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enCVLDA的声明 2、演示样例
转载 2016-03-15 16:48:00
292阅读
2评论
前言LDA在模式识别领域(比如人脸识别,舰艇识别等图形图像识别领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算法原理。除非特别声明,本文中的LDA均指的是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它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LDA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后者是一种处理文档的主题模型。一、LDA
文章目录线性判别分析(LDALDA思想总结图解LDA核心思想二LDA算法原理LDA算法流程总结LDA和PCA区别LDA优缺点主成分分析(PCA)主成分分析(PCA)思想总结图解PCA核心思想PCA算法推理PCA算法流程总结PCA算法主要优缺点降维的必要性及目的KPCA与PCA的区别 线性判别分析(LDALDA思想总结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转载 2024-05-24 21:00:21
71阅读
话题模型topic model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里面热门的一个技术,可以用来做很多的事情,例如相似度比较,关键词提取,分类,还有就是具体产品业务上的事了,总之可以干很多的事情。今天不会讲LDA模型的很多细节和原理,没有满屏的数学公式,只讲一讲LDA模型是个什么东西,简单的原理,用什么技术实现的LDA,以及LDA能做什么开发和LDA在实现中的一些问题。什么是主题对于一篇新闻报道,看到里面讲了昨天NB
聚类分析什么是聚类分析?聚 (Clustering) 就是将数据对象分组成为多个或者簇 (Cluster),它的目标是:在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中的对象差别较大。所以,在很多应用中,一个簇中的数据对象可以被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从而减少计算量或者提高计算质量。其实聚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行为,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核心的思想也就是聚。人们总是不断地改进下
源代码下载:TDIDF_Demo.rar         声明:本文代码思路完全来自蛙蛙池塘的博客,只为技术交流用途,无其他目的      昨天有幸拜读了蛙蛙池塘的《蛙蛙推荐:蛙蛙教你文本聚》这篇文章,受益匪浅,于是今天就动手尝试照着他的C#代码,用C++和STL标准
众所周知,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等信息向用户推荐相关内容,使得用户更感兴趣,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度,之前我们曾经使用协同过滤算法构建过个性化推荐系统,但基于显式反馈的算法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次我们使用无监督的Lda文本聚方式来构建文本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推荐算法:协同过滤/Lda我们知道,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来推荐物品的算法。协同过滤算法利用用户之间的
转载 2024-05-24 11:29:17
50阅读
继上两篇文章介绍聚中基于划分思想的k-means算法和k-mediod算法本文将继续介绍另外一种基于划分思想的k-mediod算法-----clara算法clara算法可以说是对k-mediod算法的一种改进,就如同k-mediod算法对k-means算法的改进一样.clara(clustering large application)算法是应用于大规模数据的聚.而其核心算法还是利用k-med
二、安装OpenCV(Python)1、opencv-contrib-python和opencv-pythonopencv-contrib-python(高配版):包含了主模块以及扩展模块(一些新算法)opencv-python(基本版):仅包含主要模块推荐下载opencv-contrib-python。2、安装OpenCV打开Anaconda Prompt,进入设定的虚拟环境并采用pip安装方式
转载 2023-06-21 09:09:51
76阅读
#-*- coding:utf-8 -*- import logging import logging.config import ConfigParser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andom import codecs import os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获取当前路径 path = os.getcwd() #
1.PCA主成分分析PCA是不考虑样本类别输出的无监督降维技术,实现的是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的降维。PCA原理这个介绍的不错:线性代数矩阵性质背景:特征值表示的是矩阵在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方向上的伸缩大小;步骤:1)组成数据矩阵def get_date(): m_vec = np.array([0, 0, 0]) cov_vec = np.array([[1, 0, 0], [0,
转载 2024-05-20 10:44:14
0阅读
目录1 LDA概念2 二分求解w3 多LDA原理4  LDA算法流程5 LDA算法小结6 PCA和LDA的区别1 LDA概念        LDA的全称是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supervised learning。有些资料上也
目录前言       正文  01-聚类分析简介   02-绘制基于层次聚的树状图   03-基于特征集聚方法合并相似特征   04-均值移位聚算法实例分析   05-k-均值聚算法假设的证明   总结    &n
# _*_ coding: utf-8 _*_ """ python_lda.py by xianhu """ import os import numpy import logging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 全局变量 MAX_ITER_NUM = 10000 # 最大迭代次数 VAR_NUM = 20 # 自动计算迭代次数时,计算方差的区间大
Mahout LDA一、LDA简介  (一)主题模型在主题模型中,主题表示一个概念、一个方面,表现为一系列相关的单词,是这些单词的条件概率。形象来说,主题就是一个桶,里面装了出现概率较高的单词,这些单词与这个主题有很强的相关性。 怎样才能生成主题?对文章的主题应该怎么分析?这是主题模型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可以用生成模型来看文档和主题这两件事。所谓生成模型,就是
CLARANS (A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Randomized Search,基于随机选择的聚算法) 将采样技术(CLARA)和PAM结合起来。CLARA的主要思想是:不考虑整个数据集合,而是选择实际数据的一小部分作为数据的代表。然后用PAM方法从样本中选择中心点。如果样本是以非常随机的方式选取的,那么它应当接近代表原来的数据集。从中选出代表对象(中心点)
转载 2024-03-15 08:17:05
87阅读
LDA是一种监督学习的降维技术,也就是说它的数据集的每个样本是有类别输出的。这点和PCA不同。PCA是不考虑样本类别输出的无监督降维技术。LDA的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影后内方差最小,间方差最大”。什么意思呢? 我们要将数据在低维度上进行投影,投影后希望每一种类别数据的投影点尽可能的接近,而不同类别的数据的类别中心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下面,我们给出了 LDA 的一个简单的实现版本,模
前置知识线性分类指存在一个线性方程可以把待分类数据分开,或者说用一个超平面能将正负样本区分开,表达式为 。线性分类器线性分类器就是用一个“超平面”将两个样本隔离开,如:二维平面上的两个样本用一条直线来进行分类;三维立体空间内的两个样本用一个平面来进行分类;N维空间内的两个样本用一个超平面来进行分类。常见的线性分类器有:LR,贝叶斯分类,单层感知机、线性回归,SVM(线性核)等。线性分类器速度快、编
说说 sigmoid 函数为什么用于二分问题?之前在学习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这本书的时候,写笔记的时候,记录了 sigmoid 函数的推导,今天专门单拎出来从下面几个方面再总结一遍,再讲的细致一点。伯努利实验伯努利分布二元分类指数族函数sigmoid 函数的推导伯努利实验在介绍伯努利分布之前,先介绍一个有名的实验 – 伯努利实验。
spark1.4版本的LDA原文比较简单,下面主要是以翻译官网为主。理论部分 LDA是一个主题模型,它能够推理出一个文本文档集合的主题。LDA可以认为是一个聚算法,原因如下:主题对应聚中心,文档对应数据集中的样本(数据行) 主题和文档都在一个特征空间中,其特征向量是词频向量 跟使用传统的距离来评估聚不一样的是,LDA使用评估方式是一个函数,该函数基于文档如何生成的统计模型。 LDA
转载 2024-10-26 19:37:31
3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