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殊原因(原因很特殊(手动狗头))并不能使用 cuda 自带随机函数。因此,翻车了....。目的:在不使用 cuda 自带随机函数前提下,使用 cuda/opencl 一个内核函数生成 10000 个高斯分布随机数。本人已尝试一下步骤:1.在 cpu 生成 10000 随机函数(应该是线性同余算法)2.在 cpu 使用 The Box – Muller transform (听说和线
cuML是一套用于实现与其他RAPIDS项目共享兼容API机器学习算法和数学原语函数。cuML使数据科学家、研究人员和软件工程师能够GPU运行传统表格ML任务,而无需深入了解CUDA编程细节。 在大多数情况下,cuMLPython API与来自scikit-learnAPI相匹配。对于大型数据集,这些基于GPU实现可以比其CPU等效完成10-50倍。 有关性能详细信息,请参阅cu
转载 2024-08-22 10:38:18
621阅读
1.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就是通过集成学习思想将多棵树集成一种算法,它基本单元是决策树,而它本质属于机器学习一大分支——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方法        每棵决策树都是一个分类器(假设现在针对是分类问题),那么对于一个输入样本,N棵树会有N个分类结果。而随机森林集成
目录1. 基本原理2. 特征选择2.1 袋外错误率(oob error)2.2 特征重要性2.3 特征选择3. 优缺点优点缺点1. 基本原理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是bagging算法扩展变体,顾名思义,森林就是由多个决策树构成算法,其基学习器为CART决策树。之所以称为随机是因为:训练样本选取随机,即每一个样本选取都是有放回随机选取。这样,每一颗树训练样本几乎都不相
庸人自扰——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预测最高气温(一)随机森林最高气温预测,我分为三部分:建模预测特征分析调参分析此处主要对第一部分进行展开导入相关包,并对数据进行读取,查看数据栏# 数据读取 import pandas as pd features = pd.read_csv('./datalab/62821/temps.csv') features.head(5)year,mo
  关于机器学习你要了解5件事  在任何快速发展的话题上,总是有一些新东西可以学习,机器学习也不例外。这篇文章将指出5件关于机器学习事,5件你可能不知道,可能没有意识到,或是可能曾经知道,现在被遗忘了。     请注意,这篇文章标题不是关于机器学习”最重要5件事情”或”前5件事”;这只是”5件事”。它不具有权威性,也并不是事无巨细,仅仅是5件可能有用东西集合。  1.数据准
一,介绍Bagging算法:假定有m个训练集,我们采用自助采样法,每次随机抽取一个放入采样集中,然后再把样本放回训练集,一共抽取m次,获得一个用于训练采样集(里面有m个样本)。根据需要我们一共抽取T个采样集,学习出T个基学习器。在进行预测时,对于分类任务采用简单投票发;回归任务采用简单平均法。随机森林随机森林是Bagging算法扩展。在以决策树为基学习器构建bagging集成基础上,进一步
集成学习:综合各方意见,做出决策集成学习获得较好泛化性能,一般集成学习会通过重采样获得一定数量样本,然后训练多个弱学习器(分类精度稍大于50%),采用投票法,即“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选择分类结果,当少数学习器出现错误时,也可以通过多数学习器来纠正结果。1.Voting 模型-------Voting Classifier、VotingRegressor 使用scikit-learn集成分类器V
系列文章第十二章 手把手教你:岩石样本智能识别系统 第十一章 手把手教你:基于TensorFlow语音识别系统 第十章 手把手教你:基于Django用户画像可视化系统 目录系列文章一、项目简介二、任务介绍三.数据简介三、代码功能介绍1.依赖环境集IDE2.读取文本数据3.数据预处理4.文字特征向量构建5.构建并训练模型5-1 决策树5-2 随机森林6.文本分类预测6-1 加载模型6-2 文本
在之前集成模型(分类)中,探讨过集成模型大致类型和优势。本篇除了继续使用普通随机森林和提升树模型回归器版本外,还要补充介绍随机森林模型另一个变种:极端随机森林。与普通随机森林模型不同是,极端随机森林在每当构建一棵树分裂节点时候,不会任意地选取特征;而是先随机收集一部分特征,然后利用信息熵和基尼不纯性等指标调休最佳节点特征。本篇使用sklearn中三种集成回归模型,即RandomF
