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应《R语言实战》第15章:处理缺失数据的高级方法 本文仅在书的基础上进行简单阐述,更加详细的缺失数据问题研究将会单独写一篇文章。 处理缺失值的一般步骤:识别缺失数据;检查导致数据缺失的原因;删除包含缺失值的实例或用合理的数值代替(插补)缺失值。  缺失数据的分类:完全随机缺失(MCAR):某变量的缺失数据与其他任何观测或未观测的变量都不相关;随机缺失(
# 在R语言中使用mar函数 R是一种广泛用于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编程语言,而mar函数则在R中用于设置图形的边距。理解和合理设置图形的边距对于生成清晰、易读的图表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mar函数的使用,提供代码示例,并解释如何通过设置边距来优化图形的视觉效果。 ## 基本概念 在R中,边距的设置通过par()函数进行管理,其中mar参数控制着图形的四个边距。mar参数接受一个长度为4的
原创 10月前
159阅读
有关绘图的全局参数多数都可以使用par()函数设置,该函数有丰富的在线参考信息,可通过?par获得。这只讲些常用参数的设置。 1 R绘图参数中表示距离大小的一般都有“英寸”和“行”两种单位方式。图形边距设定参数可以用mai(英寸边距)和mar(行边距)。四个边距的顺序是下、左、上、右。设置方法: par(bg = "cyan") #把图形背景设为青色以便观察 par(mar = c(
转载 2023-07-07 14:36:04
0阅读
科普:1.R语言,一种自由软件编程语言与操作环境,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数据挖掘。R本来是由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开发(也因此称为R),现在由“R开发核心团队”负责开发。2.R-revolution经过了一些加强,使得他能运用到更多的领域:高性能,R-revolution使用intel的数学核心函数库来进行大部分数学计算任务,使得它的运算速度
转载 2023-10-15 07:50:07
59阅读
R语言中指定画图边框时,通常使用两种单位, lines 和 inches当然,这两个单位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那么 1 inch = ? line答案是1 inches = 5 lines下面给出具体的分析过程:par 函数中有两个参数,返回的是margin的宽度,只不过单位不同:mar : 返回边框的宽度, 返回值的单位为 lines mai: 返回边框的宽度, 返回值的单
Knitr和Rmarkdown包是数据分析中的动态报告利器,本文介绍其基本使用方法。标题# 一级标题(#+空格+文字) ## 二级标题(##+空格+文字) 列表无序列表:列表项前加短横线 -有序列表:列表项前加数字文本样式链接 : [Title](URL) 加粗 : **Bold** 斜体字 : *Italics* 删除线 : ~~tex
转载 2023-08-07 22:27:05
203阅读
实验课2问题描述:编程思想:本次实验课主要采取apply()函数、which.max()、order()排序等常用函数的调用和功能apply函数的结构是apply(X,MARGIN,FUN,…)这里:X是指我们将对其应用操作的数据集(在本例中是矩阵)MARGIN参数允许我们指定是按行还是按列应用操作行边距=1列边距=2FUN指的是我们想要在X上“应用”的任何用户定义或内置函数 让我们看看
转载 2023-08-08 14:03:22
186阅读
 001、a <- par() class(a) ## par函数返回列表 length(a) ## 一共72个可选项 head(a, 3) par()$mfrow par(mfrow = c(2, 2)) ## 修改par中的参数 par()$mfrow  
转载 2023-06-01 15:17:09
196阅读
注: 本文是R语言sf包的核心开发者和维护者——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地理信息学教授: Edzer Pebesma 的一篇关于sf包的简介,发表于2018年7月的R语言期刊,主要讲述了sf的定位、功能、开发现状及现存问题和今后展望,sf包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具,在R语言中引入了空间数量分析领域通用的标准规范(simple feature),结合tidyverse工具箱组合
1.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单因素A有两个水平或以上,研究个水平对因变量的影响正态假设条件:W检验shapiro.test():原假设为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条件:Bartlett检验(主要用于正态分布的数据) bartlett.test(x, g, ...)x是数据向量或列表(list);g是因子向量,如果x是列表则忽略g。 当使用数据集时,也可以通过formula调用函数&
转载 2023-06-25 20:40:28
