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线程池监控参数 二、线程池监控类 三、注意事项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们介绍了线程池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了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以使用 Executors一、线程池监控参数上一篇博文提到,线程池提供了以下几个方法可以监控线程池的使用情况:方法含义getActiveCount()线程池中正在执行任务的线程数量getCompletedTaskCount()线程池已完
转载
2023-08-16 21:44:02
86阅读
简介Semaphore(信号量)是用来控制同时访问特定资源的线程数量,它通过协调各个线程,以保证合理的使用公共资源。很多年以来,我都觉得从字面上很难理解Semaphore所表达的含义,只能把它比作是控制流量的红绿灯,比如XX马路要限制流量,只允许同时有一百辆车在这条路上行使,其他的都必须在路口等待,所以前一百辆车会看到绿灯,可以开进这条马路,后面的车会看到红灯,不能驶入XX马路,但是如果前一百辆中
转载
2024-04-10 09:57:20
37阅读
本文使用的Demo可以在我的github中找到。 前面我们使用线程池技术来控制访问资源的线程数目,假设对某一文件的访问,我们允许几十个线程来读他,但是出于某种限制,我们要求只允许10个线程可以同时读该文件。这就好比十字路口有100辆车想要过马路,我们只允许其中的10辆车可以看到绿灯然后让他们通过马路。Semaphore就类似于这种情境下的红绿灯。Semaphore的应用场景:可以用于做流量控制,
转载
2023-06-18 17:38:36
105阅读
Java常用的监控命令比如top,jps,jmap等,下面具体讲解一下使用方式1、top使用top展示的信息如下所示其中第一行展示了机器的负载(load)信息:当前时间,机器运行了多长时间,有多少登录用户,系统在过去的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内的平均负载后面展示了具体进程的使用情况load average数据是每隔5秒钟检查一次活跃的进程数,他代表的是当前系统正在运⾏的和处于等待运⾏的进程数之和。
转载
2023-07-19 13:46:58
166阅读
声明:本文是《 Java 7 Concurrency Cookbook 》的第八章, 作者: Javier Fernández González 译者:郑玉婷 监控Fork/Join池Executor 框架提供了线程的创建和管理,来实现任务的执行机制。Java 7 包括了一个 Executor 框架的延伸为了一种特别的问题而使用的,将比其他解决方案的表现有所提升(可以直接使用 Thread 对象或
转载
2023-09-15 22:25:16
69阅读
什么是控制并发流程控制并发流程的工具类,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程序员更容易的让线程之间合作让线程之间相互配合,来满足业务逻辑,比如让线程A等待线程B执行完毕后再执行等合作策略有那些控制并发流程的工具类CountDownLatch倒计时门闩1.CountDownLatch类的作用① 倒数门闩② 例子:购物拼团,大巴(游乐园坐过山车排队),人满发车③ 流程:倒数结束之前,一直处于等待状态,直到倒计时结束了,
转载
2024-07-15 14:49:44
11阅读
# Java 监控并发量的实现指南
在现代应用中,监控并发量是确保系统性能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小白,了解如何在 Java 中实现并发量的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逐步引导你实现这一过程,并提供具体代码示例。
## 实现流程
首先,以下是实现并发监控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10-28 04:27:04
66阅读
今天在对比activeMQ跟openMQ的效能,便想起了之前有用到过的性能测试掌中宝jmeter,它功能强大且方便实用!我们之前用它的Http请求跟多线程测试EJB项目模块的性能与稳定。今天我想借助它的Java请求跟多线程测试两个开源Jms的效率。
Jmeter是apache的一个开源工具,绿色实用,本身就是Java铸造,解压即可用!下面对它的使用及步骤
转载
2023-10-26 05:28:17
0阅读
要实现并发的同步控制,除了上篇文章中介绍的使用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以外,JDK中内部提供了许多使用的API和框架。这里我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 Semaphore(信号量)
• ReadWriteLock(读写锁)
• CountDownLatch(倒计时器)
• CyclicBarrier(循环栅栏)Semaphore我们知道,不论是synchronized还是
转载
2023-08-17 22:37:09
86阅读
# Java 监控实时并发量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监控系统的实时并发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部分。尤其在处理高并发请求的应用中,评估并发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资源的使用,还可以保障系统的稳定和性能。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 Java 监控实时并发量,并提供相关代码示例和图示以供参考。
## 理解并发量
并发量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对于 web 应用而言,监控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
原创
2024-10-13 03:48:35
126阅读
## Java监控功能并发数量
在开发Java应用程序时,经常需要监控并发数量,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且不会超载。监控并发数量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 为什么需要监控并发数量?
