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IC的电源管理功能从gic3开始,cpu interface放到了PE中,因此cpu interface和PE是同一个power domain。而属于gic的其他组件,如redistributor,distributor,是另外一个power domain。因此就有如下一种情况,PE和cpu interface的电源给断掉了,而gic的电源并没有断掉。此时gic给cpu interface发
转载
2024-04-18 12:10:21
1735阅读
IAR Systems发布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嵌入式开发平台最新版本V5.41。相比于之前的版本,新版本软件在支持Cortex-M0上,将代码大小和执行速度这两个重要性能都提高了13%。NXP半导体微处理器产品线的总经理Geoff Lees说到:“看到IAR Systems在LPC1100 Cortex-M0 MCU家族不断取得代码优化性能的提高,我们非常高
一直以来都想开发一些基于ARM、DSP的应用。但是当下各系列、各个厂商的平台都很多。如果一一来测试,势必会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因为各个厂商都是基于相应的ARM核 来做的芯片,于是就想到是否有仿真器是否能够模拟ARM,在LINUX下调试UBOOT、LINUX。最后我找到了QEMU。我在LINUX14.
转载
2024-05-23 23:01:03
228阅读
# 教你如何实现“QT开发winpe arm架构程序”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帮助你实现"QT开发winpe arm架构程序"。下面是整个过程的流程图:
```mermaid
classDiagram
class Step1 {
+void 安装QT SDK
}
class Step2 {
+void 配置交叉编译环境
}
原创
2023-10-27 10:37:05
149阅读
一.准备环境1、ubuntu16.04 --64 位安装完毕后,需要阔容,默认安装后系统大小为20G,改为40g. 2、交叉编译工具sudo apt-get install g++ 安装g++sudo apt-get install gcc-arm-linux-gnueabihf g++-arm-linux-gnueabihf 安装gcc 和 g++的交叉编译链&
转载
2023-08-03 15:31:45
503阅读
AArch64教程第一章AArch64是一个新的64位模式,它是ARMv8架构下的一部分,它于2011年随着ARM发布。它被逐步部署于智能手机和服务器。所以我认为现在学习一点关于此架构的知识是比较好的。硬件目前,有ARMv6/ARMv7的单板电脑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其中最流行的一个选择是树莓派。相反,支持64位ARMv8模式的单板电脑就没有那么多了,但是它们最近也慢慢变得流行了起来。例如,Pine6
转载
2024-10-08 12:56:39
198阅读
一、准备工作 1、U盘:4G以上 2、u深度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ETxvDEjC47Ea0GL1EcfJg 提取码:neb9 二、制作过程 1、将U盘插入电脑中,并且将U盘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因为制作过程会格式化U盘。 2、安装u深度u盘启动盘 ...
转载
2021-10-31 21:00:00
1125阅读
2评论
老毛桃是一个网名,此人精于PE技术并无私奉献其作品,为广大电脑工作者带来方便。随着U盘大容量的普及,在老毛桃老前辈的指导下开发出适应现阶段的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让老毛桃传承经典,发扬光大。
http://www.laomaotao.net/?X3675
转载
2012-08-31 14:36:13
502阅读
本经验将引导你一步一步的安装树莓派操作系统,并完成系统的登陆。树莓派的系统通常是安装在TF/SD存储卡(以下简称存储卡)上的,而arm没有x86那样的PE系统,所以安装系统一般都是通过在其他平台把系统镜像烧录到存储卡上来安装系统。下面简单系统安装方法工具/原料 树莓派微型计算机一部以及相关线材 存储卡一张 树莓派系统镜像文件,推荐安装RASPBIAN STRETCH LITE版本 Win3
转载
2024-03-14 14:18:59
717阅读
前言之前写过在ubuntu上实现插入U盘自动运行的程序,即autorun,但是在arm 上并不能实现。即仅仅是修改U盘上的文件或者权限,无法提供插入u盘时自动运行这个效果。在嵌入式编程的一个思路是,修改硬件层的程序,运行U盘检测程序,然后U盘检测程序检测出相应程序调用U盘里的程序,在这里是十分不正常的方式,实现了插入U盘自动更新的设计。修改mount.sh在mount.sh上添加执行检测U盘的程序
