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中国八大诗人之一。

       在苏轼二十二岁那年,他去京城参加了科举考试,作了一篇“刑赏忠厚至之论”,当时的监考官是欧阳修,巧的是他的学生曾巩和苏轼在同一个考场,所以当欧阳修看到时,他觉得最好的那篇一定是他的学生的,当时欧阳修害怕别人说闲话,所以将这篇文章放在第二名,后来才知道是苏轼写的,知道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就大呼可惜去,就这样苏轼凭借这篇文章名满天下


       但是,当苏轼才刚刚有些名气,家中的母亲就去世了,所以苏轼回了家守孝了三年,三年之后,25岁的苏轼回到京城发现,先皇去世,现皇是宋哲宗,而宋哲宗的老师是王安石,宋哲宗刚刚上位就决定和老师做一件大事,至此就出现了王安石变法。

苏轼在知道变化后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就写了一封信给宋哲宗,但是宋哲宗和他的老师没有理会,这让苏轼十分的生气,于是就又写了几封信,送给了皇帝,宋哲宗和王安石还是不理会,苏轼一直收不到回信,就十分的懊恼,便想你们既然不理我,我就不在这里呆了。

     苏轼自求流放,流放到了杭。自此,苏轼就开始了他坎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