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开闭原则"-"原则     “-原则讲的是:一个软件系统应该对扩展是放的,对修改是关闭的。英文原话:     (Software entity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 but closed for modification)     这个原
转载 2010-10-14 14:42:53
884阅读
面向对象的可复用设计的第一块基石,便是所谓的“-”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常缩写为OCP)。 “-”原则讲的是: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英文原文是:Software entities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but closed for modification。
原创 2012-08-30 13:54:12
954阅读
  今天我们就围绕一个来展开,那就是:装饰器一.装饰器开闭原则,又被称为开放封闭原则,你的代码对功能的扩展是开放的,你的程序对修改源代码是封闭的,这样的软件设计思路可以更好的维护和开发.开放:对功能扩展开放  封闭:对修改代码封闭  接下来我们来看装饰器,首先我们先模拟女娲造人def create_people(): print('女娲很厉害,捏个泥人吹口气就成了人') create_pe
转自:http://blog.csdn.net/lizl/article/details/435479  这些OOD原则的一个基石就是"-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这个原则最早是由Bertrand Meyer提出,英文的原文是:Software entities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
转载 精选 2012-06-11 10:49:40
501阅读
一、设计模式介绍1.设计模式分类23种设计模式,分类三类:创建型、结构性、行为型。2.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开闭原则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转载 2023-08-10 14:23:26
91阅读
目录六大设计模式原则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六大设计模式原则tips:本文章为学生学习笔记本章,参考了黑马程序员的课程以及菜鸟教程。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简言之,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Python是一种跨平台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是一个高层次的结合了解释性、编译性、互动性和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现在各大领域都有Python的身影,Python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了。但是很多人对Python依然不了解,你知道Python设计模式的原则吗?我们来看看吧。1、开闭原则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话概括
目录一、基本介绍二、应用实例1、示例一2、示例二 一、基本介绍开闭原则(Open Closed Principle)是编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提供方),对修改关闭(对使用方关闭)。用抽象构建框架,用实现扩展细节。 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编程中遵循其它原则,以及使用设计模式的
整理日期:2022-05-27目录一.开闭原则二.为什么使用开闭原则三.如何在程序设计中体现开闭原则一.开闭原则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是指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 对修改关闭。所谓的开闭,也正是对扩展和修改两个行为的一个原则。强调的是用抽象构建框架,用实现扩展细节。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复用性及可维护性。开闭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中最基础的
单一职责原则1.1 开闭原则定义在面向对象领域中,开闭原则规定软件中的对象、类、模块和函数对扩展应该是开放的,但对于修改是封闭的。这意味着应该用抽象定义结构,用具体实现扩展细节,以此确保软甲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过程的稳定性。开闭原则的核心思想也可以理解为面向抽象编程。1.2 模拟场景对于外部调用方来说,只要能体现出面向抽象编程,定义出接口并实现其方法,即不修改原有的方法,之通过继承方式进行扩展,都可以
转载 2023-12-14 07:44:00
69阅读
开闭原则开闭原则(OC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可复用设计”的基石,是面向对象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其它很多的设计原则都是实现开闭原则的一种手段。1988年,勃兰特·梅耶(Bertrand Meyer)在他的著作《面向对象软件构造(Object Oriented Software Construction)》中提出了开闭原则,它的原文是这样:“Software entities should be
原则: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问题由来: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内,因为变化、升级和维护等原因需要对软件原有代码进行修改时,可能会给旧代码中引入错误,也可能会使我们不得不对整个功能进行重构,并且需要原有代码经过重新测试。  解决方案: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
 写在前面最近, 接手了一个新业务,系统的架构可圈可点。但有些地方让人望而生畏,有些代码臃肿难以维护,让人不敢恭维。于是,结合了Java的开放封闭原则,对其中一部分代码进行了重构优化。先来看下以前系统的老代码ShareChannelManager.javapublic ResultDO shareChannel(int shareCode) { if(ShareCodeUtil.shar
1. 开放封闭原则开放/封闭原则规定,类或对象及其方法对于扩展来说,应该是开放的,但是对于修改来说,应该是封闭的。 简单地说,这意味着当你开发软件应用的时候,一定确保以通用的方式来编写类或模块,以便每当需要扩展类或对象行为的时候不必修改类本身。相反,类的简单扩展将有助于建立新的行为。 例如,开放/封闭原则能够在下列情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实现所需行为,用户必须通过扩展抽象基类来创建类的实现,而不
开闭原则基本介绍: 1. 开闭原则是编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2. 一个软件实体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提供方),对修改关闭(对使用方)。 用抽象构建框架,用实现扩展细节。 3. 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 代码来实现变化。 4. 编程中遵循其它原则,以及使用设计模式的目的就是遵循开闭原则。实例演示: 不使用开闭原则造成的问题。pu
本文将介绍java的包机制,阐述其定义、实现原理以及案例分析。案例有两个,第一个是JDK的ClassLoader类中实现的包;另一个是Junit框架中使用的包。包机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可能会导致内存泄露,了解包的原理和机制,会让你得心应手,但不提倡滥用,毕竟使用到包的场景很少,但是却非常有用,比如:回调函数、函数式编程。本文大纲:1、定义2、实现原理3、案例分析4、总结一、定义关于
for的循环 for in ----- 遍历容器 for 变量 in 容器: range() ---------- 范围的意思 ------ 前 range(参数) ---------------表示从0开始到参数结束打印此区间所有的整数,前 range(参数1,参数2)-------------表示打印参数1到参数2区间内的整数,前 range(参数1,参数2,step)---
什么是列表?有序内容不限用方括号表示,用逗号分隔其中元素1. 创建列表a = [1, 'ana lovelance', [1, 2, 3], 'EasyPython'] # 列表内容不限,可以嵌套列表 a1 = list(range(4)) # 使用函数 list()2. 访问列表元素索引从0 开始,切片遵循左右开原则a[0] # 1 a[2] # [1, 2, 3] a[1:3] # ['an
转载 2023-11-08 22:51:13
113阅读
例如 range(1,5),其实只包含1,2,3,4 即便是range(0,6,2),也不包含6。如果数不在range里那在range里出现这个数字的含义何在? 数组从0开始记数我已经忍了,range不含上界这是一个什么意思?这还让slice等等操作如何被人类理解啊? 另外,左是哪里来的习惯?有什么渊源? 题主赞同下列答案: “range 的上界参数并非数学意义上的上界,而是计算意义上的跳出
一、range()函数基本范型:range([start,] end [,step]),返回range对象(左)。Eg.    numbers = range(10) #[0,1,2,3,4,5,6,7,8,9] #左二、for语句循环for 变量 in 序列或迭代对象:      &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