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白话翻译与解读—17章 赏刑

无产阶级的救兵 自动化运维

此篇应该算作《商君书》里的核心篇章,也是商鞅变法、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商鞅认为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能将这三点做到极致的,国君就是圣君,必能上下同欲,上下同欲者胜。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白话解读:圣人治理国家的办法,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实施统一奖赏,那么军队就会无敌于天下;实行统一的刑罚,那么君主的命令就能实行;实行了统一教化,那么民众就会听从君主的役使。公平公正公开的奖赏并不等于浪费,严明的刑罚并不会造成更多杀戮,修明的教化不等于蜕变,而民众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国家也没有异样的风俗。

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白话解读:公正高明的奖赏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奖赏,严明的刑法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不用刑罚,修明的教化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教化。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白话解读:所说的统一奖赏,就是指利益、俸禄、官职、爵位都专一根据在战争中的功绩赐给,没有其它不同的渠道比如讨好国君、裹挟民意之类的捷径可以获取。

夫固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皆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今行于天下。万乘之国不敢苏其兵中原;千乘之国不敢捍城。


白话解读:因此聪慧、愚昧、富贵、低贱、勇敢、胆怯、贤德、不贤德的,都全部用尽自己的智慧、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出生入死而替君主卖命。天下的英雄豪杰像流水一样追随君主,所以军队就天下无敌而政令得以在天下贯彻实行。万乘之国国家没有谁敢在野外同他的军队对抗,千乘之国在其兵峰下不敢守卫城镇。

万乘之国,若有苏其兵中原者,战将覆其军;千乘之国,若有捍城者,攻将凌其城。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尽城而有之,尽宾而致之,虽厚庆赏,何费匮之有矣?


白话解读: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其军队如果敢与其野战,只要战争打起来就会让他全军覆没;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小国如果防守城池,只要他一进攻就会登上他的城池。打仗就一定消灭别人的军队,进攻就一定占领别人的城池,那么所有的城池便都能占领它,天下所有的诸侯都能来朝贡,即使对立功的军队多加奖赏,从外面获取的钱比战争损耗多得多,怎么会浪费呢?

类似近代英美,通过战争,获取原材料基地及市场、制定金融等国际规则,搞石油美元。

昔汤封于赞茅,文王封于岐周,方百里。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大破九军,卒裂土封诸侯,士卒坐陈者,里有书社。车休息不乘,纵马华山之阳,纵牛于农泽,纵之老而不收。此汤、武之赏也。


白话解读:从前商汤在赞茅建立国家,周文王在岐山下的周原建立国家,方圆只有百里之地。商汤与夏桀在鸣条的原野上开战,周武王与商纣王在牧野地区交战,他们都大败夏桀和商纣王的强大军队,最后商汤和周武王都划分土地,分封诸侯,凡是参战立功的士兵,回到家乡后到社里登记,然后分配土地和人口。赏赐不但是有功之人,甚至扩展到有功的的战车和牛马,战车放在那里不再乘坐,战马放生华山的南坡,将牛放到弘农一带的地里给它们自由,一直到老死也不收回来。这就是商汤和周武王的奖赏啊。

故曰:赞茅、岐周之粟,以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升;以其钱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钱。


白话解读:因此说:赞茅、岐周的粮食,如果用来奖赏天下的人,每个人还得不到一升;如果用赞茅、岐周的钱奖赏天下的人,每个人还不能得到一文钱。

故曰:百里之君,而封侯其臣,大其旧;自士卒坐陈者,里有书社;赏之所加,宽于牛马者;何也?善因天下之货以赏天下之人。故曰:明赏不费。

白话解读:所以说:本来只拥有方圆百里土地的君主,却封自己的大臣为诸侯,这些诸侯的封地比君主原来的国土大;对临阵的士兵,回到家乡后都拥有里社按书册登记人口分得的土地;他们的奖赏所涉及的对象,甚至普及到了牛和马,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天下的财物,用来奖赏天下的民众。所以说:公正高明的奖赏并不浪费财物。


