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768通信交互模型读写器使用TPP对基带数据进行编码,使用DSB-ASK或者SSB-ASK方式调制射频载波,向一个或者多个标签发送命令。命令发送后,读写器继续发送未经调制的射频载波,并监听来自标签的响应数据包。标签从读写器发送的射频载波中获得工作能量,使用FM0或者米勒编码对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反向散射调制射频载波的幅度和(或)相位。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使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通信。通信时,读
转载
2024-07-24 06:56:59
55阅读
近期由于公司项目的须要,研究了一项对我来说算是新的技术—
条形码的生成和打印
。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刚開始还有点小迷茫和小兴奋,只是一步一步来,问题总会解决的。如今来总结一下做条形码这块的收获。
条形码的生成没有什么难度,就是运用一些字符串处理函数自己主动生成一串字母或数字的组合。这里主要说明一下怎样把生成的条码值打印出来
转载
2024-08-15 11:09:15
55阅读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标
转载
2024-06-04 05:41:06
169阅读
简介RFID射频识别(英语: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
转载
2024-05-23 09:34:05
38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大多都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尽管国内一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专卖店,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而且部分实施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但在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管理方面仍停留在人工操作管理阶段。落后的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管理模式,实现
通常运送矿石、煤炭、垃圾和燃料等需要称重计量的车辆在到达称重磅时,需要停车、登记、称重、人工输入数据到计算机中,造成失误较大、互相勾结、效率低。RFID智能称重管理是以RFID产品为基础,采用RFID技术,结合网络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完成智能化称重流程。RFID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智能称重进行记录,将采集到的信息(车辆识别卡,抓拍的车牌图像),然后通过网络传输系统,进行后台数据处理,实现车辆自
连接图和 中的一样在这次试验中,我们会进行写与读两种操作,全部代码如下:#include <SPI.h>
#include <RFID.h>
RFID rfid(10,5); //D10--读卡器MOSI引脚、D5--读卡器RST引脚
//4字节卡序列号,第5字节为校验字节
unsigned char serNum[5];
//写卡数据
u
转载
2024-05-01 14:12:56
342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中的调制方法一般使用调幅(AM),也就是将有用信号调制在载波的幅度上传送出去。这里的“有用信号”指用高低电平表示的数据“0”或“1”。那么如何用高低电平表示数据“0”或“1”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高电平表示“1”,用低电平表示“0”,这种代码叫反向不归零(NRZ)编码,如下图所示:
这种编码方式存在的最大缺陷
转载
2024-04-14 00:04:51
268阅读
2015年12月04日(周五) 上午 博士的智能卡实验——RFID识别实验,基于51单片机;我们的实验用的读写器是 RFID-RC522 模块,刚好和我买的 Arduino RFID 套件里的是同一款;实验时候并没有完成,因为在烧写程序的时候一直烧不进去,好吧,下午在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博士说有一块单片机是有问题的, TMD有那么巧吗 中午开始我就开始阅读 Arduin
转载
2024-08-09 16:42:16
36阅读
在过去,市场并没有太多可以在金属资产上使用的RFID标签,Xerafy开创了应用于金属环境的RFID技术并在这一技术上不断创新,开发了更多不同行业和使用环境下的抗金属RFID技术。 现在Xerafy的产品线(硬标签和柔性标签)适用于各类不同使用环境,但是对新客户来说,他们并不一定清楚知道什么样的标签适合他们的行业领域,本周的博客我们总结了一些在选择RFID技术时需要考虑的基础问题。标签
转载
2024-06-25 14:03:03
71阅读
从上面我们知道现在管控端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应用程序,而是由一些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可能会根据不同情况有各种的组合,这样程序中就不能把模块写死了,而是得动态加载,反射又要派上用场了。本来想如一些应用一样把业务模块当成是一个个的插件,然后把相应程序集放入类似于Plugins的目录,程序启动时到相应目录去寻找相应程序集这样的机制来加载的。但考虑到业务模块不会很多,引用的程序集也不会很复杂,可以预见以后也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走向商业应用.与其他传统识别系统相比,射频识别系统具有非接触式识别的优点,在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射频卡可以反复使用,且不易损坏,特别适用于各类管理系统的信息自动化采集 射频识别系统
转载
2024-07-03 03:25:05
34阅读
一、ALOHA1、纯ALOHAreader给tag们广播识别命令,然后tag收到之后就给reader回,reader收到之后检查有没有冲突,有冲突就给回冲突,没冲突就给回确认。tag收到冲突之后会等一段时间再发,收到确认之后就算发完了。这个信道利用率只有18.4%。怎么算的,背,数据包到达是个泊松过程,数据包发送的概率与时间间隔成指数分布,e的-G次方是前一个tao没包的概率,后一个tao没包的概
转载
2024-03-28 21:18:59
355阅读
可以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射频识别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RZ)编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UnipolarHZ)编码、差动双相(DBP)编码、米勒(Miller)编码利差动编码。通俗的说,就是用不同的脉冲信号表示0和1.
(1)反向不归零(NRZ,Non R
转载
2024-03-21 16:12:37
547阅读
一. 1.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用机器识别对象的众多技术的总称。应用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与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数据采集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将现场庞大的数据有效地登录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 2.什么是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递的自动识别技术。与条码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和IC卡识别技术等相比
转载
2024-06-15 07:44:32
53阅读
有个客户让我给他加上对RFID卡的读写功能(之前它只需要读卡的6字节的ID号);这只是第一步,后面,他肯定会要求卡的加密,他未来还会在发卡时,遇到问题。再加上另一个客户也要求密码导入的功能,于是,我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RFID卡的密码管理方面的知识。 从对RFID卡密码的管理的角度看,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管理卡的密码;一种是,不直接使用管理的密码作为卡的密码,而是采用一定的算法将管理的
转载
2024-03-25 06:57:13
165阅读
STM32RCT6+RC522+OLED,刷卡显示卡号暂时只做了这么多,后续会继续更新 文章目录STM32RCT6+RC522+OLED,刷卡显示卡号完整版讲解链接完整版工程文件下载链接准备工作一、RC522二、OLED三、主函数关键代码的解释最终效果完整版讲解链接完整版工程文件下载链接 准备工作准备左图的.c文件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一、RC522二、OLED三、主函数关
转载
2024-08-27 17:09:44
248阅读
RFID开发与应用(下)RFID最终篇,从9月份到12月份,终于写完了所有*-*。在文章开始前先说一下,假如你开发的系统只需要用到卡的卡号,比如门禁系统,那么你只需要看到中篇即可,但是如果你想要增加一个充值扣费的功能,那么你要品,要细~品(S50手册)。文末会放置RC522和S52卡的中文手册。 S50卡读写流程:请求卡片 0X26;防冲突获取卡片ID 0X93 0X20;选卡 0X93 0X20
转载
2024-04-28 21:53:03
275阅读
昨天同事找我帮忙看看 rfid 开发的时候,一扫描就直接弹出activity的问题。 &
转载
2023-07-27 16:32:49
236阅读
实验一. RFID自动读卡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代码1) 初始化MFRC5312) 寻卡硬件连接编译、烧录并测试实验结果串口设置 实验目的了解RFID相关知识。掌握RFID模块自动识别IC卡工作原理。实验环境软件:IAR SWSTM8 1.30。硬件:RFID射频模块,电子标签,ST-Link。实验内容熟悉实验箱的操作流程,认识RFID模块。用 ST-LINK烧写、调试程序。编
转载
2023-11-16 13:44:43
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