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协议简介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7年6月 8日 TCP 是互联网核心协议之一,本文介绍它的基础知识。 一、TCP 协议的作用 互联网由一整套协议构成。TCP 只是其中的一层,有着自己的分工。 (图片说明:TCP 是以太网协议和 IP 协议的上层协议,也是应用层协议的下层协议。) 最底层的以太网协议(Ethernet)规定了
工业相机接口配置(万兆口、Camera Link接口、CXP接口)万兆口Camera Link接口CXP接口 目前接触到的工业相机主要有万兆口、Camera Link接口、CXP接口等不同的接口 另外更常用的是USB接口以及千兆口的相机(这里不再详述) 下面分别简述一下万兆口、Camera Link接口、CXP接口接口的使用万兆口万兆口相机与千兆口相机区别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需要
 标准的以太网帧,我们经常说的以太网帧长度是从图中 Destination MAC开始,FCS结束。网卡对网络层数据的操作是加以太网帧头、以太网帧尾FCS,很显然上层需要提供目的MAC地址,否则接口无从完成以太网帧的封装。这需要IP层需要事先完成ARP的交互,解析出目的IP对应的目的MAC,这显然不能由网卡来完成。网卡对物理层接收到的二进制流成帧处理,校验FCS,去掉以太网帧头,把载荷
转载 2024-04-30 22:30:41
115阅读
很多人把TCP/IP以太网硬性关联起来,认为TCP/IP就是以太网,或者以太网就是TCP/IP,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TCP/IP是一套协议体系,以太网也是一套协议体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TCP/IP协议并不像以太网一样有其底层专门的硬件,但是它可以租用一切合适的硬件来为它充当物理层链路层的角色。除了以太网交换机,TCP/IP甚至可以用无线电波、红外线
原创 2023-09-30 14:53:20
2225阅读
以太网PHYMAC对应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RGMII / GMII / MII)。 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问:以太网PHY是什么? 答:PHY是物理接口收
转载 2009-04-22 10:23:03
1310阅读
本文要点引言以太网接口leintr函数leread函数ether_input函数ether_output函数lestart函数ioctl系统调用ifioctl函数ifconf函数通用接口ioctl命令if_downif_up函数以太网、SLIP环回 引言    上篇文章概说《TCP/IP详解 卷2》第3章 接口层讨论了所有接口要用到的数据结构以及对其初始化。本文将
转载 2024-07-31 11:21:10
195阅读
文章目录以太网(英语: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减少冲突,将能提高的网络速度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用交换机(Switch hub)来进行网络连接组织。如此一来,以太网的拓扑结构
转载 2022-06-14 20:20:57
754阅读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以太网是当今网络通信中最常用的两种技术。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用领域,同时也可以结合使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MPLS技术是一种基于标签的网络传输技术,通过为数据包加上标签,实现路由决策的跳跃式转发,从而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质量。MPLS技术在传统IP网络中具有很多优势,其中包括快速转发、可优化的路径选择、负载均衡、服务质量保证等。因此,MPLS常被用于构建大型企业
原创 2024-02-23 09:35:34
99阅读
存储管理员利用NAS互连将NAS设备集成到网络中。了解NAS互连可以帮助存储管理员更好地部署NAS系统。   根据已成文的记载,目前最好的NAS互连方法是快速以太网(FastE, 100 Mbps)。FastE价格便宜、容易理解,但是只适用于基础文件,对其它的文件速度都很慢。对于工作人员少于10人的团队而言,FastE已经足够传输10MB以下的文件。一旦要处理10MB以上的文件,你就会受到限制,想要更新到更快的互连方法:千兆位以太网(GigE ,1000 Mbps)。   GigE适用于更大的NAS互连任务。有了GigE,你就可以为更多人服务,传输10.1 MB以上的文件。即使有100人以100 Mbps的速度访问服务器,服务器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转载 2010-09-30 16:23:09
599阅读
1.基础  普通以太网端口的MTU范围是328~1548字节。最大传输单元MTU只影响IP报文的分片。  一般情况下,与Hub相连时,应置路由交换机以太网口为半双工方式;与LAN switch相连时,应置路由交换机以太网口为全双工方式。  电接口可以配置自协商模式,但光接口一般不配置自协商模式,因为光接口的工作速率工作模式都为定配,无须再适配。当以太网接口工作在自协商模式下时,一般不对端口再进行
以太网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划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子层: 1)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2)         介质访问控制 (MAC) 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以太网,IEEE 802.2 标准规范 LLC
原创 2012-08-06 12:14:04
1426阅读
以太网1.以太网概述2.以太网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3.以太网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4.10BASE-T以太网5.适配器与MAC地址6.以太网MAC帧7.高速以太网8.总结
原创 2021-08-14 09:45:45
867阅读
以太网概述!image.png(https://s2.51cto.com/images/202210/f5787f4833b259dad64316965b020bbfad7a47.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size_14,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20,type
原创 2022-10-21 14:27:21
252阅读
1评论
以太网ll型数据帧结构,数据链路层1目标IP2源IP协议类型:IPv4IP头部IP头TCPFCSip数据包格式ttl经过一次路由ttl只就会减1ttl=0时,就会丢器数据包
原创 2023-05-09 22:53:51
177阅读
以太网以太网帧格式 很多人将局域(Local Area Network,LAN)以太网(Ethernet)混为一谈,这个误解大概是因为其他局域网技术比较起来,以太网技术使用得是如
转载 2011-09-09 09:33:08
1469阅读
一,以太网的接口线缆1,不同以太网标准的技术要求:传输介质与作用距离2,直连与交叉线的选择:不同种接口(指MDIMDI-X)选直连,同种接口选交叉,现在能自适应,但旧设备要注意以太网接口标识:e,f,gS口是serial接口的意思,也叫高速异步串口,主要是连接广域的V.35线缆用的,说白了就是路由器路由器连接时候用的,可以用命令设置带宽,一般也就在10M、8M左右。F口是FastEther
转载 2023-07-21 15:30:15
535阅读
(从今天开始开始发网络方面的知识,花点时间大家一起学习,希望大家喜欢!)1.VLAN概述以太网是一种基于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的共享通讯介质。采用以太网技术构建的局域,既是一个冲突域,又是一个广播域。当网络中主机数目较多时会导致冲突严重、广播泛滥、性能显著下降,甚至网络不可
转载 2024-04-02 13:49:17
119阅读
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第五层:应用层 一。物理层一般用于接网卡,网线,物理设备,实现两台机器的组网。 二。数据链路层用的是以太网协议(Ethernet),消息头有18位。消息头分成3部分,原地址,内容描述目的地址,都是6位。(原地址目的地址都是mac地址)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一个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进制,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 hub)来进行网络连接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
转载 精选 2008-10-13 13:02:08
973阅读
以太网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划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子层: 1)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2)         介质访问控制 (MAC) 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以太网,IEEE 802.2 标准规范 LLC
原创 2012-08-06 11:56:05
46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