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2019-2020-2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二报告课程:《Python程序设计》
班级:1911
姓名:林紫欣
学号:20191113
实验教师:王志强
实验日期:2020年4月12日
必修/选修: 公选课1.实验内容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计算器。包含:
简单四则运算取模运算求简单三角函数求一个数的n次方求一个数的阶乘解一元二次方程(复数域上)统计运算(包括求和
进制转换在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时,常常会有一个进制转换的过程,我们知道计算机只认0 和 1.在内存系统中,基本基于二进制进行运算的,但是有时候数据过于庞大,为了方便存储管理,计算机会使用十六进制存储数据,但是怎么实现数据转换呢?我们人类由十根手指头,所以自然就使用十进制啦,每当我们数数字到10之后,于是就重0 开始继续数,所以逢十进一就这么来了。对于其它进制呢,也是同样的,比如最常见的二进制,也就是
转载
2023-10-17 09:47:42
184阅读
# Python输出10的n次幂的科普文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指数运算。特别是在科学计算和工程领域,指数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算任务。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输出10的n次幂,并以此为基础,讲解相关的编程知识和方法。
## 什么是10的n次幂?
10的n次幂,通常表示为10^n,其中n是一个整数。当n为正整数时,10的n次幂代表一个以10为底的指数,例如:
- 10^0
实现“java 10的n次”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 创建一个新的Java项目,并新建一个Java类,命名为"PowerOfTen"。
```java
public class PowerOfTen {
}
```
2. 在PowerOfTen类中创建一个方法,命名为"powerOfTen",用于计算10的n次方。
```java
public class PowerOfTen
原创
2024-01-01 06:27:39
267阅读
# 学习如何实现 a 乘以 10 的 n 次幂
在编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一些数学计算。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 Python 中实现 `a` 乘以 `10` 的 `n` 次幂。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循环和乘法运算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步骤来实现这个功能。
## 实现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9-03 05:21:51
96阅读
一、运算符
1.算数运算符 + - * / % ** //
2**10 2的10次方
4.2 // 2 == 2 只取整数部分,取商的整数部分
py2 4.2 / 2 ==2
py3 4.2 / 2 == 2.1
二、赋值运算
= 简单赋值
+= 加法赋值运算
-= 减法赋值运算
*= 乘法赋值运算
/= 除法赋值运算
%= 余数赋值
转载
2024-06-14 14:07:58
74阅读
2020.03.17python100例题—51-100python100例51.题目: 学习使用按位与 & 。 解析:两个操作数据的二进制‘与’运算。 代码:a = 4
b = 7
print('a & b = %d' % (a&b))52.题目: 学习使用按位或 | 。 解析:两个操作数据的二进制‘或’运算。 代码:a = 3
b = 8
c = a|b
print('
转载
2023-08-21 13:37:00
159阅读
在介绍主题之前,先来谈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几何方法。在大学之前,我们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到了大学,我们学微积分、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等。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研究各种函数及其性质,函数是数学一条重要线索,另一条重要线索——几何,在函数的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何是函数形象表达,函数是几何抽象描述,几何研究“形”,函数研究“数”,它们交织在一起推动
转载
2024-06-11 21:50:32
37阅读
文章目录值的引用浅拷贝可变数据类型与不可变数据类型不可变数据类型可变数据类型深拷贝深拷贝浅拷贝总结 若将需要注释若干行,则将这些行选中,然后按住 ctrl + / 键就可以了,再按一次,即可取消多行注释 若要批量缩进,那么将需要缩进的行都选中,按 tab 键就可以 若要取消批量缩进,则选中对应行,按 shift + tab 值的引用# 1、值的引用
num1 = [1, 2, 3]
num2 =
一、Python算术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 a=10,变量 b=21:运算符 描述 实例加 - 两个对象相加 a + b 输出结果 31减 -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a - b 输出结果 -11乘 -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 a * b 输出结果 210 / 除 - x 除以 y b / a 输出结果 2.1 % 取模 - 返回除法的余数 b % a 输出结果 1 **
转载
2023-10-31 19:49:04
240阅读
