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arknet-53 模型结构在论文中虽然有给网络的图,但我还是简单说一下。这个网络主要是由一系列的1x1和3x3的卷积组成(每个卷积后都会跟一个BN和一个LeakyReLU),作者说因为网络中有53个convolutional layers,所以叫做Darknet-53(2 + 1*2 + 1 + 2*2 + 1 + 8*2 + 1 + 8*2 + 1 + 4*2 + 1 = 53
转载 2023-12-01 23:48:34
265阅读
1. OSI七模型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框架(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如下图。 分层是为了隔离和复用,每一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的服务就是该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各层含义(1
转载 2024-05-29 10:51:52
70阅读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信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定义得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 OSI的7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 6 表示 5 会话 4 传输 3 网络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 ;其中高层(即7、6、5、4)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即3、2、1)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点到点的数据流。应用是最靠近应用程序的OSI。由用
一、77是指OSI七协议模型,主要是:应用(Application)、表示(Presentation)、会话(Session)、传输(Transport)、网络(Network)、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物理(Physical)。OSI 模型主要协议单位TCP/IP应用Telnet、FTP、HTTP、SNMP等数据流应用表示CSS GIF HTML JSON XM
转载 2023-07-19 16:10:46
282阅读
1.网络分层:网络分层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封装”,它有利于代码的扩展和维护。2.OSI七模型:(1)初识: 网络在进行分层的时候分为两种分层:一种是OSI七模型结构,另一种是TCP/IP五(或者四模型。前者只是最初设计的时候是那样计划的,但是最终没有落地。在最终落地额时候是按照TCP/IP五(或者四模型进行落地的。(2)模型结构:构成OSI七模型主要有这七:应用、表现、会话
转载 2023-11-26 16:37:02
87阅读
说到企业架构(EA),最权威的标准文件就是Togaf了。 Togaf中,把企业架构分为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其中的业务架构,是指导后面3架构的,是业务的高级模型。即使现在流行敏捷开发,但业务架构还是要先设计出来,作为敏捷的”框架“或”蓝图“。敏捷开发通过迭代形成的业务模型是业务架构的细节。 下图是Togaf中业务架构的”元模型“,即主要组件及其之间的关系。理解了”元模型“,
iSCSI 协议  iSCSI协议结构如同任何一个协议一样,iSCSI也有一个清晰的层次结构,根据OSI模型,iSCSI的协议栈自顶向下一共可以分为五,如图所示:SCSI:根据应用发出的请求建立SCSI CDB(命令描述块),并传给iSCSI;同时接受来自iSCSI的CDB,并向应用返回数据。.iSCSI:对SCSI CDB进行封装,以便能够在基于TCP/IP协议的网
转载 2023-06-30 13:30:17
160阅读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他是一个定义得非常好的协议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OSI模型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OSI的7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 6 表示 5 会话 4 传输 3 网络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 ;其中高层
转载 2024-01-08 21:20:56
134阅读
MVC三架构(后端架构模型)View(视图层/数据展示JSP)Controller(控制器/请求与响应 Controller)Model(数据模型Service,Dao/Mapper)Spring框架俩大核心模块IOC&DIinversion Of Control   控制反转 (基于注解和反射发现组件类和注册对象的过程)     
转载 2024-06-27 08:32:40
61阅读
分类1、OSI七参考模型  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2、TCP/IP四生产模型  数据链路层->网络->传输->应用3、5结构学习网络模型  网络->数据链路层->网络->传输->应用 实际的企业生产中并没有使用OSI标准模型的,TCP/IP模型
所谓框架、模型与模式     看了这么久的论文,终于明白了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和具体的意义。在和实验室的同学讨论的同时发现很多同学对这个问题也不是很明确,所以写个小文记录一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所说的框架、模型和模式都是在看研究性论文的时候经常提到的概念,可能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对应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并且因为水平有限,我的理解也可能
转载 2024-06-18 15:21:40
54阅读
边缘计算网络架构模型是当前IT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随着物联网(IoT)设备的快速增长和数据处理需求的提升,传统的云计算架构已逐渐暴露出延时高和带宽消耗大的不足之处。边缘计算通过将数据处理和计算推向离数据源更近的边缘节点,显著降低了延迟并提高了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不仅如此,边缘计算还能够缓解网络拥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 背景描述 在理解边缘计算网络架构模型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
IT&OTIT,即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
在亿图图示模板社区的海量作品中,我们根据作品的浏览量、使用数、点赞数三个维度进行加权计算,同时结合作品本身的内容价值,筛选出2021年度的10大热门架构图。 下面一一揭晓(第一期入口也放在了文末):NO.10 DMP未来技术架构DMP未来技术架构分为基础架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存储,应用技术,公共服务。 NO.9 区块链技术架构图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方案有着各种各样
转载 2023-07-10 13:32:53
298阅读
《DDD 分层架构的三种模式》是作者在领域驱动设计峰会 2017上的演进话题,同时也是作者当年在简书上写的一篇热门文章。经过这几年的沉淀,作者对 DDD 分层架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想通过本文将核心知识点和实践经验传播给更多对分层架构有意愿精进的同学,从而大家一起升级到 2.0 版本。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的内容,如下图所示:分层架构介绍分层架构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架构模式,几乎每个软件系统都需要
OSI七协议模型、TCP/IP四模型和五协议体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一、OSI七模型OSI七协议模型主要是:应用(Application)、表示(Presentation)、会话(Session)、传输(Transport)、网络(Network)、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物理(Physical)。二、TCP/IP四模型TCP/IP是一个四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应用
转载 2024-01-31 02:51:27
35阅读
模型记忆口诀:物(物理)联(数据链路层)网(网络)淑(传输)慧(会话)试(视图层)用(应用)。物流网淑慧试用一、物理主要功能:在介质上传输比特流。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透明传输。作用: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的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二、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将数据封装为帧,进行可靠传输。具体工作
一、物理网络模型:    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运输,会话,表现,应用 网络模型:    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运输,应用 一、会话           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
• 为什么要分层?    ○ 协议太多,将众多协议分层解决,能提高效率,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问题。• OSI七模型     ○ 同使用相同的协议,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       ○ 但在实际应用中,表示和会话合并到了
转载 2023-06-14 15:45:29
462阅读
近日,PTC发布了题为《智造新主线两化新模式》的智能制造白皮书。通过对美、德、中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及智能制造体系进行详细解读,PTC提出了以"CPSHUB"为基础、"物联网+应用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应用框架,描绘智能制造的产业远景,并为创新体系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路径。当前,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面临着高端制造业竞争力不足,及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中国制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