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与机制1、naocs架构服务 (Service)服务是指一个或一组软件功能(例如特定信息的检索或一组操作的执行),其目的是不同的客户端可以为不同的目的重用(例如通过跨进程的网络调用)。Nacos 支持主流的服务生态,如 Kubernetes Service、gRPC|Dubbo RPC Service 或者 Spring Cloud RESTful Service。服务注册中心 (Serv
转载
2024-09-05 15:09:20
81阅读
总体文件目录: 一、主类入口: 即是,nacos-sever服务启动入口二、配置类 com.alibaba.nacos.console.config.ConsoleConfig/**
* @author yshen
* @author nkorange
* @since 1.2.0
*/
@Component
@Enable
接上回注册实例末尾我们提出的问题发现Nacos的服务端对于注册的服务与实例是有一个持续的健康性与存活性的检查机制,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看看Nacos是如何实现的。 Nacos服务端服务与实例健康检查解析服务自动清理ServiceManagerEmptyServiceAutoCleanServiceClientBeatCheckTask总结再次附上流程图 服务自动清理ServiceManager当
转载
2024-10-12 13:50:15
99阅读
SpringCloudAlibaba项目之Nacos-config配置中心1、服务配置中心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微服务架构下关于配置文件的一些问题: 1、配置文件相对分散。在一个微服务架构下,配置文件会随着微服务的增多变的越来越多,而且分散在各个微服务中,不好统一配置和管理。 2、配置文件无法区分环境。微服务项目可能会有多个环境,例如:测试环境、预发布环境、生产环境。每一个环境所使用的配置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关注 nacos 了,今天看了下代码,发现其已经使用 grpc 替换了 http。 抽象出 com.alibaba.nacos.core.remote.RequestHandler,用来处理 grpc 的请求。 以 ConfigQueryRequestHandler 为例,它是一个查
原创
2022-11-15 15:10:43
412阅读
目录1、获取服务信息2、故障转移3、从缓存中获取服务信息4、从远程更新服务信息5、服务正在更新中6、定时更新服务 1、获取服务信息HostReactor 中的 getServiceInfo( ) 方法public ServiceInfo getServiceInfo(final String serviceName, final String clusters) {
两种一致性策略如何在nacos中共存或许会有疑问,为什么早先的cp模式的Zookeeper或者AP模式的Eureka,都只有支持CAP理论下大家常用的AP实现或者CP实现,而nacos却能够两个都实现呢?其实CAP理论,仅仅是针对分布式下数据的一致性而言,如果你对于数据的一致性要求不高,可忍受最终一致性,那么AP模式的Eureka就可以满足你了,如果说你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那么就使用CP模式的
Windows平台上使用Nacos的情形似乎不是很多,所以也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章。自己摸索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里记录一下。Nacos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服务发现工具,提供的功能主要是服务发现和配置管理。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官网文档本文的重点是go语言如何使用Nacos进行配置管理,所以Nacos 服务采用windows部署的方式,并且是最简单的单机部署。 1. Nacos快速开
nacos+feign实现服务之间调用,详细教程内容介绍:RibbonFeign实例演示:项目:pom配置父类pom加入:SpringCloudNacosProvider(生产者)pom加入:SpringCloudNacosProviderApi(生产者api)pom加入:SpringCloudNacosConsumer(消费者)pom加入:项目配置SpringCloudNacosProvide
转载
2024-01-30 00:55:06
121阅读
RPC是什么?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RPC它假定某些协议的存在,例如TPC/UDP等,为通信程序之间携带信息数据。在OSI网络七层模型中,RPC跨越了传输层和应用层,RPC使得开发,包括网络分布式多程序在内的应用程序更加容易。通俗来讲,就是提供者提供一些信息放到注册中心,然后消费者
