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多分类问题(上)用softmax 解决多分类问题用pytorch 实现多分类问题1.softmaxsoftmax:让线形层的输出结果(进行softmax前的input)有负数,通过幂指变换,得到正数。所有类的概率求和为1。2.softmax如何做到上面的操作:对每一L层的输出进行幂指运算,使其>0所有K个分类的输出幂指再求和,结果=1计算各分类的分布example:输入向量的每个元素
转载 2023-07-05 14:00:16
291阅读
实现简单图像分类器1. 数据加载1.1 常用公共数据集加载1.2 私人数据集加载方法2. 定义神经网络3. 定义权值更新与损失函数4. 训练与测试神经网络5. 神经网络的保存与载入 本篇博客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简单的图像分类器, 本篇博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数据的加载与归一、定义神经网络、定义损失函数、训练与测试神经网络以及神经网络存储与读取。 1. 数据加载数据加载就是把训练数据导入到神经网络
转载 2023-10-17 22:21:18
167阅读
一、分类算法中的学习概念         因为分类算法都是有监督学习,故分为以下2种学习。         1、急切学习:在给定的训练元组之后、接受到测试元组之前就构造好分类模型。   &n
转载 2024-04-24 12:53:58
19阅读
* 1 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可追溯到1979和1980年日本学者福岛邦彦发表的论文和“neocognition”神经网络。 * 2 AlexNet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解决图像分类问题,在ILSVR2012中获胜并大大提升了state-of-start的准确率(大概16%左右)。(在11年top5的错误率在25.8%左右)分类的四个里程碑1.AlexNet8layer 2012年Paper: Image
基于Unet的医疗影像分割简单复现Unet网络,用来练习pytorch,  U-net结构(最低分辨率下32x32像素的例子)如下图所示。每个蓝框对应于一个多通道特征图。通道的数量表示在盒子的顶部。X-Y尺寸在盒子的左下角提供。白色方框代表复制的特征图。箭头表示不同的操作。   其中,蓝/白框表示feature map;蓝色剪头表示3x3 卷积,用于特征提取;灰色箭头表示skip-connecti
多分类问题Softmax二分类问题给定一系列特征,输出为0或1,表示是否满足某个条件。具体做法是输出一个概率,表示给定特征满足这个条件的概率,或者不满足这个条件的概率。多分类问题给定一系列特征,预测是多个类别中的哪一类,比如手写数组识别、物体识别等。如果在多分类问题中仍采用二分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输出可能属于每个类别的概率,会出现的问题有输出的概率可能为负数所有类别概率之和不为1,即不是一个分布提
转载 2023-08-17 16:37:44
203阅读
SPSS数据文件比较独特,一份数据有数据视图和变量视图两个界面,准备数据时需要在变量视图下定义具体的变量属性,分不清变量类型,也不知道选用哪种测量方式,不知道变量标签值是什么概念,这些往往让许多初学者感到迷茫。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兵的经验。类别型字符串数据,建议优先定义为数字类型+名义测度,并添加相应的标签值。先不着急解释这里面的概念,我们先来看一组大名鼎鼎数据。由统计学家Fisher收集整理的鸢
转载 2024-05-03 12:40:43
61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重要参数1.1 criterion建立一棵树的步骤1.2 random_state & splitter1.2.1 建立树的第五步(建立模型)添加参数1.3 剪枝参数1.3.1 查看对训练集的拟合效果如何1.3.2 max_depth1.3.3 min_samples_leaf & min_samples_split1.3.4 建立树的第五步(建立模型)添加上述参
1.概述最近有时间,跑了一下UNet模型,因为自己的深度学习基础不扎实,导致用了一些时间。目前只停留在使用和理解别人模型的基础上,对于优化模型的相关方法还有待学习。 众所周知,UNent是进行语义分割的知名模型,它的U形结构很多人也都见过,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亲自试过的话,也就只知道它的U形结构,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学问的,下面就把自己学习时候的一些理解写一下。 最后会拿个完整代码作为例子(实际上自己练
专栏目录: 本文 +pytorch快速入门与实战——一、知识准备(要素简介)pytorch快速入门与实战——二、深度学习经典网络发展pytorch快速入门与实战——三、Unet实现pytorch快速入门与实战——四、网络训练与测试注意:教程模块间独立性较高,任何地方均可跳跃性阅读,别管是不同文章之间,还是文章的不同模块。 怎么开心怎么来。反正都是从“这都是啥”到”呵呵就这“ 部分列举的不详细是因为
