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问题。需要注意一下。(否则找不到命令)[root@oracle redis-3.2.1]# ./src/redis-cli -h 192.168.1.16 -p 6379[root@oracle redis-3.2.1]# ./redis-cli -h 192.168.1.16 -p 6379192.168.1.16:6379> auth 12345OK192.168.1.16:6379
转载 2023-07-07 16:28:16
63阅读
转载 2015-05-16 15:45:00
389阅读
2评论
一、在讲解Redis相关知识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是缓存缓存是为了解决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瓶颈。如果一个网站的流量很大,这个瓶颈将会非常明显,每次数据库查询耗费的时间将会非常可观。对于更新速度不是很快的网站,我们可以用静态化来避免过多的数据库查询。对于更新速度以秒计的网站,静态化也不会太理想,可以用缓存系统来构建。如果只是单台服务器用作缓存,问题不会太复杂,如果有多台服务器用作缓存
转载 2023-07-06 21:31:26
100阅读
缓存能够有效地加速应用的读写速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后端负载,对日常应用的开发至关重要。下面会介绍缓存使用技巧和设计方案,包含如下内容:缓存的收益和成本分析、缓存更新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场景、缓存粒度控制方法、穿透问题优化、无底洞问题优化、雪崩问题优化、热点key重建优化。1、缓存的收益和成本分析下图左侧为客户端直接调用存储层的架构,右侧为比较典型的缓存层+存储层架构。下面分析一下缓存加入后带来的收益和成
转载 2023-09-18 22:28:30
322阅读
1点赞
缓存更换资源占用默认的缓存底层实现是CurrentMap,顾名思义,这是一个Map。换句话说,它是JVM内部的东西,也就是说,消耗的是JVM的资源。众所周知,最大的资源管理器就是操作系统,全部的系统服务,都由它进行资源分配,和资源调度.JVM也是一种系统服务,也被分配了系统资源。关键矛盾在于,JVM用这些资源干嘛了。其中大致可分为两种:计算占用服务运行过程中,少不了逻辑运算,这是我们利用JVM的主
转载 2024-01-08 13:43:08
51阅读
网上有很多例子了,执行源码起码有3个,都是各种各样的小问题。现在做了个小demo,实现spring-boot 用redis缓存的实例,简单记录下思路,分享下源码。缓存的实现,分担了数据库的压力,在CRUD中C:需要同时更新redis和mysql中的数据。R:看redis中 有无数据,有,就从缓存中取,没有就从数据库中取,同时更新缓存。U:删除redis中的数据,并update数据库。D:删除re
java笔记之redis-缓存问题介绍: redis虽然性能极高,但实际开发中也会有各种问题: ①为保证数据库和缓存双方一致性 ②缓存穿透 ③缓存雪崩 ④缓存击穿一、缓存和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温馨提示: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是保证最终一致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下,我们可以对存入缓存的数据设置过期时间,所有的写操作以数据库为准,对缓存操作只是尽最大努力即可。也就是说如果数据库写成功,缓存更新失败,那么
前言最近在看Mybatis的源码,刚好看到缓存这一块,Mybatis提供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功能比较齐全的是二级缓存,基本上满足了一个缓存该有的功能;当然如果拿来和专门的缓存框架如ehcache来对比可能稍有差距;本文我们将来整理一下实现一个本地缓存都应该需要考虑哪些东西。考虑点考虑点主要在数据用何种方式存储,能存储多少数据,多余的数据如何处理等几个点,下面我们来详细的
首先谈谈Redis和Memcached它们都是缓存在内存中的,唯一的区别就是Redis它本身会周期性的把 更新的一些数据写入到磁盘或者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中,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master-slave主从同步至于在性能方面Redis是高性能的key-value内存数据库。经过官方性能测试结果:set操作每秒110000次,get操作每秒81000次Redis它本身支持的数据类型相对较多,包括
转载 2023-09-18 22:40:04
154阅读
        分几篇文章总结spring-boot与redis的整合        1、redis的安装        2、redis的设置    
转载 2023-06-13 16:27:03
110阅读
Redis作为目前最主流缓存数据库毫无疑问独霸一方,使其作为大厂Java后台开发面试的必考点之一,本篇将剖析Redis为什么性能高和快的原因,Redis也是分布式锁的实现方案之一,此外还涉及到缓存预热、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缓存更新、缓存降级等介绍。Redis常见使用场景:计数器、分布式ID生成器、海量数据统计bitmap、会话缓存、分布式阻塞队列、分布式锁
转载 2024-06-21 13:03:28