转载
2024-01-30 20:11:16
570阅读
所有的ISO IMG 启动示例 (征集中) 所有的ISO IMG 启动示例 (征集中) 请不要发无意义的帖, 谢谢合作。================================================================================ 麻烦各位给出目前已知所有ISO IMG 启动示例
WINPE U盘启动制作过程
最近对新安装后的系统进行备份,最主要的原因是ThinkPad要安装的驱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漏装好多驱动,很麻烦。下面就把U盘版的WINPE的制作过程大概介绍一下:
一、下载地址链接
&
转载
精选
2009-09-17 14:11:16
568阅读
# ARM架构U盘启动指南
## 引言
在现代计算中,U盘启动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尤其是在处理ARM架构的设备时。无论你是否是刚入行的小白,了解这项技能对于你将来的开发工作将大有裨益。本篇文章旨在为你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教会你如何实现ARM架构的U盘启动。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整个过程。下面的表格概述了实现ARM架构U盘启动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8-25 06:39:53
964阅读
arm-linux启动过程 1. kernel运行的史前时期和内存布局 在arm平台下,zImage.bin压缩镜像是由bootloader加载到物理内存,然后跳到zImage.bin里一段程序,它专门于将被压缩的kernel解压缩到KERNEL_RAM_PADDR开始的一段内存中,接着跳进真正的kernel去执行。该kernel的执行起点是stext函数,定义于arch/ar
[uboot] uboot流程系列: [project X] tiny210(s5pv210)上电启动流程(BL0-BL2)建议先看《[project X] tiny210(s5pv210)上电启动流程(BL0-BL2)》,根据例子了解一下上电之后的BL0\BL1\BL2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运行位置,功能。==============================================
在现代计算中,ARM架构由于其高效能和低功耗而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然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我们希望从USB设备启动ARM架构的系统,这涉及到多个技术细节。本文旨在记录解决“ARM架构 启动U盘”这一问题的过程,希望能为其他开发者提供借鉴。
```mermaid
flowchart TD
A[准备U盘] --> B[安装ARM引导程序]
B --> C[配置引导选项]
很多玩电脑的朋友都会遇到电脑突然进不去系统的情况,如果重启电脑或者在系统安全模式也无法进入的情况下,PE启动U盘就可以上场发挥作用了。PE启动U盘主要用来修复和重装系统的,可以在电脑系统无法进入或崩溃时进行补救操作,所以认识和制作一个PE启动U盘是必备的。制作PE启动U盘很简单,我们需要一个8G以上的U盘和PE启动U盘制作工具。需要注意
转载
2023-09-01 14:54:58
8881阅读
今天用我的天嵌arm板做了个U盘的测试
首先,将arm板连到pc机,(我的arm板上有usb转串口线,不过这个线的usb口是连到pc机上,串口那一端是焊接到arm板上的,用pc机上的usb转串口驱动来控制usb转串口线,进而向arm板发送数据,并接收arm板发送回来的数据,并进行调试)这一步的意义在于,用SecureCRT软件(windows上的)建立与
转载
2024-01-30 23:11:38
206阅读
作为一个linux初学者,这会总命令行的方式很不习惯,特别是制作启动盘,确实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这里把制作启动盘的过程简单写一下。可能过程有一些重复的,以后有经验了再优化吧。硬件环境:orangepi3;芯片:全志H6;源代码:linux4.9首先看一下好用的tf卡的格式。其中前20m未分区的空间用来放boot0和uboot。分区1用来放kernal、intird和一些配置文件。分区2是放roo
转载
2023-12-02 17:41:07
2349阅读
'copype' is not recognized as an internal or external command,operable program or batch file.
原创
2021-07-06 10:01:14
3411阅读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