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MySQL运维进阶指南【每周定期上传课程】 详细介绍: https://edu.51cto.com/course/31375.html你将会学到:掌握当前流行的数据库架构和数据库运维平台适合人群:主要面向使用MySQ
1) MySQL Monitor面向研发人员图形可视化监控工具https://github.com/hcymysql/mysql_monitor2) Slowquery图形化显示MySQL慢日志工具https://github.com/hcymysql/slowquery3) SQL自动审核-自助上线平台https://github.com/hcymysql/sqlops4) Percona PT
check-for-server-upgrade参数用于运行MySQL升级前检查工具,扫描当前数据库(版本5.7.42)与目标版本(8.0.41)的兼容性,识别潜在问题(如表损坏、字符集不兼容、保留关键字冲突、系统变量默认值变更等),并生成详细报告以指导用户在升级前修复或调整配置。使用:./mysqlsh -S /tmp/mysql_mysql57_1.sock -- util check-fo
转换步骤停止所有从服务器上的复制MariaDB [test_db] STOP SLAVE;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7 sec) MariaDB [test_db] show slave statusG *************************** 1. row *************************** &nbs
在 MySQL 5.7 中,元数据锁(MDL, Metadata Lock) 机制用于确保数据一致性,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长时间阻塞,影响数据库的并发性能。MDL 锁的影响任何 读取 或 写入 操作都会获取 MDL 锁,以防止表结构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变更。例如,在 SELECT 查询执行时,不能对表进行 ALTER 操作,否则会出现等待现象。假设以下事务按顺序执行:1.事务 A 执行:SELE
PlanetScale SchemaDiff 工具介绍概述schemadiff 是 PlanetScale 推出的数据库模式(schema)管理工具,旨在对比 MySQL 及其兼容数据库(如 PlanetScale 和 Vitess)的模式差异,并生成相应的 DDL(数据定义语言)变更语句。它主要用于数据库 schema 版本管理,帮助开发者高效、安全地执行数据库迁移。主要功能模式差异比较(Dif
在日常的数据库开发和运维中,数据安全永远是头等大事。MySQL 提供的 sql_safe_updates(安全更新模式) 正是为了防止因误操作而引发的灾难性数据更改。启用该模式后,如果执行的 UPDATE 或 DELETE 语句缺少 WHERE 条件或没有使用索引限制,MySQL 将拒绝执行操作,从而有效避免全表更新或删除的风险。使用场景:假设你是一位 Java 研发工程师,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频繁修
MySQL 产品线十一大“华而不实”的工具1)MySQL Shell客户端:MySQL Shell 支持 前端JavaScript 模式,但对于大多数 DBA 和开发者来说,SQL 和 Python 是更常用的语言。前端JavaScript 模式的使用场景有限,尤其是在数据库管理和运维中,前端JavaScript 并不是主流选择。2)MySQL Workbench:在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远远不如Na
在 MySQL 中,字符集和排序规则决定了如何对字符进行比较和排序。utf8mb4_bin 和 utf8mb4_general_ci 是两种常用的排序规则,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区分大小写以及是否考虑字符的语言特性。下面通过详细案例来帮助你理解这两者的差异。1. utf8mb4_bin 排序规则utf8mb4_bin 是一种二进制排序规则,表示比较字符时是基于字符的二进制值进行逐位比较的,完全区分
对于需要管理大量时间敏感数据的应用场景,比如缓存数据、临时会话信息或实时日志,TTL(Time To Live)索引 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MariaDB 的 RocksDB 存储引擎提供了对 TTL 索引的支持,让开发者能够像在 MongoDB 中一样轻松设置数据的过期时间,并实现自动清理。什么是 TTL 索引?TTL 索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索引,可以为数据设置“生存时间”。当数据的生存时间超过预
1.传统LimitSELECT * FROM staffs WHERE age > 35 LIMIT 10;- 会持续扫描表直到找到10条符合条件的记录- 如果表有1000万行,可能需要扫描到最后一行- 消耗资源大,执行时间长2.使用 LIMIT ... ROWS EXAMINED 的查询SELECT * FROM staffs WHERE age > 35 LIMIT 10 ROWS
在MySQL 8.0中,优化器对OR条件查询的处理逻辑有了显著的改进,特别是在索引合并方面。背景在MySQL 5.7中,对于以下查询:select * from t1 where cid=3 or info='ccc';优化器无法有效利用索引,因为OR条件查询通常会导致全表扫描,特别是当两个条件分别使用不同的索引时。MySQL 8.0中的改进在MySQL 8.0中,优化器引入了索引合并(Index
UUID v7 和 UUID v1 之间存在几个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成方式、结构、安全性和适用场景等方面。主要区别UUID v1:由时间戳、MAC 地址和时钟序列生成。它依赖于设备的硬件地址(MAC 地址),因此在同一设备上生成的 UUID 可能会泄露设备信息。UUID v7:结合了 Unix 时间戳和随机数生成。UUID v7 不使用 MAC 地址,而是完全依赖随机数,从而提高了隐私和安全性
MySQL Document Store 是 MySQL 8.0 引入的一个新功能,旨在提供对文档数据库(如 MongoDB)的支持。它结合了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库的优势,允许用户在同一个 MySQL 实例中同时进行结构化 SQL 查询和非结构化文档存储。MySQL Document Store 以类似MongoDB的语法风格,使用MySQL进行操作。示例:使用mysqlsh工具访问X P
MariaDB(11.4 GA)解决了MySQL临时表空间无限增大的问题MySQL BUG复现:影响版本:MySQL 5.7 和 8.0复现步骤:创建一个包含1000万行记录的 sbtest1 表(可以使用 sysbench 工具生成数据)。创建一个临时表 sbtest2,其结构与 sbtest1 相同:mysql> CREATE TEMPORARY TABLE sbtest2 LIKE s
