
转载
2023-11-01 20:16:25
128阅读
一、Logistic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不同,logistic回归可以用来解决分类问题,其中二项Logistic回归通常可以解决是否购买、是否流失等二分类问题,而多项Logistic回归可以用于多分类的操作。本篇先介绍二项的logistic回归1.1为什么Logistic回归可以用来解决分类问题?回顾多元线性回归问题的经验,可以发现多元线性回归的目标是数值型变量,假定为y,y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即
转载
2024-08-15 19:26:02
46阅读
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变得不再显著时,则将其删除。以确保每次引入新的变量之前回归方程中只包含显著性变量。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直到既没有显著的解释变量选入回归方程,也没有不显著的解释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为止。以保证最后所得到的解释变量集是最优的。本例的逐步回归则有所变
转载
2023-09-28 19:47:38
121阅读
回归系数依旧是4.425,但是参数检验中p值增大(但是依旧足够小,回归依旧高度显著) 所以X1和X2可能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导致删除X2后模型依旧显著。 3.7 (1)直接对所有参数做线性回归: 进行逐步回归: 逐步回归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中,保留了x1,x2,x3. 但是x3不够显著,所以只对x1,x2进行回归。 所以最优的回归方程为:Y=53.00609+1.41589X1+0.65029X2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 ARMA)是一种经典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用于分析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的行为。ARMA模型结合了自回归(AR)模型和移动平均(MA)模型的特点,能够捕捉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趋势和季节性变化。首先,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自回归模型(AR模型)。自回归模型是基于过去时间步长的观测值来预测当前观测值的一种线性模型。在AR模
转载
2024-07-23 13:17:41
72阅读
- 用线性回归找到最佳拟合直线优点:结果易于理解,计算上不复杂。 缺点:对非线性的数据拟合不好。 适用数据类型:数值型和标称型数据。回归的目的是预测数值型的目标值。最直接的办法是依据输入写出一个目标值的计算公式 。- 回归的一般方法(1) 收集数据:采用任意方法收集数据。 (2) 准备数据:回归需要数值型数据,标称型数据将被转成二值型数据。 (3) 分析数据:绘出数据的可视化二维图将有助于对数据做
转载
2024-05-06 11:03:23
220阅读
先谈一下个人对多元逐步回归的理解:多元逐步回归的最本质的核心是最小二乘原理,本方法中调用smf方法。# encoding: utf-8
"""
功能:多元逐步回归
描述:基于python实现多元逐步回归的功能
作者:CHEN_C_W (草木陈)
时间:2019年4月12日(星期五) 凌晨
地点:杭州
参考: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
转载
2023-08-14 15:42:08
167阅读
摘要:本文解释了回归分析及其优势,重点总结了应该掌握的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多项式回归、逐步回归、岭回归、套索回归、ElasticNet回归等七种最常用的回归技术及其关键要素,最后介绍了选择正确的回归模型的关键因素。回归分析是建模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本文解释了回归分析的内涵及其优势,重点总结了应该掌握的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多项式回归、逐步回归、岭回归、套索回归、ElasticNet回归等七种最常用
文章目录一、总关系图二、插值 和 拟合 的区分三、拟合 和 回归 的区分四、多元线性回归 和 多元逐步回归 的区分五、多元线性回归 和 逻辑回归 的区分六、回归分析 与 最小二乘法 的区分七、总结:八、参考附录: 一、总关系图 解释说明: ①拟合、插值和逼近是数值分析的三大基础工具。它们的区别在于: <1>拟合是已知样本点列,从整体上靠近它们; <2>插值是
转载
2024-05-06 08:46:49
158阅读
逐步回归流程:(1)初始模型不包含任何自变量引入变量过程:(2)对每一个未被引入的自变量,将该自变量引入原模型,视作新模型;(3)对新模型和原模
型进行 F 检验,如果 p 值低于变量被保留的 p 值阈值,则能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引入该自变量。(4)当步骤(3)中有多个自变量均满足该条件时,取其中p最小的自变量(5)重复步骤(2)、(3)、(4)直到没有符合条件的自变量,得到包含多个自变量的新模型
原创
2023-09-19 15:13:18
463阅读
# PyTorch 逐步回归实现指南
逐步回归是一种用于选择对模型预测最有影响的特征的统计方法。它通过逐步添加或去除特征,找出能够优化模型性能的特征集合。在这里,我们将教你如何使用 PyTorch 实现逐步回归的基本流程。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实施步骤的概述:
| 步骤 | 描述 |
|------|------------------------
导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推荐系统、智能图片美化应用和聊天机器人等应用中,各种各样的机器学习和数据处理算法正尽职尽责地发挥着自己的功效。本文筛选并简单介绍了一些最常见算法类别,还为每一个类别列出了一些实际的算法并简单介绍了它们的优缺点。 目录 1. 正则化算法(Regularization Algorithms)2. 集成算法(En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