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UDP 报文格式二、UDP 分片1、UDP 有发送缓存区吗?1>、先说结论:2>、逐步分析:2、UDP 分片1>、UDP 最佳传输大小2>、分片问题三、UDP 的原因1、UDP 缓冲区满,造成的2、UDP 缓冲区过小或文件过大,造成的:3、ARP 缓存过期,导致:4、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5、发送的巨大:6、发送的频率太快:7、局域网
刚开始对netty udp不太熟的朋友可能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在使用netty udp发送数据的时候,如果你的比较大,或者超过2048字节的时候,经常会接收不全或者包了。比如发送一个4096字节的DatagramPacket到服务器,你会发现只接收到2048或者更少的字节。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说一下个人的见解:udp理论上支持最大发送64K的,那为什么netty udp不能发送大于2048字
什么会导致udp呢,我这里列举了如下几点原因: 1.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太大而。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30K的一个udp,不切割直接通过
转载 2023-08-04 13:18:48
202阅读
       上一节解析了TCP报文首部后,本节继续解析同样位于传输层的UDP报文首部。UDP作为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其存在数据丢失不可知和没有拥塞控制等缺点,但有失亦有得,UDP的效率相对于TCP较高,多应用于对准确性要求相对低的场景,比如网络直播,网络视频语音通话等。一、UDP首部解析器的实现  &
转载 2023-06-30 10:44:31
481阅读
一、主要原因 1、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巨大: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不切割直接通过sen
转载 2024-01-29 13:41:37
296阅读
UDP如何重发丢失的数据?让我来告诉你答案!udp本身没有重发机制。需要用户自己在数据中包含检索标记。接收方,检查到不合格的,或是没有收到某一,向发送方发送要求重发。c#在用udp传送数据时,后怎么才能重传UDP自身就是传输非安全性.你要想保证不丢失以及顺序正确是不可能的.推荐您考虑从包头的标识做起例如封装MODEL或者在bYTE数组前加入当前第几分组第几个.等等标识即可socke
最近烦人的事情很多,所以博客一直被落下了。这样不好,希望可以敦促自己不要懒惰。前些日子接下了一个撂摊子的项目,这个项目中大量的使用udp socket进行多软件多硬件的来回通讯过程,但说实话通信量不是特别大。但是经常遇到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也算加强了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也顺便记录下解决步骤,以便下次项目中使用。该项目中软件部分有A、B两个软件。其中A和B都有各自的发送
转载 2023-08-24 14:18:00
362阅读
测试系统在Linux上的性能发现率极为严重,发210000条数据,达110000之巨,率超过50%。同等情形下Windows上测试,仅几条数据。形势严峻,必须解决。考虑可能是因为协议栈Buffer太低所致,于是先看看默认情况: sysctl -a |grep net.core 发现 net.core.rmem_max = 131071 net.core.rmem_defa
转载 2023-12-12 17:10:34
236阅读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在这之前,做了个验证程序. 发现客户端连续发来1000个1024字节的,服务器端出现了现象. 纠其原因,是服务端在还未完全处理掉数据,客户端已经数据发送完毕且关闭了. 我用过sleep(10),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如果数据量大而多,网络情况不太好的话,还是有可能丢失.你试着用阻塞模式吧..
