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分布式服务集群管理通常需要一个协调服务,提供服务注册、服务发现、配置管理、组服务等功能,而协调服务自身应是一个高可用的服务集群,ZooKeeper是广泛应用且众所周知的协调服务。协调服务自身的高可用需要选举算法来支撑,本文将讲述选举原理并以分布式服务集群NebulaBootstrap的协调服务NebulaBeacon为例详细说明协调服务的选举实现。 为什么要选NebulaBe
1、 头领选举在(29)中解析了主客观下线的方法,在解析客观下线的时候没有解析哨兵间同步数据的方式。这个方式与头领选举时同步数据的方式相同,所以将其放到本文来解析。哨兵间选举头领使用的是Raft算法。所以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raft的选举算法。在raft算法中服务器被分为了三种角色:Leader, Follower, Candidate。其中Candidate是候选者,只在选举过程中出现。同时使用e
转载
2023-08-17 23:04:43
75阅读
目录raft算法概览 leader election term 选举
转载
2022-11-06 16:21:34
209阅读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ZAB协议和Paxos算法中提到Zookeeper中的一致性协议ZAB本质上是对Paxos的简化和优化,可见Paxos的复杂性(主要是多个并发进程之间没有主次关系)以及甚至可能出现活锁问题,让具体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下面要介绍的Raft一致性算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现的。 Raft是斯坦福的Diego Ongaro、John Ousterhout两个人以易懂为目标设计的一致性算法
今天有同事问我,副本集两个节点怎么做高可用,我也很好奇两个节点用副本集的方式怎么做高可用?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至少要三个节点才能做,也算是给自己普及理论知识。选举算法mongodb副本集的选举机制采用bully算法,bully算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协调者竞选算法,mongodb用这个算法来选举副本集中的主节点。bully算法主要思想是集群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声明它是主节点(协调者)并通知其他节点,别的节
转载
2024-04-18 13:28:31
42阅读
原文地址 Redis哨兵核心选举算法 发表于2021 2019-12-07
分类于 前端
没有评论 楔子:刚好在整Redis缓存高可用,阿汤哥的一句话Redis哨兵集群只有2个节点无法正常工作把俺给说晕了,网上也没找到比较通俗易懂的文章,所以自己理解了一下哨兵选举算法,为啥两个结点就是一个死局?。才疏学浅有错误的地方还望指出,多多包涵一、类比开车举报算法1.1、
转载
2024-01-22 20:42:08
47阅读
文章目录1、哨兵的三个定时任务2、 主观下线(SDOWN)和客观下线(ODOWN)3、选举Leader哨兵,来进行故障转移(1)Raft简单介绍(2) Term(任期)(3) RPC(4) 选举流程4、主节点选取5、故障转移 1、哨兵的三个定时任务1、每个哨兵每10秒会向主节点和从节点发送info命令获取最新的拓扑结构图,哨兵配置时只需要配置对主节点的监控即可,通过向主节点发送info,获取从节
转载
2023-05-25 11:45:51
674阅读
Raft算法(三):如何解决成员变更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你可能会遇到服务器故障的情况,这时你就需要替换集群中的服务器。如果 遇到需要改变数据副本数的情况,则需要增加或移除集群中的服务器。总的来说,在日常工 作中,集群中的服务器数量是会发生变化的。讲到这儿,也许你会问:“Raft 是共识算法,对集群成员进行变更时(比如增加 2 台服务器),会不会因为集群分裂,出现 2 个领导者呢?”在我看来,的确
1.redis 哨兵(sentinel)模式 背景:哨兵模式,节点类型包括master、slave、和sentinel,master-slave节点和主从模式的作用是相同的;多了sentinel节点提高服务的可用性和稳定性触发原因:master(简称A节点)节点异常,当一个sentinel发现A节点ping异常,视为主观下线状态,并广播给其他sentinel,如果超过一定数量(可配置)的senti
转载
2023-08-01 17:27:11
298阅读
es只是在选举的时候用了raft,日志复制没有用,同步状态是二阶段 请求携带的term是为了让选举成功概率更高一些么 多个node都可以成为leader,但是最后一个leader会成为leadernode只要看到其他节点发送了请求选票的请求就会推出leader 这种情况可能产生脑裂这就是cluster_state上的新旧两种配置7之前的版本这个rpc可能非常长,在集群分片很多的情况下 total