54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 springboot使用redis实现缓存1. maven依赖2. 开启缓存配置3. 使用缓存缓存--查询缓存--更新缓存--删除简化写法@CacheConfig二 高级--缓存的问题及处理缓存可视化(json序列化)缓存雪崩1. 有效期均匀分布2. 数据预热3. 保证redis高可用缓存击穿1. 设置热点数据永不过期2. 定时更新(延长有效期)3.互斥锁缓存穿透1. 业务层校验
redis缓存概述 Redis缓存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效率,特别是数据查询方面。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问题无解,如果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那么就不能使用缓存缓存穿透(缓存中查不到)概念 缓存穿透的概念很简单,用户想要查一个数据,发现redis内存数据库没有,也就是缓存没有命中,(比如秒杀场景)于是向持久层数据库查询.发
转载 2023-10-07 18:36:13
150阅读
Redis缓存以及存在的问题--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及解决方法Redis缓存缓存更新策略使用Redis缓存注意的问题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 Redis缓存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是存贮数据的临时地方,一般读写性能较高。为什么要使用Redis缓存呢?因为普通的基于的磁盘的数据库的IO速度相较于业务需要来说过慢,因此可以将Redis(基于内存的数据库)作为缓存中间件,将数据库中的频繁访问
转载 2024-04-07 10:19:50
39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预热缓存更新缓存降级参考 前言Redis作为高性能的数据库,其主要用途之一是缓存缓存是高并发场景下提高热点数据访问性能的一个有效手段。缓存的类型分为:本地缓存、分布式缓存和多级缓存。本地缓存就是在进程的内存中进行缓存。分布式缓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水平扩展能力,对较大数据量的场景也能应付自如。缺点就是需要进行远程请求,性能不如本地缓存。为了平衡这种情况,实际
转载 2024-05-06 14:59:00
10阅读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即远程字典服务,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Redis支持的数据类型有String、Hash、List、Set、Sorted Set。除了这5种数据类型之外还有 Bitmap、HyperLogLog、Stream等。1.Redis作用
转载 2023-07-07 19:07:29
19阅读
1. 数据一致性我们知道,Redis 主要是用来做缓存使用,只要使用到缓存,无论是本地内存做缓存还是使用 Redis缓存,那么就会存在数据同步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读缓存数据,缓存数据有,则立即返回结果;如果没有数据,则从数据库读数据,并且把读到的数据同步到缓存里,提供下次读请求返回数据。这样能有效减轻数据库压力,但是如果修改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而内存是无法感知到数据在数据库的修改。这
转载 2023-07-08 21:44:00
35阅读
1.什么是多级缓存传统的缓存策略一般是请求到达Tomcat后,先查询Redis,如果未命中则查询数据库,如图:存在下面的问题:请求要经过Tomcat处理,Tomcat的性能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Redis缓存失效时,会对数据库产生冲击多级缓存就是充分利用请求处理的每个环节,分别添加缓存,减轻Tomcat压力,提升服务性能:浏览器访问静态资源时,优先读取浏览器本地缓存访问非静态资源(ajax查询数据)时
转载 2023-09-07 22:50:31
132阅读
缓存穿透描述: 查询数据库中不存在的数据,高并发的情况下,压力集中在数据库解决方案: 1) 将空值Null也放入数据库,设置过期时间较短。2) 布隆过滤器 缓存雪崩描述: 缓存中大量的key同时过期,导致请求直接到了数据库。解决方案: 1) 分开缓存的时间,避免同时有大量的key过期。缓存击穿描述: 某个key在即将过期时有大量的请求,当key过期时,所有的请求通过了缓存直接到达了数据库解决方案:
转载 2023-05-29 22:01:06
55阅读
一个产品的使用场景肯定是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先列举一下Redis的特点:读写性能优异持久化数据类型丰富单线程数据自动过期发布订阅分布式 这里通过几个场景,不同维度说下Redis的应用。 高性能适合当做缓存 缓存Redis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所有这么使用,主要是因为Redis读写性能优异。而且逐渐有取代memcached,成为首选服务端缓存的组件。而且,Redis内部
转载 2023-06-29 10:45:58
5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