转载 2023-12-21 12:50:05
129阅读
摘要本文记录通过数据报套接字来检测UDP数据的延迟和的思路和简单的代码实现。思路UDP协议及用户数据报协议在传输层提供了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服务,端到端的延迟以及率是反应当前网络环境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Ping检测延迟的方式是:发送端发送一个ICMP包给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ICMP之后向发送端回应一个,发送端可以计算出往返时间(RTT),本文通过套接字使用类似于Ping的思路来计算R
转载 2023-10-05 09:09:13
297阅读
一、UDP现象UDP是正常现象,因为它是不安全的。UDP是无连接的,面向消息的数据传输协议,与TCP相比,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数据包容易丢失,二是数据无序。要实现文件的可靠传输,就必须在上层对数据和乱序作特殊处理,必须要有要有重发机制和超时机制。常见的可靠传输算法有模拟TCP协议,重发请求(ARQ)协议,它又可分为连续ARQ协议、选择重发ARQ协议、滑动窗口协议等等。1、我感觉
转载 2023-09-25 22:25:53
250阅读
最近公司一个网关项目出现概率性问题,WiFi网关发消息给终端设备时概率性,导致有些控制消息没有执行。产品结构框图产品结构图如上,一次对家电的过程消息先由手机发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处理后发给网关,网关发给家电。Bug分析过程从网关到空调这一段使用的是UDP通信方式,出现了概率性。什么时候会出现此bug?当云端下发的控制消息只是一条时,没问题,当云端连续下发三条控制消息时容易出现此问题。1
转载 2024-05-07 10:13:45
80阅读
今天要测试一下linux上udp率,查了一下,有个iperf的可以做这个,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安装命令,然后运行一下就行了,首先在服务端设置 iperf -p 80 -s -u -i 1 参数说明: -p : 端口号 -s : 标示服务端 -u : 标示udp协议 -i : 检测的时间间隔(单位:秒)然后在发送端设置iperf -c 10.0.0.6 -p 10021 -u -b 10M
转载 2023-06-07 16:15:06
280阅读
UDP及无序问题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在这之前,做了个验证程序. 发现客户端连续发来1000个1024字节的,服务器端出现了现象. 纠其原因,是服务端在还未完全处理掉数据,客户端已经数据发送完毕且关闭了. 有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用过sleep(1),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如果数据量大而多,网络情况不太好的话,还
转载 2024-08-16 20:23:54
83阅读
udp是指网卡接收到数据后,linux内核的tcp/ip协议栈在udp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        udp数据格式错误或校验和检查失败2)        应用程序来不及处理udp数据1),udp数据
转载 2023-04-25 23:05:14
2122阅读
# Python Socket UDP 现象解析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的网络传输协议,其优点在于速度快,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例如视频会议和在线游戏。然而,由于UDP协议不提供重传机制,现象在数据传输中时有发生。这篇文章将探讨UDP的成因及其影响,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如何使用Python的socket库来实现UDP通信。 #
原创 10月前
109阅读
检查方法给每个UDP编号,对比收发端的接收到的。对于UDP协议层上的,例如RTP,可以从RTP中读出包的序列号进行判断。抓。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抓。linux下可以使用tcpdump,windows下使用wireshark。linux下,可以使用watch netstat -su查看统计。主要看RcvbufErrors和SndbufErrors。如果两个统计项的数字都在不断增加
转载 2024-01-08 21:33:25
221阅读
我们已经已经做好在FPGA上的UDP的用户接口,也在PC上做好了UDP的收发函数,这里可以加上一些逻辑和代码实现UDP是否以及是否错报的实验。首先来看开UDP接收的用户层面的接口:这里给出了udp长度,包头尾分别用 sof和eof指示,还有我方以及对方的IP和端口。所有这些信号都在valid=1是有效。这很简洁的接口,写起测试模块很容易-------------为了实行包内数据数据校验我们就
## Python UDP接收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法 在使用Python进行网络编程时,我们经常会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UDP协议相比于TCP协议来说,具有传输速度快、延迟低的特点。然而,由于UDP协议不提供数据的可靠性保证,即数据的丢失率相对较高,因此在UDP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本文将从什么是UDPUDP的工作原理、UDP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UDP问题等方面
原创 2023-11-01 04:23:37
185阅读
UDP 和 TCP 的区别TCPUDP连接性面向连接面向无连接传输可靠性可靠不可靠传输模式流数据报应用场景传输大量的数据少量数据速度慢快TCP:TCP 的可靠体现在传输数据之前,会有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在数据传完后,还会断开连接用来节约系统资源。在数据传递时,有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拥塞控制机制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但这些机制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系统资源,每个连接都会占用系统的 CPU、内存等硬件资源
转载 2024-01-22 07:35:39
3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