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三个字母中的VB是早在多年前就认识了,那会读大学的时候,还记得期末考试,VB程序设计潇洒地考了个满分;不过时间过了这么久,工作也没和计算机有多大关联,直到最近发现VBA对日常做表的效率提升非常大,才开始接触,学了一阵,不得不说真的是很头大。虽然都是面向对象的语言,但是VBA主要是对EXCEL表格进行操作,所以自带的类及其方法和属性实在很多,是看得头疼。因为目前还在看基础语法,不晓得后期还有没
转载 2024-06-07 10:46:06
73阅读
VBA是一种编程语言,它依托于Office软件,可以实现各种Office软件操作的自动化。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用Office软件,如EXCEL,WORD也就是有了应用VBA的理由。为什么用VBA呢?其实最初的很多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因为我懒啊”,说句实在话,这确实是最初学习VBA的理由。但当你学了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可以熟练的应用数据库,与人机的交互操作后,你的境界会提高了很多。这时
在当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Kubernetes(简称K8S)作为一种容器编排平台,受到了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青睐。学会了K8S,意味着掌握了一种高效、灵活的容器化部署和管理方式,但同时也可能让人忽略了其他技术。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学习K8S来更加深入地理解容器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学了K8S忘了其它”的目标: | 步骤 | 操作
原创 2024-03-29 11:21:44
5阅读
给你分享一个有清晰系统的Java学习路线1.JavaSE基础: 一定要好好学,很多人都不明白基础的重要性。上来就什么ssm,springBoot,redis。比谁认识的单词多吗?面向对象、字符串处理、集合、IO一定要重点学!2.JavaWeb前端: 不要老一副吊样,觉得自己出去就是后端工程师,不学什么HTML, CSS, JavaScript。老铁,不存在的。进了外包公司你万一发现后台逻辑简单的一
深入学习C语言的办法(我只想谈谈C语言怎么学透,python快速学习大法请参照别的知友回答,学习方法太多,不啰嗦了)。其实要想C语言基础学的好,只有以下三步,先说一句大实话,每一步都真心不容易:说之前,请允许我把最重要的方法论先说三遍:一定要动手敲代码!一定要动手敲代码!一定要动手敲代码!下面开始:第一步:如果你不是真的有编程天赋,那就老老实实把C语言所有基础语法,用敲代码的方式,把所有基础语法和
学java还是python?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行程序员,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高薪。当然多数的程序员也并不都是热爱敲代码,只是选择了这个专业从事了这个行业,有这个技能,拿到比其它行业高的待遇。学java还是python?哪个更有前途?身边也有很多人问我转行程序员难不难,快三十岁了转行还有没有戏,对此我的回答都是欢迎转行程序员,程序员虽说门槛有点高,但其实并不难。只要热情
转载 2023-08-07 14:26:17
79阅读
前言:大家好,这里是Seon塞翁。当你收集了 n 个人的 EXCEL 记录表,需要将它们汇成一个总表时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不通过技术手段,要一个个打开再复制粘贴也太麻烦了吧!此时就需要一个通过几秒钟的点击就能完成合并的工具。 文章目录一、合并 EXCEL1、VBA 实现合并2、Python 实现合并二、拆分 EXCEL1、VBA 实现拆分2、Python 实现拆分 一、合并 EXCEL1、VBA
转载 2023-08-18 22:54:59
139阅读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vbaPython都简单,学完一个语言本身,那另一个语言就通了。难点在于vba学完,只要去学习Excel对象模型(你只在Excel用vba的情况)就可以很愉快的学代码了,而且各种算法各种业务逻辑你也可以很快的实现。但是Python不一样了,Python的应用范围太广了,以至于学完Python的基础和语法之后,懵逼了,你不知道要干嘛,想用Django开发一个web网站出来,但是还需
背景 最近经历了一次把vb脚本改造成python脚本,并获得性能提升数倍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也收获了一波新的认知。正好最近有时间,姑且写下来记录一下。什么是VB话说现在的年轻人,听说过这个编程语言的应该不多了。VB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从任何标准来说,VB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源自于BASIC编程语言,也属
转载 2023-11-21 20:45:36
178阅读
