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中,处理正负比例样本表格的技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构建模型时,正负样本比例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本文将系统化地探讨如何在Python中解决这一问题,包括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性能优化及生态扩展,帮助你深入理解和应用正负比例样本表格的技术。 ## 环境准备 在开始编程之前,让我们先搭建一个合适的开发环境。为此,我们需要安装一些依赖项,确保我们能够顺利
原创 7月前
37阅读
目前推荐系统中给用户进行推荐大部分都是基于CTR预估来做的,CTR预估中很重要的一环便是正负样本的选择,那么不同业务场景下我们如何定义正负样本、如何控制正负样本比例正负样本选择有哪些技巧?虽然这些只是模型训练中的一环,但却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篇文章简单聊一下上边提到的问题,如何你对这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沟通。分析业务场景不同业务场景下对应的kpi也是不同的,那么模型训练的
为什么很多分类模型在训练数据不均衡会出现问题?本质原因是模型在训练时优化的目标函数和人们测试时使用的评价标准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是训练数据的样本分布和测试数据的不一致,例如训练时优化的整个训练集(正负比例1:99)的正确率,而测试的时候期望正负比例1:1 一般从两个方面处理数据:基于数据的方法 对数据进行重采样,使得原先的数据样本均衡。最简单的处理不均衡样本的方法是随机采样。采样一般分为过采样和
转载 9月前
145阅读
几个问题:目录为什么对正负样本不敏感?auc指标的特性不同业务场景的AUC指标是否差异特别大?线下AUC有提升,但是线上没有效果?解决办法之——GAUC:这里的G可以是什么粒度?sql参考计算auc的方式为什么对正负样本不敏感?解释一:AUC的定义:随机取一对正负样本,正样本得分大于负样本得分的概率(auc不能衡量正样本内部的排序)。 如果采样是随机的,对于给定的正样本,假定得分为s+,
正负样本的选择1.ssd:设置一个阈值(0.5),大于这个阈值的框为正样本,其它框作为负样本鉴定为背景。但是负样本还是远大于正样本,因此采用了难样本挖掘。难样本挖掘的具体操作是计算出所以负样本的损失进行排序,选取损失较大的TOP-K个负样本,这里的K设为正样本数量的3倍。在Faster-RCNN中是通过限制正负样本的数量来保证样本均衡,SDD则采用了限制正负样本比例。对于留下的预测框执行NMS
论文翻译论文:Semantic Image Segment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ts and Fully Connected CRFs摘要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s)近期在高级视觉任务中表现出非常好的性能,比如图像分类和目标跟踪。本文联合DCNNs和概率图模型来解决像素级分类任务,也就是语义图像分割。我们发现DCNNs最后一层的响应不能充分地用于定位精确
编辑推荐样本的选择对于模型效果来说至关重要,在分类问题中,合适的正负样本比例也是好模型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实际接触到的样本数据中,正样本比例往往非常低,这时候该怎么处理呢?正样本、负样本,就是我们常说的“1”和“0”。在分类问题建模中,我们经常会遇见正样本比例过低的问题。像是风险建模时定义的“坏客户”,精准营销建模中购买过相应产品的客户,或者罹患某种疾病的病人,这些个体构成了我们建模时的正
# 深度学习正负样本比例的影响及其调节方法 在深度学习中,数据是模型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二分类问题中,正负样本比例对模型训练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将探讨正负样本比例对深度学习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调节方法和代码示例。 ## 什么是正负样本比例? 在二分类问题中,我们通常将数据集分为两类:正样本(positive samples)和负样本(negative samples)。正样本通常
原创 10月前
1043阅读
     在做机器学习的时候,当模型训练好之后,我们该如何去评价这个模型的好坏呢?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使用正确率来评价模型的好坏。首先来看下正确率公式:                              &nbsp
## 深度学习正负样本比例的实现流程 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正负样本比例的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的正负样本比例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实现深度学习正负样本比例的方法,并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 ###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B A[准备数据集] --> B[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B --> C[调整正负样本比例] C --> D[训练深度学习
原创 2024-01-20 04:45:19
