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并发的环境下,除了cpu,内存等重要资源外,还有比较重要,也是经常出问题的资源-tcp连接。这里首先就是端口的个数,因为TCP/IP协议中规定数据包的包头中端口号的长度就是16个二进制位,二进制的十六个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65535,也就是说最多有65535个端口同时在使用。 另外一个就是,每个端口允许的最大连接数,和单个进程最大打开的文件数有关。 了解tcp,首先要先了解tcp的原理及生命
摘要TCP 滑动窗口(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TCP 滑动窗口(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TCP的滑动窗口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TCP的可靠性,二是提供TCP的流控特性。同时滑动窗口机制还体现了TCP面向字节流的设计思路。TCP的Window是一个16bit位字段,它代表的是窗口的字节容量,也就是TCP的标准窗口最大为2^16-1=65535个字节。另外在TCP的选项字段中还包含了一个TCP窗口扩大因子,
转载 2024-10-24 20:01:50
21阅读
使用UDP传输opencv的mat数据并显示本教程适用于进阶的小白尝试 先说一下背景吧,正在工作的我,突然间看到淘宝上有个很漂亮的价格还不错的linux小板子,遂买下。没错,工作太无聊以至于开始摸鱼学习~ 但奈何每天工作完回家就像躺着,所以板子到手都快半年了才开始研究 实现了简陋的摄像头传输,所以如果有大佬们有更优的代码请评论区讨论,必有3Q回复~ 话不多说请看效果图器材准备硬件: 1.Luckf
第一步:拓展根目录空间sudo raspi-config通过键盘上下键控制,选择7.Advanced Options进入,然后选择Expand Filesystem,将根目录扩展到整个SD卡,充分利用SD卡的存储空间。如果不进行这一步,后续命令会出现卡死。 设置完成后退出设置界面,重启树莓派。第二步:设置SWAPOpenCV安装编译过程中数据吞吐较大,为了防止系统卡死,需要设置合适的交换空间。su
转载 2024-03-21 15:19:25
98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vs是什么?二、opencv是什么?三、安装步骤1.vs安装步骤省略,如有疑问,自行百度。2.opencv4.5.1安装步骤四、配置opencv4.5.1环境变量五、在vs中配置opencv4.5.11.打开vs,创建空项目:2.点击视图->其他窗口->属性管理器:3.右击debug|x64->属性:4.点击在通用属性下的VC++目录:六、简单尝试总结 前言本文
系统:windows10 Qt版本:5.13.1 OpenCV版本:3.4.3(与4.1.1)编译完的带有OpenCV_contrib库的链接如下,可使用SIFT,KCF等扩展算法:OpenCV3.4.3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rx2wxEU_VjspRvLgOA-iQ 提取码: p574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OpenC
转载 2023-11-04 07:44:05
187阅读
前言前面已经在windows下的QT中进行了opencv的部署,下面在树莓派上的QT进行opencv部署,使用版本依旧是opencv3.4.1 准备1、扩充内存卡 在烧录树莓派系统后我们可以发现树莓派其实只占用了内部卡的部分控件,由于qt、opencv等一些插件需要较大的内存,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对内存卡进行扩充,使树莓派使用一整张的内存卡空间。 步骤:使用raspi-config打开树莓派配置工具,
01网络摄像机传输协议有哪些?各是什么意思?02TCP/IP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利用l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网络服务,为在不可靠的互联网络上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传输而设计。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也是我们上网时使用的协议。
协议回顾RTP协议负责实际数据的传输。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基于UDP的RTP和基于TCP的RTP各有千秋。如果需要低延时,可容忍部分数据丢失,选用UDP;如果需要可靠性高,对实时性要求不高,选用TCP。这里只简单地说明两者的优缺点,在具体项目中需要考虑的细节可能远不止上面几点。RTP/AVP & RTP/AVP/TCPRTSP流(传输
转载 2024-06-20 05:19:54
264阅读
1,Opencv结合socket进行图片传输(TCP协议)2,Opencv结合socket进行视频传输(TCP协议)3,基于TCP的socket网络传输视频(C++, python)
转载 2021-08-18 11:36:37
1529阅读
    TCP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字节流运输服务。TCP过程将用户数据打包成报文段发送数据启动一个定时器另一端对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对失序的数据重新排序,并丢弃重复数据提供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并计算和验证一个强制性的端到端检验和为应用层提供全双工服务,每一端必须保持每个方向上的传输数据序号打开连接需要三次握手关闭连接需要四次握手传输策略&拥塞控制;Nagl
原创 2009-11-08 15:09:16
1186阅读
1评论
1. TCPTCP/IP协议族TCPTCP/IP协议族中运输层的一个协议。TCP/IP,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集,包含了运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的协议,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socket是API接口,它将TCP/IP协议族包装了起来,应用层通过socket抽象层在网络中传输数据。2. TCP特点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即在传输数据之前,都要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关闭连接时,
转载 2024-02-28 20:44:46
214阅读
TCP头部的最后一个选项字段(options)是可变长的可选信息。这部分最多包含40字节,因为TCP头部最长是60字节(其中还包含前面讨论的20字节的固定部分)。典型的TCP头部选项结构如图所示。选项的第一个字段kind说明选项的类型有的TCP选项没有后面两个字段,仅包含1字节的kind字段第二个字段length(如果有的话)指定该选项的总长度该长度包括kind字段和length字段占据的2字节第
转载 2019-11-04 15:35:00
9975阅读
在有关TCP连接的很多配置中,有很多选项有的配置 net.ipv4.tcp_rmem:这个参数定义了TCP接收缓冲(用于TCP接收滑动窗口)的最小值、默认值、最大值 net.ipv4.tcp_wmem:这个参数定义了TCP发送缓冲(用于TCP发送滑动窗口)的最小值、默认值、最大值 netdev_max_backlog:当网卡接收数据包的速度大于内核处理的速度时,会有一个队列保存这些数据包。这个参
转载 2024-06-14 17:05:09
817阅读
摘要简单的讲讲nginx+php的一些常用优化,以及相关的内核参数优化。Nginx 优化1. TCP 与 UNIX 套接字UNIX 域套接字提供的性能略高于 TCP 套接字在回送接口上的性能(较少的数据复制,较少的上下文切换)。如果每个服务器需要支持超过 1000 个连接,请使用 TCP 套接字 - 它们可以更好地扩展。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unix:/var/run
TCP状态 TCP三次握手状态 在TCP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
原创 2010-12-20 17:53:24
944阅读
server:        def tcpServer():          srvsock = socket.socket( socket.AF_INET, soc
原创 2012-11-05 10:54:28
585阅读
   物理层…………………网络:中继器,集线器、网线、HUB数据链路层 ………..网络:网卡,网桥,交换机网络层…………………网络:路由器,防火墙、多层交换机传输层 ……………….计算机:进程和端口会话层 ……………….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表示层 ……………….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应用层 ……………….计算机:应用
原创 2015-05-31 21:12:31
631阅读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同一层内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在因特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
原创 2016-12-14 14:36:29
558阅读
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单播协议,在 TCP 中,并不存在多播、广播的这种行为,因为 TCP 报文段中能明确发送方和接受方的 IP 地址。 在发送数据前,相互通信的双方(即发送方和接受方)需要建立一条连接,在发送数据后,通信双方需要断开连接,这就是 TCP 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TCP 的基本元素有四 ...
转载 2021-07-12 00:06:00
646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