了解了一些决策树构建算法后,现在学习下随机森林。还是先上一些基本概念:随机森林是一种比较新机器学习模型。顾名思义,是用随机方式建立一个森林森林里面有很多决策树组成,随机森林每一棵决策树之间是没有关联。在得到森林之后,当有一个新输入样本进入时候,就让森林每一棵决策树分别进行一下判断,看看这个样本应该属于哪一类(对于分类算法),然后看看哪一类被选择最多,就预测这个样本为那一类,即
机器学习之超参数优化 - 网格优化方法(随机网格搜索)在讲解网格搜索时我们提到,伴随着数据和模型复杂度提升,网格搜索所需要时间急剧增加。以随机森林算法为例,如果使用过万数据,搜索时间则会立刻上升好几个小时。因此,我们急需寻找到一种更加高效超参数搜索方法。首先,当所使用算法确定时,决定枚举网格搜索运算速度因子一共有两个:1 参数空间大小:参数空间越大,需要建模次数越多 2 数据量
数据挖掘(四):模型评估 # 导入包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C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
机器学习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纵观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并没有一种普适解决方案或方法。事实上,有几个因素会影响你对机器学习算法选择。有些问题是非常特别的,需要用一种特定解决方法。例如,如果你对推荐系统有所了解,你会发现它是一类很常用机器学习算法,用来解决一类非常特殊问题。而其它一些问题则非常开放,可能需要一种试错方法(例如:强化学习)。监督学习、分类、回归等问题都是非常开放,可以被
决策树、随机森林结果可视化决策树、随机森林结果可视化一、 决策树可视化环境搭建二、 决策树可视化三种方法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三、 决策树可视化实例四、 随机森林可视化实例五、 决策树各特征权重可视化【 本文测试环境为 python3 】一、 决策树可视化环境搭建scikit-learn中决策树可视化一般需要安装graphviz。主要包括graphviz安装和pyt
随机森林 极限随机森林 I recently completed developing a website which does end to end machine learning (as a GUI) i.e. it does the following steps automatically: 我最近完成了一个网站开发,该网站可以进行端到端机器学习(作为GUI),即它可以自动执行以下
转载 2024-05-29 00:15:16
31阅读
决策树算法这篇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03300  对决策树算法说非常深入浅出决策树模型核心是下面几个部分:(1) 结点和有向边组成(2) 结点有内部结点和叶结点2种类型(3) 内部结点表示一个特征,叶节点表示一个类决策树关键步骤是分裂属性:所谓分裂属性就是在某个节点处按照某一特征属性不同划分构造不同分支,其目标是让各个分
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什么多分类逻辑回归,KNN,决策树,SVM,随机森林等,比较好用且比较好理解还是随机森林,现在比较常见有python和R实现。原理就不解释了,废话不多说,show me the codeimport csv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from sklearn
1. 简述一下随机森林算法原理随机森林是一种有监督学习算法。 就像你所看到名字一样,它创建了一个森林,并使它拥有某种方式随机性。 所构建森林”是决策树集成,大部分时候都是用“bagging”方法训练。 bagging方法,即bootstrap aggregating,采用随机有放回选择训练数据然后构造分类器,最后组合学习到模型来增加整体效果。 2. 随机森林
转载 2024-02-20 20:05:15
142阅读
概念理解随机森林(RF)就是通过集成学习思想将多棵树集成一种算法,它基本单元是决策树,而它本质属于机器学习一大分支——集成学习方法。注意:这边需要做一个小区分,随机森林集成学习方法是bagging ,和bagging 不同是bagging只使用bootstrap有放回采样样本,随机森林随机采样样本,也就是随机选择特征,可防止过拟合能力更强,降低方差。那么,从字面上来看,随机森林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