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与调制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信道:信号的传输媒介。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介质,因此一条通信线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在传输距离较近时,计算机网络采用基带传输方式(近距离衰减小,从而信号内容不易发生变化)在传输距离较远时,计算机网络采用宽带传输方式(远距离衰减大,即使信号变化大也能最后过滤出来基带信号)编码与调制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1)非归零编码 高1低0编码
文章目录前言一、编码与解码1.信源编码与解码2.信道编码与解码3.保密编码与解码二、RFID常用编码1.不归零(NRZ)编码①单极性不归零码②双极性不归零码2.曼彻斯特编码3.单极性归零(RZ)编码4.差动双相(DBP)编码5.密勒编码6.差动(分)编码三、选择编码方式的考虑因素总结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三种编码理论及RFID系统常用的编码方式 。一、编码与解码  编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信号进行
转载 2023-08-22 13:48:51
411阅读
1点赞
GB/T 39768通信交互模型读写器使用TPP对基带数据进行编码,使用DSB-ASK或者SSB-ASK方式调制射频载波,向一个或者多个标签发送命令。命令发送后,读写器继续发送未经调制的射频载波,并监听来自标签的响应数据包。标签从读写器发送的射频载波中获得工作能量,使用FM0或者米勒编码对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反向散射调制射频载波的幅度和(或)相位。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使用半双工的方式进行通信。通信时,读
# RFID 编码及其在 Java 中的应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安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RFID系统中,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用于区分不同的标签。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开源的工具库来实现RFID编码功能。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
原创 5月前
35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中的调制方法一般使用调幅(AM),也就是将有用信号调制在载波的幅度上传送出去。这里的“有用信号”指用高低电平表示的数据“0”或“1”。那么如何用高低电平表示数据“0”或“1”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高电平表示“1”,用低电平表示“0”,这种代码叫反向不归零(NRZ)编码,如下图所示:         这种编码方式存在的最大缺陷
        T5557卡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多功能非接触式射频芯片卡,属于125KHz的低频卡,在国内有广大的应用市场,如很多酒店的门禁卡都是使用T5557卡。该芯片共有330bit(比特)的EPROM(分布为10个区块, 每个区块33bit)。0页的块0是被保留用于设置T5557操作模式的参数配置块。第0页第7块可以作用户数据块使用,也可以作为保
可以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射频识别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RZ)编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UnipolarHZ)编码、差动双相(DBP)编码、米勒(Miller)编码利差动编码。通俗的说,就是用不同的脉冲信号表示0和1.    (1)反向不归零(NRZ,Non R
物联网主要涉及电子标签、传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三大领域,而在对传感网技术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中,其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是RFID 技术。实质是利用RFID 技术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Reader 和无数移动的标签Tag 组成比互联网更为庞大的物联网,因此RFID 技术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1.RFID 概念RFID(Radio Frequency
RFID标准体系结构   RFID标准体系主要包括RFID技术标准、RFID应用标准、RFID数据内容标准和RFID性能标准。其中,编码标准和通信协议(通信接口)是争夺比较激烈的部分,两者也构成了RFID标准的核心。 1. RFID技术标准   RFID技术标准主要定义了不同频段的空中接口及相关参数,包括基本术语、物理参数、通信协议和相关设备等。 2. RFID应用
信号编码系统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大类,器作用是把要传输的信息尽可能的与传输信道相匹配,并提供对信息的某种保护以防止信息受到干扰。信源编码与信源译码的目的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以及完成模数转换等;信道编码与信道译码的目的是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常见的编码方法如下图:RFID系统常用编码方法:反向不归零(NRZ)编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RZ)编码差动双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 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 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 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
在此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动物识别标准。1  国际动物识别标准介绍  ISO 11784:动物的射频识别——代码结构。  ISO 11785:动物的射频识别——技术标准。  ISO 11784和11785分别规定了动物识别的代码结构和技术准则。标准中没有对应答器样式尺寸加以规定,因此可以设计成适合于所涉及动物的各种形式,如玻璃管状、耳标或项圈等。  1.1  代码结构——
1. RFID简介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自动识别技术的⼀种, 通过无线射频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 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 ( 电子标签或射频卡) 进行读写。 标签存储器分区 分为Reserved, EPC ( 电子产品代码), TID (标签识别号) 和User ( 四个独立的存储 区块 ( Bank) 。RESER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每台主机都有 IP地址,那么RFID标签自然也应该有属于它的IP地址,以便于正确记录数据,辨识标签。下面主要讲解一下EPC标准。 EPC的载体是 RFID电子标签, 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标识和访问单个物体, 旨在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开放的标识标准, 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从而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对物理世界对象的唯一标识。EPC标准核心思想为每一
从事RDID行业的朋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张ID卡,在不同厂家生产的读卡器上读出的识别号完全不一样,有时甚至差之千里。ID卡的识别号一般是在出厂时被固化在卡片的ROM里,本身是不会改变的,问题出在读卡器上,是读卡器对卡片识别号采用了不同的输出格式。下面以第7节中提到的ID卡(其卡号是16进制的2100A5EAD9H)为例,说明常见的识别号输出格式。1.ASCII码与16进制真值变换在嵌入式系
RFID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三类威胁:1.身份隐私威胁,即攻击者能够推导出参与通信的节点的身份 2.位置隐私威胁,即攻击者能够知道一个通信实体的物理位置或粗略地估计出到该实体的相对距离,进而推断出该通信实体的隐私信息 3.内容隐私威胁,即由于消息和位置已知,攻击者能够确定通信交换信息的意义为了保护RFID系统的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RFID安全机制,包括物理安全机制和逻辑安全机制以及两者的结合1.低
 电子标签是RFID的俗称,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术语为射频识别。 什么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标准: UHF 902-928 MHz 由EPCglobal Inc.所推动提出,EPCglobal 是由EAN(EAN International 国际条码)和UCC(制式编码委员会) 合作的非营利组织,与美国麻省科技学会(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英国的剑桥大学(The Univ
转载 3月前
130阅读
RFID标签物品编码区(EPC区)
原创 2022-09-16 08:00:33
2690阅读
 Profinet工业以太网超高频RFID读写器|读卡器CK-UR12-E02,追随全球工控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为国内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IIoT、云制造、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RFID数据采集提供了设备上的保证与供应,避免国外产品的卡脖子或货期无法保证的尴尬。 为了让自动化工控人能更快上手此设备,本文将重点介绍此设备的RFID标签地址分配与操作流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