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项目需求网站创建之初因访问量较少,只放置在服务器上。随着访问量的增加,服务器已无法负载,打算增加服务器做负载均衡。 项目分析常见的负载均衡有两种,种基于四层为LVS,种基于七层为Nginx。两种负载均衡都需要三台服务器才能发挥性能,有悖于预算中的两台服务器,故打算使用动静分离加远程数据库来实现负载均衡。 网络拓扑 设备信息客户端192.168.1.250,仅需要浏览器;服务器A
之前有读者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TCP 和 UDP 可以同时监听相同的端口吗?关于端口的知识点,还是挺多可以讲的,比如还可以牵扯到这几个问题:多个 TCP 服务进程可以同时绑定同一个端口吗?客户端的端口可以重复使用吗?客户端 TCP 连接 TIME_WAIT 状态过多,会导致端口资源耗尽而无法建立新的连接吗?所以,这次就跟大家盘盘这些问题。TCP 和 UDP 可以同时绑定相同的端口吗?其实我感觉
转载 2024-07-24 16:25:23
78阅读
Kubernetes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和运行各种应用的能力。如果你的应用是云原生微服务或12要素(12-factor)应用,那么在Kubernetes中运行它们有可能会相对简单。但是,运行那些没有明确设计为在容器化环境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呢?Kubernetes也可以处理这些问题,但是设置起来可能会比较麻烦。Kubernetes提供的最强大的工具之是多容器pod(尽管多容器pod在各种情况下对云原生
nginx反向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用nginx做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非常简单,支持两用法: 1proxy, 1upstream,分别用来做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以反向代理为例, nginx不自己处理php的相关请求,而是把php的相关请求转发给apache来处理.有两台服务器,台跑php,台跑.html   客户端直接访问的是nginx,如果碰到.php,就会发送给apa
转载 3月前
364阅读
【MQ 系列】RabbitListener 消费基本使用姿势介绍之前介绍了 rabbitmq 的消息发送姿势,既然有发送,当然就得有消费者,在 SpringBoot 环境下,消费可以说比较简单了,借助@RabbitListener注解,基本上可以满足你 90%以上的业务开发需求下面我们来看下@RabbitListener的最最常用使用姿势I. 配置首先创建一个 SpringBoot
文章目录Pod Hook回调钩子+数据持久化存储、简单介绍二、PorStart(启动钩子)数据持久化(存储卷)、介绍二、四种类型案例1.emptyDir2.hostPath举例测试:DirectoryOrCreate3.PV、PVC1)简介2)实现原理3)使用示例1> 安装NFS(所有节点)2> 配置NFS3> 编写nfs测试清单4> 创建Pod并测试4)访问模式与回
IIS负载均衡。想实现iis6负载均衡。1.iis应该如何实现负载均衡 2.实现后对于用户Session 有何影响,如何解决回答:建议,1) NLB -如何在 Windows Server 2003 中为网络负载平衡设置 TCP/IPhttp://support.microsoft.com/kb/323431/zh-cn http://technet2.microsoft.com/windowss
目录VLAN 虚拟局域网划分vlan的步骤trunk干道配置VLAN 配置trunk 干道配置AR1 配置配置dhcppc获取ip并测试VLAN 虚拟局域网交换机和路由器协同工作后,将一个广播域逻辑的切分为多个广播域;VLAN是什么?根据VLAN的特点可知,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VLAN除了能
DNS负载均衡技术是在DNS服务器中为同一个主机名配置多个IP地址,在应答DNS查询时,DNS服务器对每个查询将以DNS文件中主机记录的IP地址按顺序返回不同的解析结果,将客户端的访问引导到不同的机器上去,使得不同的客户端访问不同的服务器,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DNS负载均衡的优点是经济简单易行,并且服务器可以位于internet上任意的位置。但它也存在不少缺点:      
转载 精选 2010-07-13 16:17:13
10000+阅读
1.前言Docker Compose 将所管理的容器分为三层,工程(project),服务(service)以及容器(contaienr) Docker Compose 运行的目录下的所有文件(docker-compose.yml, extends 文件或环境变量文件等)组成一个工程 若无特殊指定工程名即为当前目录名。一个工程当中可包含多个服务,每个服务中定义了容器运行的镜像,参数,依赖 一个服务
Pod中如何管理多个容器Pod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作为容器运行)协同工作。同一个Pod中的容器会自动的分配到同一个 node 上。同一个Pod中的容器共享资源、网络环境和依赖,它们总是被同时调度。注意在一个Pod中同时运行多个容器是种比较高级的用法。只有当你的容器需要紧密配合协作的时候才考虑用这种模式。例如,你有一个容器作为web服务器运行,需要用到共享的volume,有另一个“sideca
