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介绍的是垃圾回收算法,这一节介绍垃圾搜集。何为垃圾收集,其实就是讲之前的垃圾回收算法通过编程语言实现出来。    在介绍下面的回收之前,先来接收两个概念,并发、并行、吞吐量:    并行:指多条垃圾收集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仍然处于等待状态。    并发:指用户线程与垃圾收集线程同时执行(但不
当前,IT部门不再仅仅是企业业务的支持,其同时是企业业务驱动的关键力量。从系统的构建到扩充再到整合管理,这一系列IT业务能否实现良性发展,处于最基础的系统构建阶段的硬件产品的正确选购是关键。关键业务如何高效运营管理是企业业务的重中之重,笔者将为您全面解析专注关键应用的全新IBM System x M4高性能机架式服务器系列产品——IBM System x3550 M4。【IBM System x3
性能术语等待时间: 在给定工作下处理一个任务单元消耗的时长。通常,都是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提到等待时间的。吞吐量: 系统在限定资源,限定时长内能完成的单位工作。用的最多的是在某一个参考平台(比如指明了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的特定品牌服务器)上的每秒事务处理数。利用率: 可用资源中用来处理工作单元(而不是清理任务或处于空闲状态)的资源百分比。通常说的服务器资源利用率是10%,指的是在正
# 云服务器吞吐量:定义与优化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云服务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开发者的选择。云服务器吞吐量是衡量云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理解其意义、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云资源。 ## 什么是云服务器吞吐量? 云服务器吞吐量通常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云服务器可以处理的数据,通常以比特(bit)或字节(byte)为单位。吞吐量直接关联到网络带宽、存储读
常用的性能指标 【吞吐量】 固定时间间隔内的处理完毕事务个数。通常是1秒内处理完毕的请求个数,单位:事务/秒(tps)。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平均值。无法体现吞吐量的瞬间变化。 【峰值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最大值。是用来评估系统容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低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最小值。如果最小值接近0,说明系统有“卡”的现象。 【70%的吞吐量集中区间】通过统计15%和85%的
在做系统设计时,架构师希望建立一套高性能的系统,而吞吐量(TPS)则作为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做性能测试的时候,测试人员需要了解系统并发用户数、系统吞吐量、以及响应时间等,下面就按照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简单整理如下。1、响应时间: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网络传输时间:N1 + N2 + N3 + N4应用服务器处理时间:A1 + A3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时间:A2则响应时间 = N1 + N2 +
衡量指标有哪些?1. 吞吐量和响应速度分布式的高并发应用并不能把单次请求作为判断依据,它往往是一个统计结果。其中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就是吞吐量和响应速度,而这两者也是考虑性能时非常重要的概念。 像我们平常开发中经常提到的,QPS 代表每秒查询的数量,TPS 代表每秒事务的数量,HPS 代表每秒的 HTTP 请求数量等,这都是常用的与吞吐量相关的量化指标。在性能优化的时候,我们要搞清楚优化的目标,到底是
吞吐量系统举一个例子,我们做项目需要安排计划,每一个模块可以由多人同时并行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但始终会有一条关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关键路径由 CPU 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对于一个系统的用户来说,从用户点击一个按钮、链接或发出一条指令开始,到系统把结果以用户希望
转载 2023-08-13 22:16:10
44阅读
# Java监控服务器网络吞吐量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吞吐量是评估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网络吞吐量是指网络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通常以比特每秒(bps)或字节每秒(Bps)来表示。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Java来监控服务器的网络吞吐量,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网络吞吐量的重要性 监控服务器的网络吞吐量有助于: - **性能评估**:了解网络是否成为应用瓶颈。 - **故障排查*
原创 8月前
87阅读
今天Java19 正式发布,带来了一个 Java 开发者垂涎已久的新特性—— 虚拟线程。在 Java 有这个新特性之前,Go语言的协程风靡已久,在并发编程领域可以说是叱咤风云。随着国内 Go 语言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协程好像成为了一个世界上最好语言的必备特性之一。Java19 虚拟线程就是来弥补这个空白的。本文将通过对虚拟线程的介绍,以及与 Go 协程的对比来带大家尝鲜 Java19 虚拟线程。本文