汤、武既破桀、纣,海内无害,天下大定,筑五库,藏五兵,偃武事,行文教,倒载干戈,搢笏,作为乐,以申其德,当此时也,赏禄不行,而民整齐。故曰: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


白话解读:商汤、周武王已经攻破了夏桀、商纣王,国内没有什么祸害,天下十分安定。他们修建了五种仓库,收藏起来各种兵器,停止了征战之事,实行文化品德教育。将兵器倒着放好,不再征伐打仗,大臣们都穿着朝服,将朝笏插在腰间,创制了音乐,用来彰明自己的功德。正当这个时候,奖赏和利禄都没有继续实行,可是民众却很有规矩。所以说:公正明确的奖赏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奖赏了。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白话解读:所说的统一刑罚是指使用刑罚没有等级,从卿相、将军、一直到大夫和平民百姓,有不听从君主命令的、违反国家法令的、违反国家禁令的,破坏君主制定的法律的,如果犯了死罪一定要执行,绝不赦免。

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


白话解读:从前立过战功,但后来有触犯刑罚的事发生,也不因此而减轻刑罚。从前做过好事,又在后来犯过错误,也不因此而破法外施恩。就是那些忠臣、孝子犯了罪也一定根据他们罪过的大小来定罪。

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周官之人,知而讦之上者,自免于罪,无贵贱,尸袭其官长之官爵田禄。


白话解读:执行法令的官吏,担任现职的官吏有不坚决落实执行君主法令的,这犯了死罪,决不赦免。而且刑罚要连坐株及到了他们的父、母、妻子的身上。官吏四周的人,知道他们的罪过,并能向君主揭发检举他们罪行的人,自己不仅能免受刑罚的处分,而且不分富贵贫穷,都能继承那位官吏的官爵、土地和俸禄。

故曰: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白话解读:所以说:加重刑罚,实行连坐制度,那么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也就等于没有刑罚了。

夫先王之禁,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以禁奸止过也。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白话解读:古代帝王制定的法令,有将人处死的,有砍断犯人的脚的,有在犯人脸上刺字再涂上墨的,这不是追求伤害民众,而是要用来禁止奸邪阻止犯罪。因此禁止奸邪阻止犯罪,没有什么办法能比得上使用重刑。刑罚重就一定能捕获犯人,那么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了,所以国家就等于没有受刑罚处治的民众。国家没有受刑罚处治的民众,因此说严明的刑罚不是为了杀人。

法律是为了维护稳定、维持秩序、维持统治阶级的利益,处罚不是目的。

晋文公将欲明刑以亲百姓,于是合诸卿大夫于侍千宫,颠颉后至,吏请其罪,君曰:“用事焉。”吏遂断颠颉之脊以殉。


白话解读:晋文公想要严明刑罚使百姓亲近服从他,于是招集所有的卿相、大夫到待千宫候命,结果只有颠颉姗姗来迟,执法官请示晋文公定他的罪,晋文公说:“对他用刑吧。”执法官于是将颠颉腰斩来示众。

作为臣子、属下的生存之道,切记恃宠而骄,一定要吃透领导精神,要不说不定哪天会被利用来杀鸡儆猴。

晋国之土,稽焉皆惧,曰:“颠颉之有宠也,断以殉,况于我乎!”


白话解读:晋国的将士、民众议论起这件事都很惧怕,相互说:“颠颉是国君宠爱的大臣,触犯了刑律都腰斩来示众,何况对于我们了。”

举兵伐曹、五鹿,及反郑之埤,东徵之亩,胜荆人于城濮。三军之士,止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三军之士,无敢犯禁者。故一假道重轻于颠颉之脊,而晋国治。


白话解读:后来,晋文公发兵进攻曹国及卫国的五鹿,回军时又推翻了郑国的矮墙,命令卫国的田垄一律改东西方向,方便自己国家的兵车通过。晋国一位三军将领和士兵,如下令停止前进,他们就像被砍断了肢一样站立,命令他们进攻,冲锋就像流水一样迅速。三军的将领和士兵没有谁敢于违反禁令。因此晋文公一借用颠颉犯轻罪而处以重刑腰斩的办法,晋国就得到了治理。

