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 编码 全称为’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是由美国标准委员会(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为了解决字符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于 1963年提出的一种字符
一.概念部分1.基础概念射频识别=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应答器:存放识别信息的电子数据载体阅读器:将识别信息从应答器中读出(还可以写入数据)应答器是统称,在各种专业场合有专业名字,比如射频卡(门禁卡、校园卡),标签(商品标签)等。阅读器也可以叫读/写器、基站等(都不准确,但遇到这些把他们当作阅读器)耦合:指天线(阅读器)和标签(应答器)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当一个 RFID 标签进入天线的工作范围
可以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射频识别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RZ)编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UnipolarHZ)编码、差动双相(DBP)编码、米勒(Miller)编码利差动编码。通俗的说,就是用不同的脉冲信号表示0和1.
(1)反向不归零(NRZ,Non R
转载
2024-03-21 16:12:37
547阅读
RFID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三类威胁:1.身份隐私威胁,即攻击者能够推导出参与通信的节点的身份 2.位置隐私威胁,即攻击者能够知道一个通信实体的物理位置或粗略地估计出到该实体的相对距离,进而推断出该通信实体的隐私信息 3.内容隐私威胁,即由于消息和位置已知,攻击者能够确定通信交换信息的意义为了保护RFID系统的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RFID安全机制,包括物理安全机制和逻辑安全机制以及两者的结合1.低
转载
2024-09-02 15:16:45
57阅读
编码与调制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信道:信号的传输媒介。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介质,因此一条通信线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在传输距离较近时,计算机网络采用基带传输方式(近距离衰减小,从而信号内容不易发生变化)在传输距离较远时,计算机网络采用宽带传输方式(远距离衰减大,即使信号变化大也能最后过滤出来基带信号)编码与调制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1)非归零编码 高1低0编码容
转载
2024-08-19 14:48:12
168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编码与解码1.信源编码与解码2.信道编码与解码3.保密编码与解码二、RFID常用编码1.不归零(NRZ)编码①单极性不归零码②双极性不归零码2.曼彻斯特编码3.单极性归零(RZ)编码4.差动双相(DBP)编码5.密勒编码6.差动(分)编码三、选择编码方式的考虑因素总结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三种编码理论及RFID系统常用的编码方式 。一、编码与解码 编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信号进行
转载
2023-08-22 13:48:51
621阅读
点赞
GB/T 39768通信交互模型读写器使用TPP对基带数据进行编码,使用DSB-ASK或者SSB-ASK方式调制射频载波,向一个或者多个标签发送命令。命令发送后,读写器继续发送未经调制的射频载波,并监听来自标签的响应数据包。标签从读写器发送的射频载波中获得工作能量,使用FM0或者米勒编码对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反向散射调制射频载波的幅度和(或)相位。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使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通信。通信时,读
转载
2024-07-24 06:56:59
55阅读
# RFID 编码及其在 Java 中的应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安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RFID系统中,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用于区分不同的标签。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开源的工具库来实现RFID编码功能。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
原创
2024-03-29 03:25:31
151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中的调制方法一般使用调幅(AM),也就是将有用信号调制在载波的幅度上传送出去。这里的“有用信号”指用高低电平表示的数据“0”或“1”。那么如何用高低电平表示数据“0”或“1”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高电平表示“1”,用低电平表示“0”,这种代码叫反向不归零(NRZ)编码,如下图所示:
这种编码方式存在的最大缺陷
转载
2024-04-14 00:04:51
268阅读
# Java RFID 编码的科普与实践
在现代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凭借其在物品追踪、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而Java作为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因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在RFID编码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 RFID编码的基本概念、实现方式,并提供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 1. 什么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
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
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
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
转载
2024-05-08 14:25:01
47阅读
RFID标准体系结构 RFID标准体系主要包括RFID技术标准、RFID应用标准、RFID数据内容标准和RFID性能标准。其中,编码标准和通信协议(通信接口)是争夺比较激烈的部分,两者也构成了RFID标准的核心。 1. RFID技术标准 RFID技术标准主要定义了不同频段的空中接口及相关参数,包括基本术语、物理参数、通信协议和相关设备等。 2. RFID应用
转载
2024-04-29 20:09:19
122阅读
信号编码系统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大类,器作用是把要传输的信息尽可能的与传输信道相匹配,并提供对信息的某种保护以防止信息受到干扰。信源编码与信源译码的目的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以及完成模数转换等;信道编码与信道译码的目的是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常见的编码方法如下图:RFID系统常用编码方法:反向不归零(NRZ)编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RZ)编码差动双
转载
2024-02-02 12:02:38
201阅读
物联网主要涉及电子标签、传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三大领域,而在对传感网技术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中,其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是RFID 技术。实质是利用RFID 技术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Reader 和无数移动的标签Tag 组成比互联网更为庞大的物联网,因此RFID 技术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1.RFID 概念RFID(Radio Frequency
转载
2024-03-20 13:37:30
197阅读
0.前言 RFID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RFID系统是基于RFID技术,通过搭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所构成的系统。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近距离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或电磁场耦合的能量传输特性,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
转载
2024-04-15 12:33:08
157阅读
1. RFID简介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自动识别技术的⼀种, 通过无线射频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 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 ( 电子标签或射频卡) 进行读写。
标签存储器分区 分为Reserved, EPC ( 电子产品代码), TID (标签识别号) 和User ( 四个独立的存储 区块 ( Bank) 。RESER
转载
2024-02-13 13:26:54
1043阅读
电于标签RFID,也叫射频标签、射频识别。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井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更容易地附着在不同的产品上等优点。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
转载
2023-11-16 10:24:30
103阅读
1 系统实现功能多仓储位部署:部署方式采用将高频RFID分支器置于仓储位中心,高频RFID天线向外延伸的方式,可实现同时对多个仓储位同时进行监测。入库功能:每个仓储位的货物都可以随时实现入库,通过手机APP录入货物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出库时,用户在APP上就对信息进行清除即可,清除后仓储位为空闲状态。库存盘点功能:用户端可以实时查看仓储位的空闲情况及所在位置。一键入库
转载
2024-04-02 08:59:14
125阅读
一、RFID的原理及系统组成 RFID的原理是利用发射无线电波讯号来传送资料,以进行无接触式的资料辨识与存取,可达到身份及物品识别或信息存储的功能。RFID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射频卡、读卡器两部分组成。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射频卡 射频卡是RFID系统的精髓,射频卡一般由内部天线、IC芯片
转载
2023-07-11 16:10:45
186阅读
文章目录1 简介2 绪论2.1 课题背景与目的3 射频识别3.1 射频识别技术3.2 射频识别模块3.2.1 RFID模块3.2.2 RFID模块组成4 系统设计4.1 系统架构4.1.1 硬件部分4.1.2 软件部分4.2 软件总体流程图4.3 密码子程序4.4 数据采集子程序4.5 显示子程序4.6 存储子程序5 实现效果6 最后 1 简介Hi,大家好,学长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 如何使用RFI
转载
2024-06-07 19:23:02
4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