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
39.五言、七言律句
有些词是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例如:
《浣溪沙》
中仄中平中仄[平],
山下兰芽短浸溪,
中平中仄仄平[平],
松间沙路净无泥,
中平中仄仄平[平]。
萧萧暮雨子规啼。
中仄中平平仄仄,
谁道人生无再少?
中平中仄仄平[平]。
门前流水尚能西,
中平中仄仄平[平]。
休将白发唱黄鸡。
同样的,比如《生查子》就是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的。
有些词是由五言律句和七言律句共同构成的。例如:
《卜算子(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为什么不是每句都押韵,这个有规则吗?
词中的每一句是否押韵,是根据词谱的规定;而词谱是根据前人文字作品总结而成,前人文字作品是为了和音乐达成密切配合。所以对于词的创造者来说,他们因为知道词所要与之配合的音乐,所以能够分析哪一句押韵更合适,而哪一句不需要押韵或者不适合押韵。所以,词就紫染产生了有的句子押韵,有的句子不押韵的特点;一般来说,小令用韵密集,长调用韵相对稀疏。这当然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在浣溪沙中,因为只有第四句是仄字尾,而其他都是平字尾,为了这一个字而两次同部换韵,或许就不太值得了。
因为在词中是不允许有变格的,所以对于五字句和七字句而言,四种句型的变格都不复存在了。
在平仄脚(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五言第三字必平,七言第五字必平。
一任群芳妒——卜算子·陆游
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
在仄仄脚(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五言第三字必平,七言第五字必平。
小乔初嫁了——念奴娇·苏轼
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晏殊
在仄平脚(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三字必仄,七言第五字必仄。
云随雁字长——阮郎归·晏几道
零落成泥碾作尘——卜算子·陆游
在平平脚(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五言第三字必仄,七言第五字必仄。
月上柳梢头——生查子·朱淑真(欧阳修)
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