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中了解了每一位计125班同学的近况,当然,学习情况是主要内容。

  不少同学反映不习惯L老师的课。同事十多年,我还真是没有听过L老师的课,但知道他的认真,也听说了他教学和专业功底的深厚。我问了一名程序设计能力较好的同学,他说L老师的课老好了。我大概知道了其中的问题,指出了同学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会不同的学习。

  今天,乘着当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评委的机会,去听了一节L老师的课。这是学院布置的任务,也是我带着问题而来的一次体验。他的授课的确很精彩,如果能够听进去的话。其最大的特点是围绕着正在讲的内容,引申得很广。然而这种引申却不是总超着所谓“拨高”的角度去的,这是我为跟不上进度的学生所担心的。他联系、对比到了课程前期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期间一时体会不会深刻但非常关键的部分,他也会提到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内容预设伏笔。他在这一堂课中,讲的内容是基于对象程序设计初步,安排了一个浅显的例子,就可以将学生从接触程序以来,主要的程序设计思想贯穿起来,以图让学生看到引入对象之后带来的整体上的改观。他的节奏很稳,不断地提出问题,留有时间让学生思考。L老师在编织着程序设计的知识网络,这是一堂非常好的课堂。

  我完全明白了学生所谓“讲的在课本上都找不到”,“听完看书都不懂”之类的抱怨出自何方了。我坐在教室靠后的位置,我发现我周围有学生就在埋头看课本,好几分钟不抬头。这时,我再次深刻地感觉到,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改变,不丰富起来,不学会如何利用好这样的课堂,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学生普遍对课本的依赖很重。听L老师的课,需要在课外保证学习的投入,尤其是及时的复习。复习也并不是将刚刚讲过的章节看一看那么简单,而是应该设法将课堂上提及的问题,如果还有障碍的话,找到其原始出处再次重温。可能听的过程就已经吃力,而记笔记也显困难,我的建议是可以提前将讲义打印下来带到课堂,在讲义上记录,课后围绕讲义进行复习。在随L老师的学习中,要逐渐弱化对课本的过份依赖。实际上,对大学的课程,课本也仅是主要的参考书而已。课后课本是要看,甚至需要仔细钻研的。学一门课,就看一本书的做法,也是一定要改变的。结合着课堂,结合着不同书中对同一问题不同的阐述,配合上课后的实践,L老师的那种穿插编织而来的课堂将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中一直以来所期盼的。

  在课程组中,还有一位G老师,也是教过计125班一部分学生的老师。我不妨将L、G和我的教学作一个对比。这种对比在同事中间应该是需要忌讳的,但鉴于这几位同事都是在教学工作中真心投入,一直期望教学工作真正产生效果,我不妨公开对比。我对比的依据也仅是有限的随堂听课,如有不当,需当事人谅解。L老师的课堂给了我非常深的映像,我如果能够吸取其精华加进我的课堂,恐怕还需要时间;G老师的课堂特点是讲解很细致,很清晰,并且轻易不脱离教材,这种教学对处于大学过度期间的学生应该是很舒服,我们也交流过,我的观点是不能让学生一直舒服下去。说到我自己,从讲课角度,没有L的广度,也没有G的细致,我的特色是关注课外学习的指导,能让学生在课外投入积累代码行。跟着我学的学生很累,并且我有很多觉得讲了也不会明白的干脆不讲,需要在课外实践中体会。

  在大学中,跟从不同的老师学习,这是现代学校的特点。跟不同的老师学习,用不同的学法,自己的学习方法将由此而丰富,这也是大学中应有的成长。不同的老师,也会有他的教法中不能顾全的地方,这是学校采用班级制授课避不开的问题,但有了学生学法上灵活的调整,可以作到扬长避短。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相互的适应体现出了巨大的柔性。从现实的角度,教师需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要有自己的风格,但不能一一顾及,学生只对一名教师,却是可以有针对地调整,这是一种能力的提高。

  我想起了当年大一时学习高等代数,任课的是系主任 李廉教授。李老师的学识和教学水平无须评论,但大一的孩子们跟不上,私下里还起草了一个要求换老师的信,我也签了请愿的大名。发动者后来知道了他是系里的头号人物,大家沉下心来,几周之后,却真的发现了李老师课堂的精彩。

  再次地想到了我听课中周围埋头看课本的同学,我在课间也和他们简单交流。这种做法太浪费课堂了。和学生的交流还要继续,学生学习的改变,必须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