380阅读
基础概念在建模过程中,由于偏差过大导致的模型欠拟合以及方差过大导致的过拟合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整套方法及评价指标。其中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而性能指标则用于评价单个模型性能的高低。泛化性能模型的泛化性能是由学习算法的能力,数据的充分性及学习任务本身的难度所决定的,良好的泛化性能代表了较小的偏差,即算法的期望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的偏离程度,同时还要有较小的方差,即随训练样本
目标检测算法最难理解的,设计最复杂的就是正负样本分配和损失函数这块了,这两者将很大程度决定网络的训练效果,因此开帖对yolo系列做一总结,重点也在这两者,吸收他人优秀博客内容,进行整理,由于主要是为了方便自己今后查阅,所以碎碎念可能比较多。YOLO v1:2016 CVPR有两个明星,一个是resnet,另一个就是YOLO。 上图是网络输出,注意里面每个格子预测两个Box,即论文中的B设置为2,但
最近使用LR的方法,训练了一个排序模型,边实践边总结,这篇说下LR相关的理论知识。一、LR的定义LR是Logistic Regression 的缩写,称为逻辑回归。假设数据集为,其中m代表数据个数,是数据的特征向量,维度为n,是其j维的值,是数据的类别,只有两个值{+1,-1},1代表正样本,-1代表负样本。LR是一种分类模型,它通过以下公式判断出特征向量的类别:其中w是权重向量,代表着特征向量的
作用kaggle的Quora Question Pairs比赛的任务是: 对于一个样本, 由两个句子组成, 判断两个句子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是一个二分类问题.比赛使用的评价方式是log loss, 即逻辑回归中的损失函数. 对于这种特定的评价方式, 能用下面的方法, 探测出提交的测试集中, 正样本比例.得到测试集中正样本比例之后, 一个比较有效的提高leaderboard排名的方式是: 判断训
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过程称为回归分析。相关程度: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完全相关的关系可以找到一个函数表达。相关方向: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形式: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研究相关变量的关系并作出相应估计和预测的一种统计方法。回归分析的内容包括如何确定自变量(解释变量)与因变量(被解
        现在看很多anchor-free的方法都有east的影子,和east都很像。点的预测其实就是anchor=1.anchor-based向anchor-free进步的关键其实就在正负样本的分配问题,如何定义正负样本正负样本的分布,分配,loss设计都是关键,在cascade rcnn通过不断的控制IOU对正负样本进行筛选来设计样本分布,在re
目前推荐系统中给用户进行推荐大部分都是基于CTR预估来做的,CTR预估中很重要的一环便是正负样本的选择,那么不同业务场景下我们如何定义正负样本、如何控制正负样本比例正负样本选择有哪些技巧?虽然这些只是模型训练中的一环,但却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篇文章简单聊一下上边提到的问题,如何你对这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沟通。分析业务场景不同业务场景下对应的kpi也是不同的,那么模型训练的
当自己的数据集是从大图中切割下来的小图(根据检测框外括一小部分比例的抠图),此时数据集一定是大小不一的图片,若每张都直接输入进行训练那么太小的图片会失真严重,本篇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法,根据图像大小的范围进行宫格拼图(拼成输入大小)。 为了防止拼成后的数据量减少太多,每个大小范围内的小图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打乱拼图。 这样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1.小图被resize比例太大的失真问题;2.数据增强。准备首
文章目录AUC理解1. AUC 是什么?2. 如何计算AUC3. ROC曲线的简单画法 AUC理解1. AUC 是什么?相信这个问题很多玩家都已经明白了,简单的概括一下,AUC(are under curve)是一个模型的评价指标,用于分类任务。那么这个指标代表什么呢?这个指标想表达的含义,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随机抽出一对样本(一个正样本,一个负样本),然后用训练得到的分类器来对这两个样本进行预测,
说到AUC,大家可能都会说到一两点,AUC的全称是areaunderthecurve,即曲线下的面积,通常这里的曲线指的是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实际的模型的ROC曲线则是一条上凸的曲线,介于随机和理想的ROC曲线之间。而ROC曲线下的面积,即为AUC的表达式:来自网络,ROC曲线其中TRP和FPR的定义如下所示:注意:相比于准确率
原创 2021-01-29 21:13:52
330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