运算符:算数赋值比较逻辑今天我们说说这四种运算符。算数运算符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学到的最基础的算数运算有 加 减 乘 除 。之后我们慢慢的学习了解到了有 求余,求次幂,还有整除等运算方式。看下图应用:a = 1
b = 2
c = a + b
print(c / 2) # 除法
print(c // 2) # 整除
print(2 ** 3) # *代表 2的次幂
pri
转载
2023-11-10 13:32:47
194阅读
# Python循环n次的科普文章
## 引言
Python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多种循环结构来重复执行相同的代码块。其中之一就是循环n次的功能,它可以让我们在代码中指定一个特定的次数来重复执行某个操作。本文将介绍循环n次的基本概念、用法和示例代码,并通过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循环n次。
## 循环n次的基本概念
循环n次就是指循环结构可以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n次,其中n是
原创
2023-08-31 04:36:48
1001阅读
自从1985年Karny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以来,PCR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手段之一,而引物设计是PCR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使用不合适的PCR引物容易导致实验失败:表现为扩增出目的带之外的多条带(如形成引物二聚体带),不出带或出带很弱,等等。现在PCR引物设计大都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可以直接提交模板序列到特定网页,得到设计好的引物,也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引
前言:本篇笔记的内容是通过文献及网络途径融合而成,适用于入门者(不会使用 Python 的学者)学习。笔记内容并非完整,若有瑕疵或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修正错误! 文章目录Ⅰ. 探寻数字◉ 运算符◉ 变量Ⅱ. 第一个程序◉ 函数▶ 自定义函数▶ **print** 语句▶ **input** 语句◉ 条件与循环▶ **if , else if,else** 条件语句▶ **while** 循环语句
转载
2023-09-06 21:30:23
324阅读
如果x的x次幂结果为10(参见【图1.png】),你能计算出x的近似值吗?显然,这个值是介于2和3之间的一个数字。请把x的值计算到小数后6位
原创
2022-11-01 11:12:52
115阅读
# 使用 NumPy 计算 10 的 n 次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教你如何使用 Python 的 NumPy 库计算 10 的 n 次方。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理解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将会详细描述每一步所需的代码及其注释。同时,我将使用表格和图示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整个流程。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整个实现过程的步骤。以下是步骤的概述表:
| 步骤编号 |
day08
集合 set
集合是可变的容器
集合内的数据对象都是唯一的(不能重复多次的)
集合是无序的存储结构,集合中的数据没有先后关系,与字典相似
集合内的元素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集合是可迭代对象
集合是相当于只有键没有值的字典(键则是集合的数据)创建空的集合:
set()创建非空的集合的字面值:
s = {1, 2, 3}集合的构造函数:
s
# Python中乘以10的n次方
Python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编程语言,它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Web开发等各个领域。在Python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对一个数乘以10的n次方的情况,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这一功能。
## 为什么需要乘以10的n次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字进行大小的调整,例如将一个数乘以10的n次方,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进行数值的比较、
原创
2024-05-17 04:07:57
383阅读
# 实现Python除10的n幂
## 引言
在Python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数字运算。其中,除法是常见的操作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除以10的n幂。
## 流程概述
下面是实现该功能的整体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B(输入n)
C(计算10的n次幂)
D(输入待除数)
E(除法运算)
原创
2023-12-31 03:21:39
45阅读
本来想继续复习数据结构,比如各种数据之间的转换,但想一下或许先复习条件控制和循环控制会更容易复习接下来的。条件控制,if,if else , if elif else #简单条件控制
if a > 18 :
print("你是成年人")
else :
print("你还未成年")
#复杂一点
if b > 1 && b < 10 :
转载
2023-08-16 11:17:15
25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