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1993年成立的新东方,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教育早期开拓者,现在依然是教育行业顶级巨头。 在近30年的成长历程中,新东方遭遇过层出不穷的变故和动荡,但其依然可以保持活力,经营发展长盛不衰。 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新东方能够长盛不衰,自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说起来倒也并不复杂,适应变化的“合理改革”,足以除疴去疾,激发充足的发展潜力,这就是新东方的“独门秘籍”。 截止目前新东方所有“合理改革”,都是在俞敏洪的亲自操刀下完成的。但在年初的疫情中,年近花甲的俞敏洪表示自己在考虑退休,显露退意。 后俞敏洪时代,新东方又将会如何发展?投资者们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在意。可惜谁也没有预言术,没有人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准确答案。 但通过对新东方以往重大改革的回顾,以及对其当前真实处境的分析,我们起码可以对新东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脉络,产生相对清晰的认知。 “中国合伙人式”的奋斗和分歧 如果看过《中国合伙人》,那么对新东方的发家史,就大概有了一个模糊认识。新东方的早期发展历程和电影中很像。 新东方的三位创始合伙人中的两位——徐小平、王强一直支持《中国合伙人》,徐小平说:“看了《中国合伙人》,自己都哭了好几次。”但俞敏洪看过此片后,却说成东青的性格与他不一样。 就像对电影的看法不一样,徐小平和俞敏洪二人一直存在理念分歧。 和电影中的孟晓骏相似,现实中的徐小平性格也比较强势,管理理念相对激进。比如,徐小平早在1997年就建议新东方搞互联网,早在1999年,就推动俞敏洪做雅思培训。俞敏洪却希望保持稳健经营,安安稳稳赚钱。 直到2011年徐小平正式离职,和王强一起成立真格基金,新东方的经营管理理念才算是被俞敏洪彻底统一。 但很明显无论是在2006年成功上市之前,还是在上市之后,新东方始终存在严重的高层内斗,管理层动荡不安。 不超前也不落伍 之前无论高层如何动荡,新东方的基层工作始终可以正常开展,公司稳定发展。但在徐小平出走之后,2012-2013年特别是在2013年,新东方遭遇到增长乏力、亏损等诸多危机。 为了应对危机,新东方过往的“分封制”全国管理模式开始转向“集权制”,对全国的集权力度更进一步,这有利于新东方作出更深层次的转型和改革。 新东方的崛起,凭借的是90年代出国热潮红利,所以在高中和成人英语教育方面的积累,自然也就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但在2010年之后,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和国民信心的恢复。从大趋势上看,出国热潮在逐步消退。这是新东方2012-2013年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为了应对危机,2014年之后新东方作出最有意义的应对措施有两个:其一,战略重心渐渐向K12倾斜;其二,重新重视起2005年就成立的新东方在线,让其在2016年接受腾讯的3.2亿元的投资。 新东方第一个措施,顺应了国内出国热潮消退,基础教育竞争加剧的大趋势。第二个措施,则是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崛起,推动在线教育大爆发的时代浪潮。 可以看到,在俞敏洪的领导下,过去的新东方往往不是超前者的角色,只是知错就改,努力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过做到了这一点,就足以长盛不衰。 果决和勇气 企业领导者需要作出实际决策,需要承担很多责任和风险,这不像是看热闹或者搞理论研究,在某些时刻,决策者尤其需要具备相当的果决和勇气。 2018年,政府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规范力度空前提高。就场所、师资、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细致的规范要求。很多中小教育培训机构迎来灭顶之灾,对于像新东方这样的巨头,这些规定也会间接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提高。 危局之下,2019年俞敏洪果断展开大刀阔斧的企业改革。 2019年年初不到半个月,俞敏洪给全体高管连写了五封邮件,几乎每封信都提到了管理层存在的问题,并且一封比一封用词严厉。俞敏洪称:“凡是6级及以上的管理者都要整顿一遍,让平庸的、捣乱的、只会奉承拍马、不会干活的人先离开一批。” 除了管理层整顿,新东方在既定的战略方向上坚定向前:加速战略重心向K12的偏转,截至2019年末集团K12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70%左右;2019年3月底,新东方在线成功登陆港交所,同时不断向在线教育领域压下重注。 这样的努力,当然也给新东方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自然年2019年(财年2019Q3-2020Q2)以来,新东方实现了收入的较快增长。
新东方2019年的改革和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2019年度新东方集团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21%。 疫情带来的危与机 2019年改革给新东方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给严重依赖线下渠道的新东方,带来了严峻考验。 4月21日,新东方公布了2020财年第三季度(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净收入超过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而上年同期收入增速为28.9%,财报称疫情对新东方第三季度的净收入增长产生了约8-10%的负面影响。 但疫情带来的不只是负面影响,其客观上起到了刺激作用,让新东方加速在线教育布局。疫情中,新东方通过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系统将线下课程转移至线上的小班直播,以降低疫情对业务的影响,使新东方近几年打造的OMO系统中,在线工具的使用率大大提高。 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地相继复学。 后疫情时代,很多没能扛过疫情考验的中小教育结构纷纷清算倒闭,留出更多的市场空间,如新东方CEO周成刚所言:“中国的教育板块将迎来一波市场整合浪潮。”而此时,新东方综合教育模式的市场竞争力被放大,加速扩张之后,新东方未必不能更进一步。 老对手好未来,又在不久前自爆员工销售数据造假,对新东方而言,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新东方近期面临的局势,称得上是双喜临门,内部刚刚经过整顿,业务能力增强,外部市场环境算是雨过天晴,老对手又犯下低级错误,总之看起来一片大好。 俞敏洪想要退,BAT想要进 短期看,新东方面临的局势确实一片大好。 但长远来看,新东方依然需要做好充足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三大挑战: 其一,疫情依旧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新东方的海外业务,尤其是海外考试准备和出国留学咨询业务将会长期承压; 其二,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退休时间,但是疫情期间,俞敏洪已经透露出了清晰的退休意愿。在俞敏洪退休之后,继任者不可能拥有创始人那样高的威望,想要再做出一些触及根本的战略改革,阻力只会越来越大; 其三,疫情期间,对教育行业觊觎已久的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网易这些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力度,后疫情时代,像新东方这样的传统教育巨头,必然要面临跨界互联网巨头们越来越频繁的进攻。 海外业务承压,对于现在的新东方而言,不算是关键问题。但是后两重挑战却会相互叠加,如果俞敏洪退休之后,继任者不能处理好这两大挑战,新东方,就不太可能还会有下一个辉煌三十年。文/金融外参记者程祥,公众号ID:jrwa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