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SSD的论文进行了解读,为了加深对SSD的理解,因此对SSD的源码进行了复现,主要参考的github项目是ssd.pytorch。同时,我自己对该项目增加了大量注释:https://github.com/Dengshunge/mySSD_pytorch搭建SSD的项目,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部分:
数据读取;
网络搭建;
损失函数的构建;网络测试接下来,本篇博客重点分析网络测试。 在e
转载
2024-01-07 10:13:22
249阅读
算法简介 算法原理 样本构造 损失函数 使用细节 # ssd算法: ##简介刘伟在2016年提出,发表在ECCV;是一种通过直接回归的方式去获取目标类别和位置的one-stage算法,不需要proposal;作用在卷积网络的输出特征图上进行预测,而且是不同尺度,因此能够保证检测的精度,图像的分辨率也比较低,属于端到端的训练;input->CNN->Lreg,LclsCNN特征
转载
2023-06-19 16:18:21
131阅读
ssd结构解析: 1 其中6层用于提取特征: 4,7,8,9,10,11层SSD与yolo不同之处是除了在最终特征图 11上做目标检测之外,还在之前选取的5个特特征图上进行预测。2 其中6,7层,是由原vgg16网络的6,7 FC全连接层改为了卷积层的3 其中黄色框里面的部分是比vgg16多出来的层数,SSD使用VGG-16-Atrous作为基础网络,其中黄色部分为在VGG-
SSD网络tensorflow版本源码深入分析以VGG-16作为特征提取层实现SSD网络的代码,解读SSD网络代码实现的各个细节,从输入参数、默认框的位置匹配、宽高比率、放缩比率、各层默认框的生成、到损失函数计算、整个SSD网络框架代码实现都一一解读。一:SSD网络相关参数代码解析源代码中对SSD网络需要的6个层大小,默认框大小、最小与最大放缩比率、默认框不同宽高比、步长感受野、并交比等参数给出了
原创
精选
2018-10-10 19:22:09
10000+阅读
点赞
3评论
文章目录前言背景及总览1.SSD:惊人的速度2. Faster RCNN(Two stage)VS SSD(One-stage)3.SSD的改进及效果:一、网络架构组成1.1 组成1.2 预测1.3 Multilayer1.4 架构代码1.5 各层输出二、SSD的创新细节2.1 Multi-scale feature maps for detection(多尺度特征图用于检测)2.2 Multi
背景介绍基于“Proposal + Classification”的Object Detection 的方法,R-CNN系列(R-CNN、SPPnet、Fast R-CNN 以及Faster R-CN
转载
2022-04-22 14:37:50
237阅读
1.vgg16的模型pool5之后接了3个全连接层,faster的vgg16模型只使用了pool5之前的层,也就是14层;ssd不一样,ssd用了fc6、fc7,但不是直接使用,而是改成了卷积层(具体是改成什么,不同版本的不一样,去看看liuwei的源代码)2.有300*300、512*512两种尺寸的ssd但看到这个代码 他这只有320,没有300为什么选择512?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可以被64或者
转载
2018-09-12 15:43:00
181阅读
2评论
SSD
原创
2021-08-02 15:25:14
150阅读
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以下包含个人想法,可能有偏差
ssd大框架是基于Faster RCNN和YOLO
感觉作者是想得到Faster的精度,又想借鉴YOLO的框去提高速度.
