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想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ddd类型的应用,代码结构大致应该是怎么样的 ?Eric Evans在他的《领域驱动设计》一书中提到,领域驱动设计的一个通用的架构一般包含了 4 个概念层用户界面层(Interfaces):负责向用户展现信息以及解释用户命令。应用层(Application):很薄的一层,用来协调应用的活动。它不包含业务逻辑。领域层(Domain):本层包含关于领域的信息。这是业务软件的核
转载
2023-07-21 14:00:22
181阅读
文章目录数据系统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数据模型和查询语言数据模型查询语言数据存储和检索数据结构LSM树CSV+内存hash表LSM-TreeB树存储引擎分析模式列式存储数据编码和演化数据编码格式语言特定格式文本格式二进制格式数据流模式基于数据库基于服务基于消息传递 数据系统可靠性定义:
执行用户期望的功能。容忍用户不正当的使用方法。性能可以符合预期的用例、负载、数据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
注:DSF架构虚拟出的USB设备在操作系统层面上与物理设备没有区别,可以代替物理设备进行驱动或者应用程序的开发与测试。用DSF架构开发Windows平台虚拟USB设备还是非常方便的,由于网上相关中文资料匮乏,特翻译微软官网的相关设计文档和用户文档,以供自己以后翻查方便。由于英文水平有限,采取百度机器翻译+个人理解修正的方式翻译,其中有很多地方翻译不好的地方,希望朋友们积极指正。您可以使用设备仿真框
转载
2024-05-29 15:06:28
67阅读
DLA起源之解考虑一个样本集合X=[x1,x2...xN],每个样本属于C个类中的一个。我们可以使用类似于PCA,LDA的线性降维方法将x由m维降至d维(m>d)。但是线性降维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LDA中的求逆运算,经常可能因为矩阵的奇异性是降维结果恶化。而这里介绍的DLA方法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对了忘了给DLA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字,全名就是'Discriminative Locality
转载
2023-11-21 13:07:53
88阅读
#include <GL/glut.h>void Line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int x, dx, d
原创
2021-07-12 14:42:57
150阅读
#include <GL/glut.h>#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size;int color;voi
原创
2021-07-12 14:42:42
413阅读
1、算法介绍:已知两个点,(已知的点),确定离散的若干个点,逐个点画起来,就可以形成一条直线。2、公式推导:设直线两端点为:起点A(x0,y0);终点为B(x1,y1)。则直线的斜率和方程为:下面分为两种情况考虑:当斜率小于等于1的时候,x每次增加1,y最多增加1。而当斜率大于1的时候,让y每次递增1,x每次递增最多1。3、代码如下:#include "std...
转载
2021-06-17 14:03:43
1266阅读
1、算法介绍:已知两个点,(已知的点),确定离散的若干个点,逐个点画起来,就可以形成一条直线。2、公式推导:设直线两端点为:起点A(x0,y0);终点为B(x1,y1)。则直线的斜率和方程为:下面分为两种情况考虑:当斜率小于等于1的时候,x每次增加1,y最多增加1。而当斜率大于1的时候,让y每次递增1,x每次递增最多1。3、代码如下:#include "std...
转载
2022-03-20 14:44:38
684阅读
#include "stdio.h" //用DDA法画直线,定义了直线始点(10,10*m+30)#include
转载
2011-02-24 22:22:00
128阅读
2评论
DDA直线插补算法 数值微分法即DDA法(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是一种基于直线的微分方程来生成直线的方法。直线DDA算法描述 设(x1,y1)和(x2,y2)分别为所求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由直线的微分方程得: 可通过计算由x方向的增量△x引起y的改变来生成直线: 也可通过计算由y方向的增量△y引起x的改变来生成直线:直线DDA算法思想和中较大者作为步进
数字积分法DDA(DDA(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法DDA(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是在数字积分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插补算法。数字积分法的优点是,易于实现多坐标联动,较容易地实现二次曲线、高次曲线的插补,并具有运算速度快,应用广泛
转载
2024-04-26 17:08:01
1103阅读
上一篇的逐点比较法显然是无法画一条有倾角的直线的。因为X轴和Y轴永远都不同步,也就是像打台球一样,你打一个,我打一个,如果我进了球,我再接着打一个。也就是说,如果直线为45度,也是没有办法画出来的,只能是锯齿形状。如何实现X和Y同时动?也就是说,如果要画一条45度的线,X和Y同时动不就行了么?比如起点为0,0,终点为5,5,如果采用逐点比较法,则需要运动10次,如果两轴同时运动,则5步就可以实现了
转载
2024-04-09 20:45:32
288阅读
一、数字微分分析仪(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DDA)方法是一种线段扫描转换算法。在一个坐标轴上以单位间隔对线段取样,从而确定另一个坐标轴上最靠近线路径的对应整数值。主要是根据直线公式y = kx + b来推导出来的,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设定单位步进,即一个方向的步进为单位步进,另一个方向的步进必然是小于1。算法过程:输入线段两个端点的像素位置,端点位置间的水平和
转载
2024-05-21 12:07:33
429阅读
DDA算法DDA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简单的绘制直线算法。其主要思想是由直线公式y = kx + b推导出来的。我们已知直线段两个端点P0(x0,y0)和P1(x1,y1),就能求出 k 和 b 。在k,b均求出的条件下,只要知道一个x值,我们就能计算出一个y值。如果x的
原创
2022-04-13 15:16:55
309阅读
DDA算法DDA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简单的绘制直线算法。其主要思想是由直线公式y = kx + b推导出来的。我们已知直线段两个端点P0(x0,y0)和P1(x1,y1),就能求出 k 和 b 。在k,b均求出的条件下,只要知道一个x值,我们就能计算出一个y值。如果x的步进为1(x每次加1,即x = x +1),那么y的步进就为k+b;同样知道一个y值也能计算出x值,此时y的步进为1,...
原创
2021-06-17 13:23:42
419阅读
新建一个MFC项目放桌面了 全部默认完成 打开资源视图 按序号依次打开或填入 属性工具箱资源视图都在视图里面 添加处理函数 添加下面函数内容即可 void CaView::OnDda() { // TODO: 在此添加命令处理程序代码 int x0 = 0, y0 = 0, x1 = 300, y1 ...
转载
2021-10-24 00:44:00
1202阅读
2评论
DDA算法和Bresenham算法本文结构如下:1、DDA算法2、Bresenham算法3、代码进为
转载
2022-08-23 20:18:12
1328阅读
作者:朱金灿来源:://blog..net/clever101/ DDA算法和Bresenham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绘制直线的两种常用算法。本文具体介绍
原创
2021-12-15 16:05:48
1603阅读
基本思想 已知过端点 P0(x0 ,y0),P1(x1,y1) 的直线段L:y=kx+b 直线斜率为 k=(y1-y0)/(x1-x0) 从x的左端点x0开始,向x右端点步进。步长=1(个象素),计算相应的y坐标 y=kx+b;取象素点(x, round(y))作为当前点的坐标。
原创
2021-08-30 13:58:43
999阅读
数学上,理想的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集合,没有宽度。计算机绘制直线是在显示器所给定的有限个像素组成的矩阵中,确定最佳逼近该直线的一组像素,并且按扫描线顺序,对这些像素进行写操作,实现显示器绘制直线,即通常所用说直线的扫描转换,或称直线光栅化. 1.DDA 算法原理 知端点p0,p1,得知斜率,从端点步进画线,步长1像素,注意斜率大于小于1的区别 //点击"DDA算法生成直线
原创
2011-07-01 23:27:32
92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