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数据概述 1.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big data)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至今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机构与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研究机构高德纳(The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对大数据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
博弈智能是一个涵盖博弈论, 人工智能等方向的一个交叉领域, 重点研究个体或组织间的交 互作用, 以及如何通过对博弈关系的定量建模进而实现最优策略的精确求解, 最终形成智能化决策和 决策知识库. 近年来, 随着行为数据的海量爆发和博弈形式的多样化, 博弈智能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 的研究兴趣, 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围绕博弈智能这一研究领域, 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 了系统的调研. 首
腾讯课堂、企鹅辅导、ABCmouse吸引了多种多样的用户,其中不止有熟悉互联网的95后、00后,也有很多70后、60后的学员、家长和老师。每天有大量的客服咨询的需求。为了保证给用户更及时的回复,更快的解决用户的问题,在线教育部引入了智能对话客服的技术。一、对话中台产生的背景1.1 产品需求在线教育产品面对学员的大量重复性问题,为了减轻人工客服的压力,并且给学员及时的回复,解决学员的问题,需要
1、什么是架构分层分层架构是将软件模块按照水平切分的方式分成多个层,一个系统由多层组成,每层由多个模块组成。同时,每层有自己独立的职责,多个层次协同提供完整的功能。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MVC架构,就是一种非常典型非常基础的分层方式。分层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基于单一职责原则让每层代码各司其职,基于“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实现相关层对象之间的交互。从而,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
转载 2023-10-04 19:37:57
216阅读
JavaEE知识点总结什么是分层开发?     一种化大为小,分而治之的软件开发方法。分层的特点:     1.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责任。     2.上一层不用关心下一层的实现细节,上一层通过下一层 提供的对外接口来使用其功能。  
转载 2023-06-06 15:24:25
66阅读
1、常用的大部分镜像是怎么创建的?Docker 支持通过扩展现有镜像,创建新的镜像。 Docker Hub 中 99% 的镜像都是通过在 base 镜像中安装和配置需要的软件构建出来的 新镜像是从 base 镜像一层一层叠加生成的。每安装一个软件,就在现有镜像的基础上增加一层。2、为什么要采用镜像的分层结构?共享资源 有多个镜像都从相同的 base 镜像构建而来,那么 Docker Host 只需
转载 2023-06-15 10:54:18
122阅读
分层在分解复杂的软件系统时,软件设计者用的最多的技术之一就是分层。在计算机本身的架构中,可以看到:到处都有分层的例子:不同的层从包含了操作系统调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到设备驱动程序和CPU指令集,再到芯片内部的各种逻辑门。网络互联中,FTP层架构在TCP层之上,TCP架构在IP之上,IP又架构在以太网之上。 当用分层的观点来考虑系统时,可以将各个子系统想象成按照“多层蛋糕”的形式来组织,每一层
转载 2024-01-29 01:02:37
19阅读
分层设计思想通常在设计项目时候总是会采用MVC设计模式来实现的,这样子思路清晰,方便以后项目的维护和扩展。最常见的分层结构如下:表现层:主要给客户端显示的服务层: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功能领域层:即领域模型,一些javabean之类的对象DAO层:数据访问层 设计指导原则:1.上层总是依赖下层,不要跨层访问2.一切从服务层出发,从系统需要提供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service接口中的方法3.系
转载 2023-08-03 19:54:22
1190阅读
  分层架构也叫n层架构,绝大多少的企业、公司的架构都使用了此架构,该架构也成为程序发展的基础,被大多数架构师、程序员等熟知,津津乐道。(其中以MVC架构最为熟悉)  分层架构中的层次和组件是以水平方向分层 ,每一个层级包装和扮演各层对应的层级功能。根据具体业务和需求对整个架构进行分层,通常情况下会使用3-4层的模型。如果层级越多真个系统的负责度就会成指数级上升:每一层的功能需要被维护,层与层之间
转载 2016-03-25 22:27:00
188阅读
Android系统采用分层架构,由高到低分为4层,依次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核心类库层、Linux内核。1、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层是一个核心应用程序的集合,所有安装在手机上的APP属于这一层。2、应用程序框架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主要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用到的各种API。3、核心类库核心类库中包含了系统库及Android运行环境。4、Linux内核Linux内核层为Android设备的各种硬件提
