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以太网帧格式 很多人将局域(Local Area Network,LAN)和以太网(Ethernet)混为一谈,这个误解大概是因为和其他局域网技术比较起来,以太网技术使用得是如
转载 2011-09-09 09:33:08
738阅读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 hub)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
转载 精选 2008-10-13 13:02:08
702阅读
历史   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当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太网: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的文章。  
转载 精选 2009-04-10 20:32:30
548阅读
以太网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划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子层: 1)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2)         介质访问控制 (MAC) 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以太网,IEEE 802.2 标准规范 LLC
原创 2012-08-06 11:56:05
387阅读
以太网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划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子层: 1)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2)         介质访问控制 (MAC) 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以太网,IEEE 802.2 标准规范 LLC
原创 2012-08-06 12:02:04
337阅读
以太网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划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子层: 1)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2)         介质访问控制 (MAC) 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 以太网,IEEE 802.2 标准规范 LLC
原创 2012-08-06 12:14:04
1110阅读
以太网概述!image.png(https://s2.51cto.com/images/202210/f5787f4833b259dad64316965b020bbfad7a47.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size_14,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20,type
原创 4月前
84阅读
1评论
以太网1.以太网概述2.以太网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3.以太网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4.10BASE-T以太网5.适配器与MAC地址6.以太网MAC帧7.高速以太网8.总结
原创 2021-08-14 09:45:45
665阅读
以太网:将光转化成电,或者将点转化成光信号。(光电转换器 >光猫) 以太网的帧结构:网络中传输数据时需要遵循标准,以太网是根据IEEE802.3标准来管理和控制数据帧的。因此学习以太网中链路层通信的基础,需要了解一下IEEE802.3标准。TCP/IP:美国国防部提出 (都是协议栈,管理不同网络的数 ...
转载 2021-11-03 18:29:00
143阅读
2评论
拓扑: R1配置:   R2配置: R3配置:  验证:  
原创 2012-11-20 13:44:07
759阅读
1973年,年仅27岁的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发明了当今局域使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以太网,这让他年纪轻轻就一跃成为“计算机先驱”。可以从上图看出,以太网上多个设备共享带宽,由于以太网的发明时间太早,并没有考虑实时信息的传输问题,所有的发送端永远是尽最大可能发送数据帧。这样带来一个问题,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流就会在时间上产生重叠,为此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
原创 2021-12-16 09:20:02
1419阅读
以太网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上的以太网接口,Wi-Fi接口,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上的千兆,万兆以太网口,还有网线,它们都是以太网的组成部分,以太网可以用在局域、广域、也可以用在互联网上,现在网络有以太网化的趋势,因为简单易用,所以很普及。 以太网是什么 什么是以太网 以太网
原创 2021-12-22 11:14:03
7848阅读
5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单个链路传输数据报。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跨节点交换的数据包的格式以及错误检测,重传,流控制和随机访问等操作。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成帧和链路访问:数据链路层协议在链路层传输之前将每个网络帧封装在链路层帧内。帧由包含网络层数据报的数据字段和多个数据字段组成。
原创 2021-07-20 07:56:20
237阅读
1 以太网的由来以太网不是单一协议,而是不同标准的完整集合。这些标准来自 IEEE,它们的名字都以 802.3 开头。以太网技术起源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先锋技术项目。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当年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
原创 2021-07-19 23:30:37
484阅读
以太网PHY和MAC对应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RGMII / GMII / MII)。 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问:以太网PHY是什么? 答:PHY是物理接口收
转载 2009-04-22 10:23:03
882阅读
来源:eNet [摘要] 光纤以太网产品可以借助以太网设备采用以太网数据包格式实现WAN通信业务。该技术可以适用于任何光传输网络——光纤直接传输、SDH以及DWDM网络传输。目前,光纤以太网可以实现10Mbps、100Mbps以及1Gbps等标准以太网速度,而达到10Gbps后它更将成为各种业务的亮点。[关键字] 光纤以太网 以太网   光纤以太网产品可以借助以太网设备采用以太网数据包格式实
转载 精选 2007-08-20 10:21:33
804阅读
以太网。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转载 精选 2007-10-29 22:01:08
612阅读
         以太网是基于广播传输的网络。          1、以太网连接         半双工(half-duplex)以太网:   
原创 2008-03-24 13:09:21
1679阅读
1000base-SX是单光纤1000Mbps基带传输系统1000Base-LX是单模光纤,可以支持直径为9um或10um的单模光纤,工作波长范围为1270-1355nm,传输距离为5km左右。 1000base-T是双绞线1000Mbps基带传输系统 ;1000BASE-FX是千兆光纤端口以太网;1000BASE-TX是千兆双绞线端口以太网 100BASE-TX:运行在两对五类双绞线上的快速以太
原创 2010-07-27 16:09:19
87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