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数据结构目录一、算法和初次尝试1.1算法的概念1.2 算法的特性1.3 初次尝试1.4 第二次尝试二. 算法的效率衡量2.1分类:三. Python内置类型性能分析四. 数据结构的引入4.1 数据结构的作用4.2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4.3 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ADT) 目录一、算法和初次尝试1.1算法的概念算法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1.2 算
SMO算法,是求解SVM对偶问题(凸二次规划问题)的一种算法,由Platt在1998提出。下面会基于python实现SMO算法。但传统的SVM只能实现2类划分,因此下面会基于one vs one 思想处理多类划分问题。* one vs one*  其做法是在任意两类样本之间设计一个SVM,因此k个类别的样本就需要设计k(k-1)/2个SVM。  当对一个未知样本进行分类时,用这所有的分类器测试样本
# 如何在Python中实现SOM算法 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简称SOM)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广泛用于数据降维和聚类。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实现SOM可能有些复杂,但通过清晰的步骤和代码示例,我们将逐步实现它。本文将通过流程表格和详细的代码注释,带你一步一步实现SOM算法。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SOM算法的步骤概述: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40阅读
简介SOM算法,是硕士课程《模式识别》中,”聚类“章节中,一个知识点。鉴于我们的教材写的稀烂,中文博客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抄来抄去,难得有个原创的,专业术语乱飞,不是人类的语言,根本看不懂。因此,在之后的内容,我会用非常不严谨的方式,去描述一下这个算法,到底在作什么妖。另外,这些链接可能也对你理解有帮助:很灵性人大的示例:解释SOM在搞什么?自组织映射算法,这个译名看起来高大上,白话的意思是:我们自己
SOM算法原理SOM算法是一种将高维数据通过两层神经网络(输入层和竞争层)映射至用户定义的拓扑结构中,一般常用2D矩阵拓扑结构。下图是对SOM的形象展示:所以算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第一:用户自定义拓扑结构,并对其中的每个节点的自身向量做随机初始化,向量长度与训练数据的维度相等。第二:将一条训练数据输入至神经网络,节点间展开竞争,节点的自身向量与训练数据的欧式距离最短者作为获胜节点(winner u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即Self Organizing Maps (SOM), 可以对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聚类。它的思想很简单,本质上是一种只有输入层--隐藏层的神经网络。隐藏层中的一个节点代表一个需要聚成的类。训练时采用“竞争学习”的方式,每个输入的样例在隐藏层中找到一个和它最匹配的节点,称为它的激活节点,也叫“winning neuron”。 紧接着用随机梯度下降法更新激活节点的参数。同时,和激
现如今面向服务(SOA)的架构设计已经成为主流,把公用的服务打包成一个个webservice供各方调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做法,而应用最广泛的则是基于SOAP协议和wsdl的webservice。本文讲解python环境下如何发布及调用一个基于SOAP的webservice,基于soaplib(发布)和suds(调用)。OS:ubuntu 14.04  python:2.7.6服务端:  1
转载 2024-01-25 21:32:28
30阅读
机器学习(四)聚类算法4.1 K-means 基于原型的聚类 假设类的结构可以用一组原型来刻画 划分方法 目标函数: E=∑i=1k∑x∈ci||x−μi||2(4.1.1) (4.1.1) E
14.降维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14.3主成分分析原理Pro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roblem Formulation主成分分析(PCA)是最常见的降维算法当主成分数量K=2时,我们的目的是找到一个低维的投影平面,当把所有的数据都投影到该低维平面上时,希望所有样本 平均投影误差 能尽可能地小。 投影平面 是一个由两个经过原点的向量规
从这一章开始进入正式的算法学习。首先我们学习经典而有效的分类算法:决策树分类算法。1、决策树算法决策树用树形结构对样本的属性进行分类,是最直观的分类算法,而且也可以用于回归。不过对于一些特殊的逻辑分类会有困难。典型的如异或(XOR)逻辑,决策树并不擅长解决此类问题。决策树的构建不是唯一的,遗憾的是最优决策树的构建属于NP问题。因此如何构建一棵好的决策树是研究的重点。J. Ross Quinlan在
