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传输具有功率密度集中,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在同样功率下比其它同类产品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模块具有软件 FEC 前向纠错算法,其编码效率较高,纠错能力强,在突发干扰的情况下,能主动纠正被干扰的数据包,大大提高可靠性和传输距离。 1. AX5043 射频IC 优势ISM 频段407~450Mhz;窄带传输具有功率密度集中,传输距离远
1.概念区分宽带spectrogram: 以3ms(或300Hz左右的带宽)左右进行分帧之后制成的spectrogram窄带spectrogram: 以20ms(或45Hz左右的带宽)左右进行分帧之后制成的spectrogram首先3ms和20ms大家都理解,就是每一帧持续的时间分别是3ms和20ms,但是后面对应的带宽是啥意思呢?原来,所谓的分帧,相当于加了一个矩形窗函数,而
文章目录1. 简介2. 常见原因3. 解决方法4. 结语5.C++实现窄带干扰建模和宽带干扰建模 1. 简介窄带干扰是指频率占用比较窄,但干扰功率比较大的干扰信号。在无线电通信中,窄带干扰常常对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无法正常通信。2. 常见原因窄带干扰的产生原因复杂,常见的原因有:电源干扰:如电视、电脑等设备的电源开关、转换器等,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干扰信号;天线干扰:
Designing a Narrowband 28 GHz Bandpass Filter for 5GApplicationsDavid Vye、John Dunn,NI AWR Group;Dan Swanson,DGS Associates;Jim Assurian、Ray Hashemi,Reactel, Inc.;Philip Jobson,Design Consultant(注:阅读含
转载 2024-08-20 17:55:38
47阅读
 1、基于加窗DFT变换域处理算法      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由期望信号、信道噪声和窄带干扰信号3部分组成,可以写成数学表达式:r(t) = s(t) + g(t) + j(t)    (1)其中,s(t)为数据序列经过伪随机码扩频之后,进行BPSK调制得到的发射信号,g(t)为零均值,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0
NB-IoT(窄带物联网)是物联网领域新兴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NB-IoT指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核心是面向低端物联网终端(低耗流),适合广泛部署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生产等领域
透镜成像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
转载 2016-04-05 15:58:00
2687阅读
2评论
阿里巴巴淘系技术部 高级算法专家王立波在LiveVideoStackCon 2020线上峰会的分享,从直播背景、直播痛点分析、窄带高清、云视频技术趋势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在确保用户体验QOS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淘宝直播的技术架构升级和成本大幅缩减。文 / 王立波整理 / LiveVideoStack本次分享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全民直播大时代的背景介绍,第二是直播痛点分析,第三是淘宝直播窄带
超声成像过程1,超声RF信号即为超声射频信号,是超声回波经过数模变换后得到的数据。 2,射频信号形成一幅超声图像经过的流程为: 1,信号处理模块 1.1 滤波处理 目的:为排除噪声干扰 在基波成像模式下(其中基波成像为接收与发射频率相同的回波信号进行成像),滤波器中心频率为探头的发射频率。 在谐波成像模式下(其中是使用回波的二次高等次谐波成像),谐波模式下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探头发射频率的两倍。1.
     通过大量的论文文献学习,概括B超成像基本步骤包括:波束形成、数字信号处理以及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波束合成是后期数字信号处理和成像的基础,也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波束合成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像成像的好坏。     数字波束合成一般需要经过聚焦技术、动态孔径、幅迹变换等基本
    窄带物联卡是什么?提起物联网相信大家都应该听过,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最重要技术领域,物联网已经实现人物相连、物物相连,说到这里,物联卡中心小编不得不提一下智能设备连接的“桥梁”NB-IoT,那么超火的NB-IoT究竟是什么?    今天物联卡中心小编根据NB-IoT的使用范围、NB-IoT的优势等相关知识给大家作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nbs
       目前发展的全息成像技术包括:光学全息、红外全息、微波全息和超声全息技术,这些全息技术在军事侦察和监视上有重要意义。由于可见光在大气或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导致光学全息成像设备在不良的气候下无法进行工作,而微波全息技术则完全不受这些条件的影响。这为实现SAR全息成像带来无以伦比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SAR成像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多基线理论,直
RD算法于1978年处理出第一幅机载SAR数字图像,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它通过距离和方位上的频域操作,达到了高效的模块化处理要求,同时又具有了一维操作的简便性。该算法根据距离和方位上的大尺度时间差异,在两个一维操作之间使用距离徙动校正(RCMC),对距离和方位进行了近似的分离处理。 由于RCMC是在距离时域-方位频域中实现的,所以也可以进行高效的模块化处理。因为方位频率等同于多普勒频率,所以该处理域
转载 2020-07-20 23:35:00
170阅读
2评论
红外成像技术概述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成像技术无论在白天,还是漆黑的夜晚,自然界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红外图像传感器则将探测到的红外辐射转变为人眼可见的图像信息。红外成像技术涵盖了材料科学、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红外光学与图像处理算法等诸多技术,红外成像装置的核心为红外图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效应来探测红外辐射的。相
也称LTE Cat NB1,是由3GPP标准化组织定义的一种低功耗广域(LPWA)技术,作为3GPP R13的一部分,在2016年6月实现标准化。后来,201
宽带与窄带传输技术对比:信息时代的动脉与毛细血管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数据的流动已成为驱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场数据洪流中,宽带与窄带传输技术如同信息时代的动脉与毛细血管,各自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宽带传输技术,以其较宽的带宽和高速、大容量的特性,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它像人体内的主动脉一样,负责大量数据的高速传输。宽带网络能够轻松应对高清视频、大型文件、实时通讯等高数据需
原创 6月前
82阅读
前言前面拙作centos7 编译epics和areadetector中相机介绍了在centos下面编译EPICS base包、利用assemble_synsApps.sh文件获取synsApps_6_1、以及下载并编译aravisGigE包的过程。本文接着说如何用编译好的aravisGigE运行IOC,控制MV-CA004-10Gm相机。1. 利用arv-tool-0.6发现相机前面如果已经编译好
转载 2024-02-03 23:05:14
181阅读
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维稳形势严峻,安防市场快速发展,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安防企业纷纷寻求新场景、新技术、新应用以增强自身行业竞争力。传统可见光摄像机在超低照度、高清视频、智能分析、透雾技术等方面已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于可见光监控原理,传统可见光摄像机在恶劣气候(如大雾、雨雪等)、无光照还有超远距离等使用环境下仍然无法满足部分特殊行业的需求。随着视频监控功能不断完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
红外成像概述1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多都在此波段。1.1 一般使用者的分类是:近红外线(NIR, IR-A DIN):波长在 0.75 - 1.4 微米,以水的吸收来定义,由于在二氧化硅玻璃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