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TCP三次握手与四挥手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TCP的工作原理TCP 的流量控制TCP的拥塞控制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拥塞控制所起的作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慢开始算法的原理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四挥手释放TCP连接常见面试题为什么TCP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握手?为什么不能用两握手进行连接?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客户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
转载 2023-07-06 19:03:38
146阅读
最近要使用socket与一些外联的系统进行通信,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整理下TCP协议的三次握手与Socket基础知识。一、TCP三次握手过程首先,TCP是属于可靠传输协议,因此它需要一定的机制来保证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比如长连接,数据校验、重传等。TCP报文头包含以下信息1、client: 发送建立连接的报文,这时,会将标志位SYN置位1,另外带上一个随机数字作为本次消息的标识sequence nu
什么是Socket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TCP三次握手三次握手就好比是两个好朋友因为一块钱,两人干了一架。事后又想和好的一个过程:1.两人干了一架后,(TCP两端)都是处于一种僵持(CLOSED)状态,A主
转载 2023-07-21 13:50:44
0阅读
TCP协议的三次握手, 四挥手三次握手过程  1, 服务器时刻准备接受客户端进程的连接请求, 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ISTEN(监听)状态;  2, 客户端进程然后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 之后客户端进程进入了 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状态;  3, 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后, 如果同意连接, 则发出确认报文, 此时, 服务器进程进入了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四挥手。一、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      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ACK(acknowledgement确认)PSH(push传送)FIN(finish结束)RST(res
转载 2024-03-21 20:53:53
82阅读
1点赞
三次握手:三次握手在调用connect链接前保证双方准备资源,请求包一般是syn类型,回复的包一般是ack类型用来区分第一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还包含一个随机值,第二服务器接收到了随机值确定是客户端并进行处理,任何生成一个先的随机值发送给客户端(将对客户端处理过的包和自己的随机值合并发送给客户端为了节省时间)第三次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随机字进行处理发送过去,完成三次握手,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四
TCP协议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概念: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ACK(acknowledgement 确认) PSH(push传送) FIN(finish结束) RST(
转载 精选 2012-03-08 11:12:22
477阅读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包。
转载 精选 2014-10-09 15:43:38
538阅读
TCP三次握手所谓三次握手是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与服务端发送3个包。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ACK(acknowledgement 确认) PSH(push传送) FIN(finish结束) RST(reset重置) URG(urgent紧急) Sequence number(顺序号码) Acknowledge number(确认号码)
原创 2016-04-22 10:57:02
653阅读
说明:A ,B处于关闭CLOSED状态,一般是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的,因为客户端的端口是随机产生的,不固定,服务器的端口是固定的,容易找到。服务器端不能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服务器要工作。要变成收听状态,这样就可以随时接受到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了。    (1) 当A要与B通信时,会发送SYN=1(请求通讯位,1代表请求建立连接),seq=x(x 表示所发的数据包在客户端A
原创 2017-08-31 10:05:26
4907阅读
一、三次握手建连过程Client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x,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Client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Server确认。Server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Client请求建立连接,Server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x+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y,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Client以确认连接请求,Server进入SYN_
原创 2018-05-20 21:16:22
481阅读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SYN(建立联机)ACK(确认)PSH(传送)FIN(结束)RST(重置)URG(紧急)Sequencenumber(顺序号码)Acknowledgenumbe
原创 2019-01-07 21:38:11
723阅读
2点赞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过程:①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SYN,表示要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②服务端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ACK告诉客户端接收到了,同时向客户端发送SYN,表示服务端也要向客户端建立连接。即发送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CVD状态。③客户端接收到了来自服务端的请求,向服务端发送ACK确认建立连接。此时客户端和服务端都进入E
原创 2020-06-12 23:18:51
700阅读
首先: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处于关闭状态,客户端主动打开,服务器被动打开 (1)服务器创建tcb(传输控制块),等待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处于listen状态 (2)客户端也创建tcb(传输控制块)。想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段,这是首部的SYN设置为1,同时选择一个初序号x,seq=x,TCP规定SYN报文段(
转载 2017-02-19 16:17:00
89阅读
2评论
TCP 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进行初始化的。三次握手的目的是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 TCP 窗口大小信息。以下步骤概述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计算机联系服务器计算机的过程: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置位的TCP报文,其中包含连接的初始序列号x和一个窗口大小(表示客户端上用来存储从服务器发送...
转载 2013-10-04 18:51:00
149阅读
2评论
7. TCP怎么连接的 三次握手: Client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J,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等待Server确认。 Server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Client请求建立连接,Server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se ...
转载 2021-08-09 15:10:00
113阅读
2评论
ntrol_Protoco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edit]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TCP uses a three-way handshake. Before a client attempts to connect
原创 2023-04-26 18:35:41
59阅读
”尽管T C P和U D P都使用相同的网络层( I P),T C P却向应用层提供与U D P完全不同的服务。 T C 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面向连接意味着两个使用T C P的应用(通常是一个客户和一个服务器)在彼此交换数据 之前必须先建立一个T C P连接。这一过程与打电话很相似,先拨号振铃,等待对方摘机说 “喂”,然后才说明是谁。“tcp数据在ip数据包中的封装:&nbs
原创 2022-11-08 10:23:27
77阅读
第一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 第二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ACK包(ack=k)。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 三次握手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就建立了tcp连接。
转载 精选 2011-06-22 09:32:26
481阅读
1点赞
在server和client调用socket生成套接字后,server调用listen监听某个端口后,调用accept来等待client的连接,accept本身是阻塞的,直到收到client的请求后,accept才返回 client调用connect函数项server所在主机发起连接请求,连接的报文中除了包含server的iP和端口外,还包含了client端初始化的序号SYN a 和MSS=14
原创 2010-07-18 16:15:00
36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