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是R组织数据的基本方式,是多个具有相同储存类型的数据的集合,是用于存储逻辑性、字符串型、数值型的一组一维数组,一个向量可以视为一个变量,向量是R的数据对象之一,数据对象的值称为对象值。

一、建立向量的几种方法:

(一).利用scan()函数之间建立,scan()函数自动读取键盘所输入的数据用以建立向量,例如:    

a <- scan()
1: 1
2: 2
3: 3
4:

即建立了对象值为1,2,3的向量a                                                 

(二)利用c函数建立数据的向量

#建立了对象值为1到10的向量b
b <- c(1:10)
b<-1:10
#建立对象值为1,3,5,2,3的向量c
c <- c(1,3,5,2,3)

利用c()函数建立含有不连续的数据的向量,这种方法应用较多,所录入的数据为不连续且可重复的数据

(三)利用rep()重复函数

rep(起始值:终止值,each=每一元素的重复次数,times=语句的重复次数),可以实现多个元素的多次重复赋值

d <- rep(1:2,each=2,times=3)

上述语句执行后所产生的的向量d为(1,1,2,2,1,1,2,2,1,1,2,2),其中each与times可以省略

(四)利用seq()序列函数

seq(from=起始值,to=终止值,length=个数) 或 seq(from=起始值,to=终止值,by=步长)

e <- seq(from=1,to=2,length=2)            #生成对象值为(1,10)的向量e

f <-seq(from=1,to=2,by=2)                 #生成对象值为(1,3,5,7,9)的向量f

其中,from与to可以省略不写,但length与by不可以省略,length即在元素取值的区间之内含有多少个元素,其中元素之间值的差值由取值区间与元素个数共同决定,by规定了每一个元素之间取值的差值后构造等差数列取值。

(五)vector()函数建立多个元素的向量

vector(length=个数),个数输入多大的数字就建立含有多少个元素的向量,此方法建立的对象值默认为逻辑值FALSE,可通过向量元素的访问进行修改赋值

二、访问向量的几种方法

R中可以利用c()函数访问不连续的元素值,被访问元素的指定位置须有[ ]包起来,如若位置常量前有-号则表示访问指定位置外的元素,例

a[1:10]                    #访问第1个到第10个元素
a[c(1,2,5,6)]              #访问第1,2,5,6个元素
a[-(2:5)]                  #访问除第2到第5个元素以外的元素
a[1] <- 2                  #访问第1个元素并将第1个元素赋值为2
a[1:7] <- c(3:10)         #访问第1到第7个元素并赋值为3~10

值得一提的是,append()函数,可以实现在向量的特定位置之后添加一个特定的元素值。

基本书写格式如下:append(向量名,values=插入值,after=位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