昔者周公旦杀管叔、流霍叔,曰:“犯禁者也。”天下众皆曰:“亲昆弟有过,不违,而况疏远乎!”故天下知用刀锯于周庭,而海内治,故曰: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


白话解读:过去周公旦杀了管叔,流放了霍叔,说:“他们是犯了法令的人。”天下的人都说:“亲兄弟犯了罪过都执行法律,更何况我们这些疏远的人了?”从此天下人都知道周公将刑罚用在了朝廷内,国境内的秩序得到治理。因此说:“公正严明的刑罚用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刑罚。”

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


白话解读:所说的统一教化,是指那些见闻广博,聪慧而富有辩才的人,所谓的诚实廉洁、精通礼制音乐、有道德修养、结成朋党、保举信誉、颠倒黑白的人,不能因为这个而富贵,不能因这个本事而发动舆论干预法令刑罚的执行,不能因为这个独自创立私人的学说,并用私人学说向游说君主,干预法令落实。

坚者被,锐者挫。虽曰圣知、巧佞、厚朴,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


白话解读:对那些顽固不化的要摧垮他,对那些锋芒毕露的要挫败他。即使所谓的圣明睿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忠厚纯朴的人,也不能凭借不是在战场上立功而欺骗君主得到好处。

然富贵之门,要存战而已矣。彼能战者践富贵之门。强梗焉,有常刑而不赦。


白话解读:只有那些能打仗的人,才能踏进富贵的大门。那些骄横跋扈的人,就会受到一定刑法的惩处而不能得到赦免。

是父兄、昆弟、知识、婚姻、合同者,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夫故当壮者务于战,老弱者务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务劝,此臣之所谓壹教也。


白话解读:这样,那些父亲伯叔、兄弟、相知相识的朋友、男女亲家,志同道合的人,都说:“我们务必要加倍努力的地方不过在战场上罢了。”因此,那些正当年富力强的人都一定努力作战,年老体弱的人努力从事防守,那些死在战场的人不后悔,活着的人互相鼓励,这就是我说的统一教化。

民之欲富贵也,共阖棺而后止,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白话解读:民众对富贵的欲望,到死才停止,想富贵只有战场立功一条路,所以民众听说要打仗便互相庆贺。民众起居饮食时所唱的歌谣,全是打仗的事。

此臣之所谓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白话解读:这就是臣所说的严明教育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专门的教化,百姓自动的按照预定的套路自己就能教化自己。

就像现在,一些套路,不需要执行,个别异类会被整个群体裹挟着往前走,异端会被社会自己清理。贫穷是因为你没有996图片。

此臣所谓参教也。圣人非能通,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举要以致万物,故寡教而多功。


白话解读:这些就是我所说的奖赏、刑罚、教化三件事。圣明的人不能通晓一切,而是明白万事万物的要领。因此他统治国家,抓住要领而达到通晓一切,所以只实行这三种教育就能取得很多功绩。

所以说一定要掌握事物运行的规律,学通水的规律,自然能在风浪中胜似闲庭信步,纲举然后目张。直接到河里乱摸,大概率是淹死韭菜,大佬说:汝妻子,吾养之,如田产,吾继之。

圣人治国也,易知而难行也。


白话解读:即使圣明的人治理国家,也是知易行难。

是故圣人不必加,凡主不必废;杀人不为暴,赏人不为仁者,国法明也。


白话解读:所以圣人不用称赞,平凡的君主不一定要废掉;杀人不算残暴,奖赏人不算仁爱,这是因为国家法律严明公正。

商鞅说出了法治比人治更靠谱的大实话。

圣人以功授官予爵,故贤者不忧;圣人不宥过,不赦刑,故奸无起。


白话解读:圣明的人凭功绩授官职赐给爵位,因此贤德的人不用担忧出了力得不到赏赐;圣人不法外施恩宽恕别人的错误,不赦免罪犯的刑罚,谁也不敢心存侥幸,所以那些邪恶的事无法发生。

圣人治国也,审壹而已矣。


白话解读:可见,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只是考虑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而已。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