转载
2024-05-04 12:45:07
30阅读
MongoDB复制集机制及节点选举原理本文主要整理了MongoDB的复制集概念,并简单介绍了一下选举机制的原理。MongoDB复制集的作用MongoDB复制集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服务高可用。一个MongoDB复制集最多拥有7个具有投票权的从节点,每个从节点最多拥有7个子节点,再加上1个主节点。复制集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功能:数据写入时数据迅速复制到另一个独立节点上。在接受写入的节点发生故障时自
转载
2023-11-01 16:56:50
107阅读
分布式选举算法
分布式选举算法主节点,在一个分布式集群中负责对其他节点的协调和管理,也就是说,其他节点都必须听从主节点的安排。主节点的存在,就可以保证其他节点的有序运行,以及数据库集群中的写入数据在每个节点上的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是指,数据在每个集群节点中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不同的情况。下面介绍集中选举算法。1.Bully 算法Bully 算法在选举过程中
如何在zookeeper集群中选举出一个leader,zookeeper使用了三种算法,具体使用哪种算法,在配置文件中是可以配置的,对应的配置项是”electionAlg”,其中1对应的是LeaderElection算法,2对应的是AuthFastLeaderElection算法,3对应的是FastLeaderElection算法.默认使用FastLeaderElection算法.其他两种算法我没
原创
2015-05-07 17:24:38
521阅读
写在前面什么是Poxos算法Paxos算法是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就是 LaTeX 中的"La",此人现在在微软研究院)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一致性算法。这个算法被认为是类似算法中最有效的。
原创
2021-08-26 15:16:24
303阅读
锁
转载
2019-04-03 14:14:32
857阅读
写在前面什么是Poxos算法Paxos算法是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就是 LaTeX 中的"La",
原创
2022-01-27 13:34:14
127阅读
# ZooKeeper选举与Redis选举算法的差异
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的协调与通信至关重要。选举算法是实现节点选主的核心机制,而ZooKeeper和Redis则分别提供了各自实现选举算法的方式。本文将探讨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并通过示例代码来加深理解。
## ZooKeeper选举机制
ZooKeeper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广泛应用于配置管理、命名服务和选举机制等场景。ZooK
Redis 集群的键空间被分割为16383个槽,集群的最大节点数也是16484个。本篇文章主要来看一下redis集群选取情况。一、节点信息了解为了下面看节点主从选择的信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每个节点常用信息。从上面列出的三行信息中,从左到右的各个域分别是:节点ID,Ip地址和端口号,标志(是从节点还是主节点),最后发送PING的时间,最后接收PONG的时间,连接
转载
2023-05-25 14:15:18
258阅读
文章目录⭐️1 主从复制⭐️1.1 主从复制简介1.1.1多台服务器连接方案⭐️1.2 主从复制⭐️1.2.1主从复制的作用⭐️1.3 主从复制工作流程⭐️1.3.1 建立连接阶段步骤⭐️1.3.1.1 主从连接的三种方式(slave连接master)下面对这三种方式分别进行操作演示方式一:在slave端发送连接请求方式二:启动slave时直接与master进行连接方式三:设置配置文件⭐️1.3
转载
2023-07-21 20:28:06
158阅读
一、选举的授权每次一个哨兵要做主备切换,首先需要quorum数量的哨兵认为odown,然后选举出一个哨兵来做切换,这个哨兵还得得到majority哨兵的授权,才能正式执行切换如果quorum < majority,比如5个哨兵,majority就是3,quorum设置为2,那么就3个哨兵授权就可以执行切换但是如果quorum >= majority,那么必须quorum数量的哨兵都授权
转载
2023-07-03 18:22:12
1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