 一、降维算法的主要的目的       1、降维可以减少数据共线性,减少冗余特征,提高算法运行效率       2、可视化需要二、主要的降维算法三、降维算法的主要思想        在高维数据中,有一部分特征是不带有有效信息的,还有一部分特征之间存在共线性(特征间有线性
SOMSOM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由输入层和竞争层(输出层)组成。SOM是一种聚类方法。算法步骤初始化竞争层;竞争层一行代表一个坐标点(x,y)。根据竞争层的尺寸初始化权重矩阵;权重矩阵一行代表竞争层中一个点的权重,一列代表样本的一个属性。对样本集进行归一化处理从样本集中选取一个样本作为输入的向量,然后计算该输入向量与权重矩阵中的哪个权重向量距离最小(使用欧氏距离)。距离最小的向量所
转载 2023-08-09 17:11:11
301阅读
Kmeans算法K均值算法需要输入待聚类的数据和欲聚类的簇数K,主要过程如下: 1.随机生成K个初始点作为质心 2.将数据集中的数据按照距离质心的远近分到各个簇中 3.将各个簇中的数据求平均值,作为新的质心,重复上一步,直到所有的簇不再改变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matplotl
转载 2023-05-26 10:24:30
303阅读
# 如何实现“Python SOM分类” ## 1. 流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整个实现过程的流程: ```mermaid erDiagram 理解SOM模型 --> 数据准备 --> 搭建模型 --> 训练模型 --> 分类预测 ``` ## 2. 步骤及代码 ### 理解SOM模型 Self Organizing Map(自组织映射)是一种用于聚类和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理解
原创 2024-03-20 07:12:00
108阅读
文章目录1. 背景2. 算法流程 先从图中理解什么是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Self-Organising Map)?网络结构:输入层+输出层,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与一个样本的特征维度一样,输出层那是定义的(哈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个图,首先对于一个样本来说就是映射到输出层的某一个节点,其周边节点呢?辐射效应,简单说就是和这个节点比较像。对于一类样本那么都会映射到这个输出层的特定节点附近,从而实
# 如何实现Python SOM库 ## 一、整个流程 下面是实现Python SOM库的整个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导入所需库 | | 2 | 准备数据 | | 3 | 初始化SOM模型 | | 4 | 训练SOM模型 | | 5 | 使用SOM模型进行聚类 | ## 二、具体步骤 ### 1. 导入所需库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所需的
原创 2024-03-19 05:44:56
278阅读
下面是几个城市的GDP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写一个SOM网络,使之对下面城市进行聚类。并且,将结果画在一个二维平面上。 //表1中,X。为人均GDP(元);X2为工业总产值(亿元);X。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为批发零售贸易总额(亿元);x。为地区货运总量(万吨),表1中数据来自2002年城市统计年鉴。//城市 X1 X2 X3 Xa X5 北京 27527 2738.30 1
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在最近大热的单细胞测序分析领域也不外如是。当单细胞聚类这一问题遇到深度学习方法之后应该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今天要介绍的文章是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的《Clustering single-cell RNA-seq data with a model-based deep learning approach》
我参考了这篇文章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Kohonen_network 另一个很好的演示在这里http://www.math.le.ac.uk/people/ag153/homepage/PCA_SOM/PCA_SOM.htmlSOMt是训练步一个输入数据是n维向量待训练的是一堆节点,这堆节点之间有
摘  要: 介绍了较为常见的k-means、层次聚类、SOM、FCM等四种聚类算法,阐述了各自的原理和使用步骤,利用国际通用测试数据集IRIS对这些算法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结果显示对该测试类型数据,FCM和k-means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层次聚类准确度最差,而SOM则耗时最长。关键词: 聚类算法;k-means;层次聚类;SOM;FCM    聚类分析是一种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