转载 2023-07-17 17:38:52
148阅读
微服务和微服务类型的架构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它们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和名字。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通常由多个相互直接同步通信的微服务构成。消息传递架构使用可被消费的事件在微服务之间进行异步通信。基于事件的通信当然不算新颖,但大规模并实时地处理大数据集是新的需求,而这要求对旧的架构类型进行改进。在现代的事件驱动型微服务架构中,系统通过发布和消费
DAO层主要任务:做数据持久层的工作,负责与数据库进行联络的一些任务都封装在此。DAO层的设计:首先是设计DAO层的接口,然后再Spring的配置文件中定义此接口的实现类,然后就可以在模块中调用此接口来进行数据业务的处理,而不用关心此接口的具体实现类是哪一个,显得结构非常清晰。DAO设计的总体规划需要和设计的表,和实现类之间一一对应。DAO层所定义的接口里的方法,主要是增添改查,以及一些自定义的特
网络分层 网络分层就是将网络节点所要完成的数据的发送或转发、打包或拆包,控制信息的加载或拆出等工作,分别由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去完成。这样可以将往来通信和网络互连这一复杂的问题变得较为简单。[编辑本段]网络层次的划分 ISO提出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将网络分为七层,即物理层( Phisical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网络层(Netwo
转载 2024-07-23 06:51:36
78阅读
一、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综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居住空间及周边环境的要求有了一个从量到质的比较大的飞跃。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伴随着住宅建设的高潮而提出来的新概念。住宅建设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概念也必将得到广泛的讨论,变得越来越清晰,体现得越来越具体。公共安全是智能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安全不仅指建筑物本身的
发布日期: 2006-11-29 | 更新日期: 2006-11-29Ted Neward适用于:.NET Framework摘要:为什么我们就要使用 n(物理)层体系结构来构建系统?这是一篇基础性的文章,介绍了人们对于软件的一种理念,即当我们面对新项目时往往将系统明确地分为三个物理层次: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或资源层。然而,对于循规蹈矩的做事方式应当重新审视。 有些事物是如此坚定地挺进了我
转载 2023-12-12 16:30:14
0阅读
分层架构的特点分层架构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架构模式,经典的如B/S架构、 MVC 架构。其特点如下:优点:分离开发人员的关注,每个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自己所负责的层次的事情,无需过多关注其它层级的东西;解耦,降低依赖,上层只能依赖于下层;可复用,可以将公共的部分下沉到同一个层级,上层可以复用公共层级。缺点:性能下降,本来可以直连操作,现在要层层传递,势必造成性能的下降;其它特点开发成本很受设计质量的影响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一、Spring框架1、框架简介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使用基本的Java
转载 2024-04-15 10:40:36
103阅读
Scikit-Learn 提供了一些函数,可以用多种方式将数据集分割成多个子集。sklearn.model_selection.train_test_split 是纯随机的取样方法,即没有对原数据集进行分层,具体调用如下: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train_set, test_set = train_test_sp
转载 2023-09-22 19:07:30
286阅读
   问题描述:嵌入式、单片机中C代码实现较大的工程时,代码量非常大,查看维护起来也比较吃力,除非代码组织得层次分明,各个功能的划分很明晰,如果仅是一堆实现了功能的代码,没有进行层次的设计,维护起来将是一场噩梦。对C代码的分层设计知识在网络搜索学习了下,并结合自己的点点经验做下记录,方便以后更改和提升。     一、 分层模式
【注】:文章中的内容主要收集来自网上或者书籍中。1、网络协议分层按照分层的思想把网络协议栈进行分层主要有以下好处:1.促进标准化工作,允许各个供应商进行开发2.各层间相互独立,把网络操作分成低复杂单元3.灵活性好,某一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其它层4.各层间通过一个接口在相邻层上下通信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的对比如下,我们现在用的是五层协议模型:2、PDU、封装和解封装PDU(protoco
转载 2024-01-21 12:57:43
11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