使用docker搭建nginx负载均衡、环境我用到的是win10家庭版系统,之前在网上了解到,win10专业版系统才有Hyper-v,因此可以用win10专业版的套安装方法。但是我的是wn10家庭版系统,因此也就要去考虑使用其他办法。这里我用的是docker toolbox,安装后,通过Docker Quickstart Terminal来连接docker。 安装好后,连接docker.二、镜
转载 2023-11-07 13:06:40
76阅读
在使用 Docker 作为负载均衡器时,有时我们会遇到日志输出到同一个文件的需求。这对于定位问题和优化应用至关重要。以下是解决这问题的详细过程,其中包括从基础背景到最佳实践的各个方面,力求帮助其他开发者高效解决类似问题。 ### 背景定位 在一个基于 Docker 的微服务架构中,日志管理通常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尤其是在负载均衡场景下。日志的统性和致性是确保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监控和调试
本文将展示如何使用共享卷(Volume)来实现相同Pod中的两容器间通信。注意:本文针对K8S的版本号为v1.9,其他版本可能会有少许不同。0x00 准备工作需要有一个K8S集群,并且配置好了kubectl命令行工具来与集群通信。如果未准备好集群,那么你可以使用Minikube创建一个K8S集群,或者你也可以使用下面K8S环境二者之:KatacodaPlay with Kubernetes如果
一个服务器需要挂载多个项目【重点是都能通过域名访问】实现原理:1.当前市面上看到的服务器,开放的端口般都要求为 '80' 端口 所以80端口成了商用端口2.域名的绑定是绑定一个般是绑定你的服务器ip地址3.使用服务器的80端口拦截访问的域名是什么跳转至服务器的其他举例只有服务器,一个IP;服务器上有多个应用运行在不同的端口。例如:127.0.0.1:4000 运行着一个博客应用127.
转载 2024-03-06 16:16:37
495阅读
— 1 —负载均衡简介大型网站都要面对庞大的用户量,高并发,海量数据等挑战。为了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可以采用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两种方式。垂直扩展:在网站发展早期,可以从单机的角度通过增加硬件处理能力,比如 CPU 处理能力,内存容量,磁盘等方面,实现服务器处理能力的提升。但是,单机是有性能瓶颈的,旦触及瓶颈,再想提升,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会极高。这显然不能满足大型分布式系统(网站
转载 2024-08-09 14:30:33
85阅读
同一个pod多少dockerfile的问题,在现今微服务架构的应用中逐渐显露出其复杂性。多Dockerfile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应用的管理和部署流程,也带来了版本控制和维护上的挑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方案。 ## 背景描述 在容器化应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Kubernetes作为领先的容器编排工具,逐渐成为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但在实际使用中,关于“同一个Pod中可以存在多少Dock
原创 5月前
8阅读
很高兴的告诉大家,阿里云负载均衡在欧洲中部(法兰克福)与亚太东南3(吉隆坡)地域支持HTTP/2、WSS(Web Socket Secure)协议。 1、HTTP/2协议支持 什么是HTTP/2 HTTP2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第二版,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Version 2 (HTTP/2),向下兼容HTTP1.X协议版本,同时带来性能的大幅提升。 HTTP/2
# 如何在Python中绘制多个散点图 在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中,散点图是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数据展示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是刚入行的小白,绘制多个散点图可能会令人困惑。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在Python中结合多个散点图,帮助你快速上手。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概述下整个绘图的流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步骤表: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226阅读
  可以的!  先看般的socket建立连接的双方的过程:客户端:  socket()---->创建出 active_socket_fd (client_socket_fd)  bind()--->把active_socket_fd与ip,port绑定起来connect()--->client_socket_fd 主动请求服务端的 listen_socket_fd  read(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