273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fcb450100c3um.html  【转】R与SAS、SPSS的比较  (2009-03-05 20:29:40) 转载 标签: 教育分类: 学习R与SAS、SPSS的比较R语言 R是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R
高级数据管理数值和字符处理函数数学函数函数描述np.abs(x)绝对值np.sqrt(x)平方根np.ceil(x)大于x的最小整数np.floor(x)小于x的最大整数np.trunc(x)向0截取x中的整数部分np.round(x, decimals=2)将x舍入为指定位的小数np.cos(x)/sin(x)/tan(x)余弦/正弦/正切np.arccos(x)/arcsin(x)/acrta
转载 2024-07-12 18:50:33
46阅读
R语言和集算器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于,它们的代码风格都比较敏捷,用简短的代码就可以实现丰富的功能。比如都可以写出”Vector Computing”表达式,对判断语句都进行了简化,都可以把基础函数扩展成高级函数,都支持泛型。其中向量化计算的特点是用函数和运算符处理批量数据,避免循环语句。这将带来2个优点:使程序员可以轻松掌握,降低学习成本;方便实现计算,提高性能。下面用几个例子来比较一下R和集算器在
转载 2023-08-18 13:01:45
165阅读
加载可能用到的包library(xml2) library(rvest) library(reshape2) library(ggplot2) library(dplyr)读取数据打开数据来源的链接,鼠标点击右键检查,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文件中,我这里命名为new1.txtpage"new1.txt") JokicJokic[[9]] list(Jokic) df1colnames(df1)首先看一看
 (注明:以下文章均在Linux操作系统下执行)一、R语言简介R语言是用于统计分析,图形表示和报告的编程语言和软件环境。R语言由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创建,目前由R语言开发核心团队开发。R语言的核心是解释计算机语言,其允许分支和循环以及使用函数的模块化编程。R语言允许与以C,C ++,.Net,Python或FORTRAN语言编写的过程集
转载 2023-07-23 20:22:52
309阅读
下面录入文法文件,运行ANTLRWorks点击“File– New”菜单新建文法文件,在新文件中将前面的文法录入。(我的网站中有本书所有示例源代码,但我建议您还是手工录入一遍。这样您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录入文法后点击“File – Save” 菜单文件名为“E.g”。然后点击“Generate–GenerateCode”,如果ANTLRWorks提示“The grammar has been s
转载 2023-12-25 13:47:17
41阅读
R语言︱情感分析—基于监督算法R语言实现笔记。可以与博客 R语言︱词典型情感分析文本操作技巧汇总(打标签、词典与数据匹配等)对着看。 词典型情感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训练数据集、neg/pos情感词典、分词+数据清洗清洗(一、二、三级清洗步骤)、计算情感得分、模型评价 ————————————————————————————————————————————&nbsp
R语言中,因子(factor)表示的是一个符号、一个编号或者一个等级,即,一个点。例如,人的个数可以是1,2,3,4......那么因子就包括,1,2,3,4.....还有统计量的水平的时候用到的高、中、低,也是因子,因为他是一个点。与之区别的向量,是一个连续性的值,例如,数值中有1,1.1,1.2......可以作为数值来计算,而因子则不可以。如果用我自己的理解,简单通俗来讲:因子是一个点,向
转载 2023-06-21 22:48:48
223阅读
R语言是为数学工作者设计的一种数学编程语言,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数据挖掘。R语言是一种解释型的面向数学理论工作者的语言,与C语言同样是出自贝尔实验室之手,但是C语言是面向计算机软件工程师设计的。R 语言的特点R语言属于GNU开源软件,兼容性好,使用免费语法十分有利于复杂的数学运算数据类型丰富,包括向量、矩阵、因子、数据集等常用数据结构代码风格好,可读性强R环境安装R语言的开发环境本身具备了图形
回归分析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随着现代统计技术发展,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极大改进。混合效应模型(Mixed effect model),或称多水平模型(Multilevel model)/分层模型(Hierarchical Model)/嵌套模型(Nested Model),无疑是现代回归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模型,代表了现代回归分析主流发展方向。混合效应模型形式灵活可以应对现代科学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