目录Unet++网络Dense connectiondeep supervision模型复现Unet++数据集准备模型训练训练结果Unet++:《UNet++: A Nested U-Net Architecture for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作者对Unet和Unet++的理解:研习U-Net 延续前文:语义分割系列2-Unet(pytorch实现)本
目录一、torch和torchvision1、torchvision.datasets2、torchvision.models3、torchvision.transforms4、torchvision.utils二、MNIST手写数字识别1、获取MNIST训练集和测试集2、数据装载3、数据预览4、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5、对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优化6、对训练模型进行保存和加载7、MNIST手写数字识别
pytorch实现时频图多分类1.数据集导入2.网络层模块定义3.开始训练并输出训练集准确率及损失4.测试验证集准确率及损失5.将最后训练好的模型保存下来6.测试模型准确度如何将整个训练过程放在GPU上确定终端GPU可用确定训练过程是在GPU上进行1.通过任务管理器2. 在命令行中输入nvidia-smi -l n 1.数据集导入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
转载 2023-08-11 12:58:25
252阅读
K-NN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算法概述: KNN 算法本身简单有效,它是一种lazy-learning 算法。 分类器不需要使用训练集进行训练,训练时间复杂度为0。 KNN 分类的计算复杂度和训练集中的文档数目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训练集中文档总数为n,那么KNN分类时间复杂度为O(n)。基本原理基于统计的方法 来进行样本点分类判别对于未知类别属性数据集中的点: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的
1、介绍  KNN是k nearest neighbor 的简称,即k最邻近,就是找k个最近的实例投票决定新实例的类标。KNN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算法,它不同于贝叶斯、决策树等算法,KNN不需要训练,当有新的实例出现时,直接在训练数据集中找k个最近的实例,把这个新的实例分配给这k个训练实例中实例数最多类。KNN也成为懒惰学习,它不需要训练过程,在类标边界比较整齐的情况下分类的准确率很高。KNN算法
文章目录1 一些细碎代码1.1 Cross Entropy1.2 Mini-batch: batch_size=32 示例3 作业任务描述查看数据进行建模提交Kaggle总结 1 一些细碎代码1.1 Cross Entropy一个样本的交叉熵,使用numpy实现:import numpy as np y = np.array([1, 0, 0]) # one-hot编码,该样本属于第一类 z
文章目录0 写在前面1 softmax函数2 数据预处理2.1 scatter()函数的cmap属性3 激活函数4 模型搭建5 完整代码6 输出分析6.1 目标6.2 运行过程7 总结 0 写在前面二分类问题是多分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区别在于多分类用softmax代替sigmoid函数。softmax函数将所有分类的分数值转化为概率,且各概率的和为1。1 softmax函数softmax函数首
Pytorch 搭建自己的Unet语义分割平台 文章目录Pytorch 搭建自己的Unet语义分割平台unet模型1.主干特征提取2.加强特征提取3.特征预测4.各层卷积输出5.总结 unet模型1.主干特征提取Unet是一个优秀的语义分割模型,其主要执行过程与其它语义分割模型类似。Unet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如下图所示:第一部分是主干特征提取部分,我们可以利用主干部分获得一个又一个的特征层,Une
文章目录@[toc]准备数据训练一个图像分类器1.加载并规范化CIFAR10展示一些训练图片2. 定义卷积神经网络3.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4.训练网络5.测试网络准备下载Anaconda3并安装,ubuntu打开终端执行bash Anaconda3-5.1.0-Linux-x86_64.sh安装完成执行conda install pytorch-gpu=1.3 torchvision=0.4详细安
转载 2023-12-10 11:32:10
84阅读
使用pytorch框架搭建一个图像分类模型通常包含以下步骤:1、数据加载DataSet,DataLoader,数据转换transforms2、构建模型、模型训练3、模型误差分析下面依次来看一下上述几个步骤的实现方法:一、数据加载、数据增强a)、有时候torchvision.transform中提供的数据转换方法不能满足项目需要,需要自定义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增强,以下InvertTransform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