1、JVM调优的核心关注指标调优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怎样才算是“优”,不能笼统的说我的程序性能很好,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性能情况,而在JVM里面衡量性能两个指标分别“吞吐量”和“停顿时间”。吞吐量:程序运行过程中执行两种任务,分别是执行业务代码和进行垃圾回收,吞吐量大意就是说程序运行业务代码的时间越多程序的吞吐量就越高,其计算公式 ,吞吐量 = CPU在用户应用程序运行的时间 / (CP
Tomcat的吞吐量大小取决Io的很大的因素,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启动项目中的配置,来做一些性能的提升。重要的三个配置项:maxConnections、maxThreads、acceptCount。首先来看下maxConnections最连接数、maxThreads最大线程数、acceptCount等待线程数server: tomcat: uri-encoding: UTF-8 #
转载 2023-10-26 20:32:48
416阅读
【前言】 在了解 垃圾回收 之前,首先得了解一下垃圾回收的几个名词。吞吐量 CPU 用于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与 CPU 总消耗时间的比值。比如说虚拟机总运行了 100 分钟,用户代码 时间 99 分钟,垃圾回收 时间 1 分钟,那么吞吐量就是 99%。吞吐量 = 运行用户代码时间/(运行用户代码时间 + 垃圾回收时间)停顿时间 停顿时间 指垃圾回收正在运行时,应用程序 的 暂停时间。对于 独占
转载 2023-12-02 20:55:22
114阅读
吞吐量吞入Total Throughput (bytes):代表一段时间内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数据的大小吞吐率Average Throughput (bytes/second):代表单位时间内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的数据的大小loadrunner所统计的数据Total Throughput (bytes),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是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所有数据,跟客户端发出的字节数无关!正常情况下,该项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一个请求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密切关联。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一般系统吞吐量由几个重要关键要素组成:QPS:Queries Per Second 每秒内的查询率。它是指一台服
转载 2023-11-13 16:52:36
128阅读
java程序性能当我们调优java程序时,通常的目标有两个:响应能力 或者 吞吐量响应能力响应能力指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对请求的是否能够及时响应。比如:一个桌面UI能多快的响应一个事件;一个网站能够多快返回一个页面请求;数据库能够多快返回查询的数据;对于这类对响应能力敏感的场景,长时间的停顿是无法接受的。吞吐量吞吐量关注的是,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内,最大化一个应用的工作。如下方式来衡量一个系统吞吐量的好
转载 2023-11-20 07:37:36
157阅读
在容量测试时,“控”是非常重要的,JMeter 是根据线程数大小来控制压力强弱的,但我们制定的压测目标中的指标往往是吞吐量(QPS/TPS),这就给测试人员带来了不便之处,必须一边调整线程数,一边观察 QPS/TPS 达到什么量级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Meter 提供了吞吐量定时的插件,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吞吐量上限来限制 QPS/TPS,达到控的效果。 上面的做法能够确保将吞吐量
现在的企业服务器,基本上都安装了磁盘阵列,然后通过网卡向网络提供服务,数据在服务器和用户之间传输流程如下图:   存放在服务器磁盘阵列的数据,响应用户的数据请求,从磁盘阵列读取到磁盘阵列卡,然后数据从磁盘阵列卡通过系统总线传输到网卡(当然途中会经过内存,只是内存的带宽远比磁盘阵列卡的大),从网卡传输到传输介质,再从传输介质到网络连接设备,最后从网络连接设备进行分流传入众用户。而用户存
原创 2009-10-11 00:09:19
4034阅读
2点赞
5评论
收集性能测试结果性能测试执行过程中,场景监控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有事 务响应时间、吞吐量、TPS、服务器硬件性能、JVM使用情况和数据库性能状态 等。Jmeter中通过监听及其它外置工具来完成测试结果收集工作事务响应时间用户从发出请求到接收完响应之间的总耗时,它由网络传输耗时、服务处理 耗时等多个部分组成。通常以毫秒(ms)作为单位。站在用户角度来说,你可 以将软件性能看作是软件对
转载 2023-10-23 10:35:29
223阅读
性能测试理论理解性能测试 性能衡量标准 吞吐量(TPS):指的是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的数据吞吐率: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也可以指单位时间内处理客户请求数量。它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吞吐率用“字节数/秒”来衡量,当然,你可以用“请求数/秒”和“页面数/秒”来衡量。其实,不管是一个请求还是一个页面,它的本质都是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那么来表示数据的单位就是字节数。以用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