并发数量是指同时进行的任务或操作的数量。在Java应用程序中,如果并发数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系统资源的过度消耗,甚至引起系统崩溃。因此,及时监控并发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原创
2024-04-03 03:58:29
124阅读
# 监控Java接口并发数量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们经常需要监控Java接口的并发数量,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这一功能。
## 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监控Java接口并发数量的流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表格展示: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定义一个计数器来记录并发
原创
2024-04-03 03:58:17
74阅读
# Java 监控后台的并发量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高并发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对于后台服务来说,监控并发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从而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用户体验。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Java来监控后台的并发量,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并发量的定义与监控
在计算机科学中,并发量是指同时处理的任务数。对于后台服务来说,并发量可以用来衡量系统的负载能力。如果并发量过高,可
原创
2024-01-01 06:03:09
140阅读
探讨存在就更新七种方案首先我们来创建测试表 IF OBJECT_ID('Test') IS NOT NULL
DROP TABLE TestCREATE TABLE Test
(
Id int,
Name nchar(100), [Counter] int,primary key (Id), unique (Name)
);GO 解决方案一(开启事务)&
转载
2024-04-07 07:46:52
106阅读
关于这一内容,在google上一搜就大把.内容如下:
nginx编译时允许http_stub_status_module
然后在 nginx.conf 中 添加如下:
server { listen 80;  
转载
精选
2012-03-26 11:22:17
872阅读
一、大规模并发带来的挑战 面对5w每秒的高并发秒杀功能,如果Web系统不做针对性的优化,会轻而易举地陷入到异常状态。我们现在一起来讨论下,优化的思路和方法哈。 1. 请求接口的合理设计 一个秒杀或者抢购页面,通常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静态的HTML等内容,另一个就是参与秒杀的Web后台请求接口。 通常静态HTML等内容,是通过CDN的部署,一般压力不大,核心瓶颈实际上在后台
第一:确认服务器硬件是否足够支持当前流量 普通的P4服务器一般最多能支持每天10万独立IP,如果访问量比这个还要大,那么必须首先配置一台更高性能的专用服务器才能解决问题,否则怎么优化都不能彻底解决性能问题。 第二:优化数据库访问 前台实现完全静态化当然最好,可以完全不用访问数据库,不过对于频繁更新的网站,静态化往往不能满足某些功能。&nbs
并发连接数是指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对其业务信息流的处理能力,是防火墙能够同时处理的点对点连接的最大数目,它反映出防火墙设备对多个连接的访问控制能力和连接状态跟踪能力,这个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防火墙所能支持的最大信息点数。
并发连接数是衡量防火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目前市面上常见防火墙设备的说明书中大家可以看到,从低端设备的500、1000个并发连接,一直到高 端设备的数万、数十万并发连
SELECT s.* FROM fnd_concurrent_requests r, v$session v, v$sql s WHERE r.oracle_session_id = v.audsid AND v.sql_id = s.sql_id AND r.request_id =...
转载
2013-12-11 10:46:00
219阅读
1.安装nginx[root@client-zabbix ~]# wget -O /etc/yum.repos.d/epel.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epel-7.repo[root@client-za
原创
2023-06-02 12:04:57
1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