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CP/IP协议介绍        Java中socket编程        测试结果TCP/IP协议介绍        TCP/IP协议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广,它是一种四层协议,包含了各种硬件、软件需求的定义。
转载 2024-03-01 12:46:37
54阅读
# 解决Java中的问题 在网络通信中,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或数据处理速度不一致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数据发送和接收不同步,从而产生问题。Java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防止: ## 1. 使用固定长度的数据 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数据中添加固定长度的头部信息,用于标识数据的长度。接收端每次读取指定长度的数据,直到读取到一个完整的数据为止。 ```java // 服务端发送数据
原创 2024-06-16 04:02:27
27阅读
# Java Socket编程中的与拆现象及其解决方案 在网络编程中,使用Socket进行数据传输是一种常见方法。然而,由于TCP协议的特性,我们常常会遇到和拆的问题。这篇文章将阐述什么是和拆现象,以及它们的成因与解决方案,最后提供一些代码示例。 ## 什么是与拆 - ****:指在接收端接收数据时,多个发送的数据包被粘在一起,导致接收端不能正确分辨每个数据的边
原创 2024-10-18 08:24:47
31阅读
# Java Tcp通信防止 ## 前言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的传输往往是通过TCP协议进行的。然而,在TCP通信过程中,由于网络延迟、传输速率不稳定等原因,数据可能会出现现象。是指发送方连续发送的数据包在接收方并没有按照发送方发送的顺序完全接收到,或者多个数据包被接收方合并为一个数据接收。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接收方不能正确解析数据,从而影响通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介绍TCP通
原创 2023-08-26 12:53:41
122阅读
java高并发:并发:当有多个线程在操作时,如果系统只有一个CPU,则它根本不可能真正同时进行一个以上的线程,它只能把CPU运行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再将时间 段分配给各个线程执行,在一个时间段的线程代码运行时,其它线程处于挂起状。.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并发(Concurrent)。对于我们开发的网站,如果网站的访问量非常大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相关的并发访问问题了。而并发问题是绝大部分的程序员
现象:多个黏到一起,即这次收到的结果还是上一次的结果bug1:服务端在回复数据时采用了“+”号bug2:客户端指定接收1024字节黏包产生原理:不管是recv还是send都不是直接接收对方数据,而是操作系统内存,不是一个send对应一个recvrecv:wait data耗时非常长,send:copy data黏问题只出现在TCP中,UDP中没有此现象系统会将数据量小的且间隔时间断的通过
所谓问题主要还是C/S两端数据传输时 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根本原因: 是由TCP协议本身造成的,TCP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个TCP段。若连续几次需要send的数据都很少,通常TCP会根据优化算法把这些数据合成一个TCP段后一次发送出去,这样接收方就收到了数据。 解决方法: 1、自定义字典类
转载 2024-10-20 18:47:21
90阅读
# Java Socket 编程中的与拆问题 在Socket编程中,与拆是两个常见问题。简而言之,是指多个报文合并在一起,导致接收方无法分辨出由哪些独立消息组成;而拆则是指一个报文被拆成多个部分发送。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使用有效的编码策略。 ### 流程概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常会采用以下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1月前
22阅读
# Java TCP和拆处理 在网络编程领域,TCP协议由于其可靠性和有序性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和拆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将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在Java中进行处理。 ## 与拆的定义 ### 是指多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合并成一个数据。此时,接收方无法确定数据的边界,导致数据解读错误。 ### 拆问题则是由于一个
原创 2024-10-27 05:05:26
221阅读
1.场景介绍较大的json包在tcp发送时会分成多个,接收端比较难判断的完整性,和是否存在粘连的问题json不完整存在粘连{"id":"001","name":"jsonPick"}{"id":"001","name":"jsonPick"}{"id":"001","name":"jsonPick"}2.解决方案用正则表达式来验证json格式是否完整验证不完整时,等待并拼接下个直到完整
转载 2023-06-03 22:57:22
333阅读
“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是时准备发送数据的字节大小,第二次是数据内容)粘在一起了,这是socket中的:查看服务端代码就能知道发生的原因:import socket,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
转载 2023-06-08 10:10:56
266阅读
在传输数据消息时因为TCP协议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所以会产生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制作一个报头来告诉接收端我们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来方便接收端接收。 第一步:制作固定长度的报头header_dic = { 'filename': 'a.txt', 'total_
转载 2024-06-20 12:49:13
120阅读
## java问题 在网络传输中,是指发送方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多个数据包打包成一个数据发送,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可能会一次性接收到多个数据。这种情况下,接收方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正确解析数据。在Java中,由于TCP协议的特性,问题经常会出现。本文将介绍什么是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问题的原因 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它并不了解应用
原创 2023-08-06 21:31:54
57阅读
概念TCP是一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长串二进制数据。TCP作为传输层协议并不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是一个完整的,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进行发送,也有可能把多个小的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发送,这就是所谓的TCP和拆问题。当数据被TCP拆分成多个进行发送,在另一端接收的时候,需要把多次获取的结果粘在一
转载 2024-05-21 23:11:13
6阅读
本节重点:使学生了解原理让学生掌握解决方案简单远程执行命令程序开发(30分钟)是时候用户socket干点正事呀,我们来写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写一个socket client端在windows端发送指令,一个socket server在Linux端执行命令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执行命令的话,肯定是用我们学过的subprocess模块啦,但注意注意注意:res = subprocess.Pop
解决方案 #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模块,这个模块可以把要发送的数据长度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字节。这样客户端每次接 # 收消息之前只要先接受这个固定长度字节的内容看一看接下来要接收的信息大小,那么最终接受的数据 # 要达到这个值就停止,就能刚好不多不少的接收完整的数据了。 # import json,struct # #假设通过客户端上传1T:1073741824000的文件a.txt # #为避免
转载 2023-11-03 13:28:08
129阅读
目录1. recv 工作原理2.升级版解决问题3. 基于UDP协议的socket通信1. recv 工作原理1.能够接收来自socket缓冲区的字节数据; 2.当缓冲区没有数据可以读取时,recv会一直处于阻塞状态,知道缓冲区至少有一个字节数据可取,或者客户端关闭; 3.关闭远程端并读取所有数据后,再recv会返回字符串。2.升级版解决问题应用层自定义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low版:
转载 2023-09-11 16:09:36
89阅读
一、基本介绍1)、TCP 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给接收端的,更有效的发给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库,然后进行封包。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完整的数据包了,因为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 2)、由于TCP无
一、何为TCP/拆?TCP会根据缓冲区的实际大小情况进行包的拆分和合并,所谓,就是将多个小的封装成一个大的进行发送。拆,即是将一个超过缓冲区可用大小的拆分成多个进行发送。二、/拆包产生的原因1、写入的字节大小大于套接字的发送缓存区大小。2、进行MSS大小的TCP分段3、以太网帧的payload大于MTU进行IP分段三、解决方法1、消息定长,不够空格补2、在尾添加回车换行符
之前讲解了socket应用最基础的用法以及给出了一个代码框架,本篇进一步提升一下长链接、短连接概念:(此概念是对客户端而言的)1、长链接就是基础篇贴出来的代码一般,即建立连接后就不断开,一直循环收发工作;2、短链接是发送一次报文后主动断开链接,然后再建立链接再发送......(即只有在数据传输时才建立链接)概念:因为tcp协议是流协议,数据与数据之间是没有边界的,在接收这些如流水一般的数据时不
转载 2023-10-14 20:52:44
20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