一图读懂InnoDB间隙锁的工作原理。1.t表初始数据有1、5、10三条记录。2.事务A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id BETWEEN 4 AND 8 FOR UPDATE 时,会创建以下锁:(1,4)之间的间隙锁记录5的记录锁(6-8)之间的间隙锁(8-10)之间的间隙锁3.事务B尝试插入3,9,11三条记录:插入3会被(1,4)间隙锁阻塞插入9会被(8-10)间隙锁阻塞
1.无损半同步复制:主库先将事务记录写入二进制日志(binlog),并等待从库确认已写入中继日志(relay-log)。确认完成后,主库再将事务写入 InnoDB 存储引擎,最后返回客户端结果。在此过程中,只有在事务完全确认后,其他客户端才能看到该事务结果,确保了数据一致性。2.半同步复制:主库在写入二进制日志后直接将事务提交到存储引擎,并允许其他客户端看到该事务。与此同时,主库等待从库确认已写入
核心区别在于:slave_preserve_commit_order=ON 时: 虽然是并行复制(工作线程1和2同时工作)但提交顺序必须严格按照binlog顺序:11 -> 22 -> 33即使工作线程2先完成了id=2的更新,也必须等待工作线程1完成id=1的更新后才能提交slave_preserve_commit_order=OFF 时: 仍然是并行复制但提交顺序取决于哪个工作线程
一图读懂MySQL组复制工作原理初始阶段:客户端向主节点发起事务提交请求主节点收集写入集(writeset),包含变更数据和主键信息复制与认证阶段:通过组通信系统将写入集复制到所有节点所有节点进行认证测试(冲突检测)提交阶段:如果认证成功,从节点当前返回成功信号主要节点提交事务并响应客户端特别说明:这是“虚拟”全部同步复制,从节点返回成功后可能尚未完成实际写入存在短暂的数据偏差为避免不一致,建议在
一图读懂MySQL即时添加列的工作原理:1.添加列之前: 数据字典中只记录了 id 和 name 两列的定义数据文件中存储着实际的行数据2.使用 ALGORITHM=INSTANT 添加列后: 只更新元数据(数据字典),添加新列的定义和默认值原有数据文件保持不变,无需重建表读取数据时,MySQL会自动为旧行的新列填充默认值新插入的行会包含新列的实际值这就是为什么即时添加列能够这么快的原因:无需移动
这个脚本的功能是统计/data/目录下 MySQL binlog 文件的数量、每个日期生成的总大小(MB),以及每小时的平均大小(MB)执行下面的命令:find . -name "mysql-bin.*" -exec ls -lt --time-style=+%F {} \; | \ awk 'BEGIN { FS=" "; printf "%-12s %-8s %-15s %-1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两种复制模式。COMMIT_ORDER(时间戳顺序模式): 想象你在一家餐厅排队点餐:不管你点什么菜,都必须按照取号的顺序来处理比如:张三8点取号、李四8:05取号、王五8:10取号即使张三点了牛肉面、李四点了炒青菜、王五点了饺子(完全不冲突的菜品)厨房也必须按照8点、8:05、8:10的顺序来严格处理这就像一个严格的队列,先来先服务,不管具体点的是什么W
由于Percona官方不提供8.0.39 for Centos7二进制版本下载,特源码编译。链接:https://github.com/hcymysql/ps8039/releases/tag/ps8039-centos7
Trdsql 是一个轻量级的命令行工具,它能让你直接使用 SQL 语句对 CSV 和 JSON 文件进行处理。对于那些已经熟悉 SQL 语法的用户来说,trdsql 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学习成本,可以轻松上手。通过这一工具,用户可以快速地查询、过滤和操作数据文件,从而省去学习新语言或工具的时间。对于时间有限的开发者或数据分析师来说,trdsql 无疑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https://githu
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应用程序可能由于bug而出现重复行,这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增加了存储需求并降低数据库性能。可以通过一个 SQL 查询来完成整个清理过程,从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用范例-- 创建表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0), email VARCHAR(
summarize_binlogs - MySQL Binlog分析统计概述命令帮助# /root/summarize_binlogs.sh Error: Binlog file is required. Usage: /root/summarize_binlogs.sh -f <binlog_file> [-s <start_time>] [-e <end_time
从Oracle数据库迁移到MySQL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主要体现在数据类型、存储过程语法以及系统函数等方面的不兼容性。这种迁移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包括schema重构、代码重写等工作。然而,将Oracle数据库迁移到MariaDB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高效选择。MariaDB提供了一个创新的Oracle兼容模式,只需简单配置即可实现近乎无缝的迁移。具体而言,通过设置SQL模式为Oracle模式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1.通用表表达式 (CTE): CTE 允许您定义命名的临时结果集,这些结果集可以在后续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或CREATE VIEW语句中被引用。这对于编写复杂查询特别有用。WITH RECURSIVE employee_hierarchy AS ( SELECT id, name, manager_id, 1 AS level FRO
在实际开发中,不少Java开发者会将日志类的debug信息存储到MongoDB中,以便在问题发生时进行排查。然而,这些过期的冗余数据长期占用磁盘空间,给系统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如何有效地清理这些垃圾数据呢?MongoDB的TTL索引提供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TTL索引是一种特殊的单字段索引,它通过监控文档中的指定日期字段,一旦该字段的值超过了设定的过期时间,MongoDB就会自动删除该文档。下面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