大家好,我是东哥。经常给大家推荐好用的数据分析工具,也收到了铁子们的各种好评。这次也不例外,我要再推荐一个,而且是个爆款神器。Excel和Jupyter Notebok都是我每天必用的工具,而且两个工具经常协同工作,一直以来工作效率也还算不错。但说实在,毕竟是两个工具,使用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切换的成本。最近,在逛GitHub突然发现了一款神器「PyXLL-Jupyter」,它可以完美将Jupyte
Python的战略定位很简单,就是要做一种简单、易用但专业、严谨的通用组合语言,让普通人也能够很容易的入门。因此,这是一门对初学者十分友好的编程语言,语法简洁明了,并且大多数都很简单直接,不玄乎,能带给开发者一种快速的学习体验。(推荐学习:Python视频教程)即使是对编程完全不了解的零基础人士来说,只要愿意学习,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学会Python的基础部分,然后干很多很多事情,比如实现一个具备基
PythonVBA是两种常用的编程语言,分别用于数据分析和办公自动化。本文将介绍PythonVBA的特点、用途以及如何使用这两种语言进行编程。 ## Python Python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Web开发等领域。Python具有以下特点: - 简洁优雅:Python代码通常比其他语言更简洁易读,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多功能性:Pytho
原创 2023-12-20 03:22:17
50阅读
系列列表前言在本系列的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如何读写 excel 数据,并快速进行汇总处理。但有些小伙伴看完之后有些疑惑:那只是简单读写数据而已,但有时候我需要设置 excel 的格式。我用透视表不用写代码,两三下也可以弄出结果来。今天,我就沿用上一节的数据,把需求升级一下,以解决上述的疑点。本文要点:使用 xlwings ,设置单元格格式使用 pandas 快速做高难度分组操作注意:虽然本文是"Pyt
下载W3Cschool手机App,0基础随时随地学编程>>戳此了解视频预览点击链接查看视频导语利用简单的PythonVBA程序在Excel中生成小姐姐。感觉很有趣,让我们愉快地开始吧~~~相关文件开发工具Python版本:3.6.4相关模块:PIL模块;openpyxl模块;以及一些Python自带的模块。Excel版本:Excel2016。环境搭建安装Python并添加到环境变量,
转载 2024-08-26 15:30:06
64阅读
# VBA Python – 在VBA中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的强大工具 ## 介绍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是一种常用于Office套件(如Excel、Word和Access)中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处理数据和生成报告,但在一些高级数据处理任务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我们可以结合使用VBAPython来实现更强
原创 2023-11-01 10:12:59
94阅读
不用纠结了,当然是两个都学。当然,也要分清主次,将来你毕业了如果要从事开发的话, 选哪个作为你的主语言,哪个作为你的辅助语言。结合我的经历,我从 2012 年开始学习 Python,到现在为止已经 8 年了,刚开始学 Python 的时候我工作上在用 C#,做了 3 年多 C# ,发现在国内 C# 几乎没办法进入互联网领域,于是转到 Java 上来,以便进入互联网公司。虽然学习 C# 和 Java
通过python的win32com接口可以调用Microsoft的office组件,从而实现对excel的读写操作。该方法只实用于windows平台,且需要安装Microsoft Office Excel.
转载 2023-07-06 18:16:21
367阅读
到底是VBA,还是Python?类似的话题,还有操作EXCEL学者Python,还是VBA现在学习VBA还值吗?是否过期等!这些问题,有很多粉丝在问,在知乎、头条我都有写过几篇交流过。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总结交流一下。首先,我简单说一下,我自己吧。VBA目前8年左右,Python主要写爬虫3年左右。当然我也是办公一族,还是“表哥”财务人员,上到集团下到市场门店都有经历可以说几乎每天都和EXCEL形影不
  忘记曾经的一切,那时你也许是一个好的决策者 忘记曾经的幸福,那时你换来的是我们彼此的新的起点。 好好地去看好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世界流下空白。
原创 2007-06-21 20:55:35
440阅读
6评论
备忘用:  1、VBA取行列数:      例如要取第二行使用了多少列:Cells(2, Columns.Count).End(xlToLeft).Column:解释:主要是End方法,VBA中如下阐述:返回一个 Range 对象,该对象代表包含源区域的区域尾端的单元格。等同于按键 End+ 向上键、End+ 向下键、End+ 向左键或 End+ 向右键。Range 对象,只读。意思就是说取到选择
转载 2023-06-30 20:07:12
88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