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9.五七言有些词是完全由七言构成的。例如:《浣溪沙》中仄中平中仄[平],山下兰芽短浸溪,中平中仄仄平[平],松间沙路净无泥,中平中仄仄平[平]。萧萧暮雨子规啼。中仄中平平仄仄,谁道人生无再少?中平中仄仄平[平]。门前流水尚能西,中平中仄仄平[平]。休将白发唱黄鸡。同样的,比如《生查子》就是完全由五构成的。.
原创 2022-03-28 13:50:19
112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9.五七言有些词是完全由七言构成的。例如:《浣溪沙》中仄中平中仄[平],山下兰芽短浸溪,中平中仄仄平[平],松间沙路净无泥,中平中仄仄平[平]。萧萧暮雨子规啼。中仄中平平仄仄,谁道人生无再少?中平中仄仄平[平]。门前流水尚能西,中平中仄仄平[平]。休将白发唱黄鸡。同样的,比如《生查子》就是完全由五构成的。.
原创 2021-08-26 10:30:04
187阅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处理七言绝句的问题。七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诗由四组成,每句个字,遵循一定的平仄和韵律要求。我们将探讨背景、技术原理、架构、源码分析、性能优化以及案例分析,帮助理解如何用Python实现这一创作过程。 ### 背景描述 在现代自然语言处理(NLP)的领域,诗词生成是一项引人注目的任务。七言绝句作为中国古诗的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结
原创 5月前
71阅读
那种单纯的喜欢。
原创 2022-11-14 11:00:37
81阅读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好似初相见,到老终无怨恨心。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者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青草发时便盖地,运能何须觅故人。但能依理求生计,一字黄金不见人。才与人交辨人心,高山流水向古今。
原创 2021-04-21 22:11:18
930阅读
少小辛苦读书路,长成劳碌不得闲,不知几人纳贡赋,抵得公子茶叶钱。
原创 2023-11-18 00:47:00
250阅读
书包沉似千斤坠,眼镜厚如酒瓶底,成人谋职难如意,公子笑尔冇根基。
原创 2023-11-21 23:11:32
144阅读
七言诗词收集 数据清洗 通过之前对每个诗词进行的诗词形式的分类:提取诗词形式与对应
原创 2022-09-23 18:15:17
575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9.七言律诗和绝句的句型及平仄格式与五律诗一样,七言律诗也有四种句型,而且都只是在五句型前面加上两个音。其规律是:五仄起改七言平起,五平起改七言仄起。具体如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脚】平 平仄仄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平脚】(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脚】(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原创 2021-08-26 10:30:24
523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3.组合在词中,因为词的断句不像近体诗的断句必须上二下三(注:即上小半句两个字,下小半句三个字,以后简称上N下M),而是可以采用其他的断句方法;所以就会产生一些长句,如果其中分开的两个分句都是,或者符合这种合并的特殊格律要求,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句子是。对于四字而言,就有可能是上一下三。上一字一般使用仄声,下三字用。念腰间箭——六.
原创 2022-03-28 13:50:19
59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3.组合在词中,因为词的断句不像近体诗的断句必须上二下三(注:即上小半句两个字,下小半句三个字,以后简称上N下M),而是可以采用其他的断句方法;所以就会产生一些长句,如果其中分开的两个分句都是,或者符合这种合并的特殊格律要求,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句子是。对于四字而言,就有可能是上一下三。上一字一般使用仄声,下三字用。念腰间箭——六.
原创 2021-08-26 10:32:39
65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9.七言律诗和绝句的句型及平仄格式与五律诗一样,七言律诗也有四种句型,而且都只是在五句型前面加上两个音。其规律是:五仄起改七言平起,五平起改七言仄起。具体如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脚】平 平仄仄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平脚】(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脚】(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原创 2022-03-28 13:53:05
629阅读
【小提琴家艾米-沃森正在为和牛演奏音乐。】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并没有同化人们的思想,网络辩论硝烟弥漫,热点话题层出不穷。但嘈杂背后的真相,却是情绪释放的帖子远多于冷静讲理的帖子,即使试图讲理的帖子,也有很多是逻辑混乱的,以致于各说各话,难获共识。特别是在微博,四处起火,一地鸡毛,而乱相丛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网友的逻辑能力欠缺。根据多年的辩论经验我总结了条辩论逻辑,供您参考。1、有“证伪性”才有
原创 2014-01-22 17:08:10
422阅读
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并没有同化人们的思想,网络辩论硝烟弥漫,热点话题层出不穷。但嘈杂背后的真相,却是情绪释放的帖子远多于冷静讲理的帖子,即使试图讲理的帖子,也有很多是逻辑混乱的,以致于各说各话,难获共识。特别是在微博,四处起火,一地鸡毛,而乱相丛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网友的逻辑能力欠缺。根据多年的辩论经验我总结了条辩论逻辑,供您参考。
转载 精选 2014-02-16 22:41:15
896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8.词的句词虽然是长短句,但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因为在词中的不允许有变格,所以词的比诗的更为严格,而且不容许有变格的存在。在词句中,不但绝大多数的五字都是,而且三字、四字、六字等也大多都是。在对于的考量中,三字可以认为是五的后三字,四字可以认为是七言的前四字,六字可以理解为将四字平起的改为仄起.
原创 2021-08-26 10:26:48
82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2.六字对于六字而言,六字与四字的关系,有点像五七言的关系。将四字的两种标准句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起的改为平起,平起的改为仄起,即可形成六字的两种标准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第一种,(仄)仄平平(仄)仄,这里的第一字可平可仄,但是这里的第三字必须使用平声,第五字偶尔也有使用平声的现象。三国周郎.
原创 2021-08-26 10:29:57
53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2.六字对于六字而言,六字与四字的关系,有点像五七言的关系。将四字的两种标准句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起的改为平起,平起的改为仄起,即可形成六字的两种标准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第一种,(仄)仄平平(仄)仄,这里的第一字可平可仄,但是这里的第三字必须使用平声,第五字偶尔也有使用平声的现象。三国周郎.
原创 2022-03-28 13:50:20
162阅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8.词的句词虽然是长短句,但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因为在词中的不允许有变格,所以词的比诗的更为严格,而且不容许有变格的存在。在词句中,不但绝大多数的五字都是,而且三字、四字、六字等也大多都是。在对于的考量中,三字可以认为是五的后三字,四字可以认为是七言的前四字,六字可以理解为将四字平起的改为仄起.
原创 2022-03-28 13:50:20
46阅读
细雨   细雨如丝遮挂天,小池绿涨柳笼烟。思伴心音人欲醉,举伞轻步小亭边。   细雨蒙蒙淡远山, 波烟梳柳轻衣缳。迢迢河汉夕夜, 多少惆怅一水间。   彩虹   天地吐纳自然虹,彩色迷勘人心。风雨过后仍昂首,灿烂锦绣驾天阁。   夏雨潇潇柳摇丝,凝瞩远眺断心思。雨中伫立忘移步,彩虹一轮令人痴。  
原创 2007-07-16 12:15:55
1121阅读
1评论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1.四字因为四字七言的前四字考虑,理应有四种句型,但是因为仄平脚、仄仄脚都是相同的仄仄平平;而平平脚、平仄脚都是相同的平平仄仄,所有只有两种句型。第一种,(平)平(仄)仄,这里的一三字都是可平可仄,其中第一字大多数都为平,很少有仄。惊涛拍岸——念奴娇·苏轼斜阳草树——永遇乐·辛弃疾不应有恨——水调歌头·苏轼第二种,(仄)仄平平.
原创 2022-03-28 13:51:29
11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