转载
2024-04-18 09:55:10
218阅读
应用功能注册中心:服务注册、服务发现、变更推送、DNS服务 配置中心:配置发布、配置推送高可用保证临时服务使用一致性模型AP的distro协议 持久化服务使用一致性模型CP的raft协议项目结构 console:项目启动入口 console:后台前端 naming:注册中心 config:配置中心 core:nacos内核 client:客户端调用 consistency:一致性实现nacos地图
转载
2024-03-28 15:43:18
515阅读
一.问题描述公司的微服务项目之前适配nacos只是用来读取配置文件(nacos的配置文件的页面确实更友好、简洁),最近需要把注册中心从eureka切换到nacos。但是有一个问题,nacos是不支持eureka的swagger页面跳转的,所以这个博客就是提供一个比较简便的解决思路:springcloud项目使用nacos作为注册中心,如何实现eureka的API接口文档(swagger)跳转效果。
转载
2024-04-22 21:49:46
341阅读
Nacos 技术讲解一提到分布式系统就不的不提一下 CAP 原则什么是CAPCAP原则又称CAP定理,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CAP 原则指的是,这三个要素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点,不可能三者兼顾。CAP 的原则下 Alibaba Naos 同时支持AP和CP模式,他根据服务注
转载
2024-05-15 12:02:27
66阅读
简介Nacos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组件,主要用于注册中心与服务配置管理。Nacos 组件 提供的功能 相等于 (Eureka + Bus + Config ) 组件所提供的功能,并且更加的方便使用,对初学者更加友好。什么叫Nacos na 为 Naming(服务命名) co为 configuration (配置管理) s 为 service(服务)服务(Service)是 Nacos 世界的一等公民
转载
2024-08-20 22:30:04
155阅读
CORS跨域资源共享(CORS)跨域资源共享 (CORS) 是W3C标准跨域 (协议、域名/ip、端口有一个不一样的两个url就是跨域) 查看同源策略
共享指的是:域名A的网页请求域名B的资源解决了什么现代浏览器都有同源限制,域名A不允许访问域名B的资源跨域请求的一个示例:https://domain-a.com用XMLHttpRequest访问https://domain-b.com/data.
注:基于SpringBoot项目 一、服务注册1. 依赖引入# 首先父工程中引入 SpringCloudAlibaba 版本管理依赖,其中会包含 nacos 的版本<!-- SpringCloudAlibaba -->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
基于C++环境的gRPC安装配置vcpkg+CMake+VS2022 文章目录基于C++环境的gRPC安装配置vcpkg+CMake+VS2022前言一、安装vcpkg二、安装gRPC与protobuf三、proto生成源文件四、CMake构建项目五、Visual Studio编译项目 前言gRPC 是 Google 提供的一个 RPC 框架,用于在网络上实现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gRPC的优点
NAT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一方面NAT缓解了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NAT技术让外网无法直接与使用私有地址的内网进行通信,提升了内网的安全性。NAT:对IP数据报文中的IP地址进行转换.NAT的典型应用场景:在私有网络内部(园区、家庭)使用私有地址,出口设备部署NAT,对于“从内到外'的流量,网络设备通过NAT将数据包的源地址进行转换(转换成特定的公有地址),而对于
文章目录一、常用的 IoC 注解及分类1. 用于创建对象的2. 用于注入数据的3. 用于改变作用范围的4. 和生命周期相关二、基于 xml 的 IoC 配置三、基于 注解 的 IoC 配置1. 配置文件2. spring中的新注解四、基于 xml 和 注解 的配置五、测试代码 一、常用的 IoC 注解及分类曾经XML的配置:<bean id="accountService" class="
本篇带大家通过源码层面分析一下Nacos Client的服务发现的路程,事实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Nacos服务发现直观的看,Nacos客户端的服务发现,就是封装参数、调用服务端接口、获得返回实例列表。但细化这个流程,会发现不仅包括了通过NamingService获取服务列表,在获取服务列表的过程中还涉及到通信协议(Http or gRPC)、订阅流程、故障转移逻辑等。下面我们根据服务发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