算法概述本文提出的SSD算法是一种直接预测目标类别和bounding box的多目标检测算法。与faster rcnn相比,该算法没有生成 p
http://www.clxp.net.cn/article.asp?id=2237
如何使用Intel SSD ToolBox来自动优化SSD回写盘?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本文由:〖楚林〗撰写,发布于 2011-08-07。推荐度: | 被翻阅:6662次,有22人发表了看法。
由于SSD硬盘的电子结构限制,导致它会有一些寿命和性能上的天生缺陷,不过这些都是相对而
转载
2011-11-19 12:19:19
882阅读
说明:这几篇文章是讲解SSD,从算法原理、代码到部署到rk3588芯片上的过程。环境均是TF2.2,具体的安装过程请参考网上其他的文章。一、SSD简介 SSD算法是一个优秀的one-stage目标检测算法。能够一次就完成目标的检测和分类过程。主要是的思路是利用CNN提前特征之后,在图像上进行不同位置的密集抽样,抽样时采用不同尺度和长宽比,物体分
转载
2024-02-28 11:46:15
49阅读
之前有个关于解决SSD错误的博客,虽然针对错误贴出了解决方法还是有一群人没解决问题,有可能是不同的问题出现了相同的错误,那我这次直接自己重新复现一边吧,之前的找不到了,再贴下链接:https://github.com/amdegroot/ssd.pytorch 环境:CUDA9.0、cudnn7.0.5、python3、pytorch1.1.0 其实这个项目的错误里面已经给出了你有可能遇到的重要错
转载
2023-11-10 00:27:21
152阅读
SSD主要由两大模块构成---主控和闪存介质。另外可选的还有Cache缓存单元。主控是SSD的大脑,承担着指挥、运算和协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前端实现标准主机接口与主机通信,接口包括SATA、SAS、PCIe等。中间层SSD固件运行FTL(Flash Translation Layer)算法。后端实现与
转载
2023-08-15 15:45:46
979阅读
4.1 总论MySQL 性能优化其实是个很大的课题,在优化上存在着一个调优金字塔的说法: 很明显从图上可以看出,越往上走,难度越来越高,收益却是越来越小的。 比如硬件和 OS 调优,需要对硬件和 OS 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仅仅就磁盘一项来说,一般非 DBA 能想到的调整就是 SSD 盘比用机械硬盘更好,但其实它至少包括 了,使用什么样的磁盘阵列(RAID)级别、是否可以分散磁盘 IO、是否使用裸
转载
2023-11-09 08:43:57
232阅读
自固态硬盘上市以来就一直一枝独秀,与机械硬盘相比较起来,固态硬盘更加抗摔,不像机械硬盘轻微碰撞就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而且使用的寿命也更长。但没有用不坏的硬件,所以固态硬盘也有坏了的时候,那么固态硬盘要坏了之前有什么征兆呢?想要了解的朋友就赶紧来看看吧。 一、没有办法访问或者运行缓慢 如果从固态硬盘写入或者读取时出现了错误信息,那么就代表磁盘出现了坏块,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大型
转载
2023-07-29 18:43:07
110阅读
但作为一个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生,在这些名词满天飞的时候,我的好奇心是抑制不住的,想一探这几样技术的究竟。本文不对某一特定事件进行点评,仅从技术角度分析对比一下这三种技术。就算是当做自己的技术储备+科普了。首先,这三种技术都是属于闪存(Flash Memory)的不同种类,区别主要在于控制器,接口标准以及更底层的 Flash 芯片标准。它们在电脑/手机等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存储设备(storag
转载
2024-03-25 21:49:34
137阅读
1 对Blob的理解及其操作: Blob是一个四维的数组。维度从高到低分别是: (num_,channels_,height_,width_) 对于图像数据来说就是:图片个数,彩色通道个数,宽,高 Blob中数据是row-major存储的,W是变化最快的维度,例如在(n, k, h, w)处的数据,
原创
2021-07-16 16:52:44
148阅读
背景介绍基于“Proposal + Classification”的Object Detection 的方法,R-CNN系列(R-CNN、SPPnet、Fast R-CNN 以及Faster R-CNN),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但是在速度方面离实时效果还比较远,在提高mAP的同时兼顾速度,逐渐成为 Object Detection未来的趋势。
转载
2021-06-18 16:03:59
185阅读
SSD
原创
2021-08-02 15:24:55
211阅读
SSD固态硬盘主控技术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又称固态驱动器,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因为台湾的英语里把固体电容称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与普通硬盘一致(新兴的
转载
2024-01-09 13:24:16
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