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服务器增加硬盘实施方案一、 Raid 配置 ( 进机房操作 )1、 停止服务器上的进程用 xsmgss 用户登录 , 执行 httpd.sh stop2、 停数据库 ( oracle 用户 )/home/oracle/>sqlplus /nolog
SQL> conn / as sysdba
SQL> shutdown immediate
SQL>exit3、 停数据
转载
2024-08-07 16:00:57
81阅读
从上期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云服务器有灵活扩展,满足需求的独特优势。那么企业如何根据自己的业务去更好地配置与升级云服务器呢?下面我们将从CPU、内存 、带宽 、线路与操作系统展开讨论。 CPU + 内存 + 带宽篇 按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CPU、内存、带宽: 公司建站初期,正处于初始阶段,并发访问量小。适合选择省钱适用的经济型配置, 可以从1核 CPU + 1G内存 + 2M带
转载
2024-04-29 14:16:09
23阅读
摘自:https://www.jianshu.com/p/186a8fa0237f 新增sftp组 groupadd sftp 添加用户,并更改用户密码 sudo useradd -g sftp -s /sbin/nologin -M xxx sudo passwd xxx xxx@1234 更改目
转载
2021-08-06 09:40:58
923阅读
存储服务器(Storage server) 有的人认为存储服务器就是在服务器上附加一些特性,也有一些人把它定义为一种专门面向特定功能的“简装箱”,还有的人则认为这个术语应该是特指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设备。 这里我们将尝试给存储服务器一个严格的定义,将它与普通服务器区分开来,同时也列举市场上一些存储服务器的实例。 并不是一般的服务器 典型的服务器会被配置来执行多
之前在海外架设服务器踩过一些坑,尤其是第一次连接服务器,怎么都连接不上。这次公司新加一台测试服务器,在亚马逊上租了一台服务器,从零开始搭建环境。在购买服务器后,首先要连接服务器,首先要下载密钥对。.pem后缀的文件.接着开始创建私钥。前提条件:您需要下载并安装了 PuTTY 和 PuTTYgen,这是我平时用的连接服务器的工具,分享给大家,下载连接: 最后 ,单击 Open,
转载
2023-12-14 15:20:09
31阅读
一文让你明白Redis主从同步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有关 Redis 主从同步(也称「复制」)的内容。 我们知道,当有多台 Redis 服务器时,肯定就有一台主服务器和多台从服务器。一般来说,主服务器进行写操作,从服务器进行读操作。 那么这里有存在一个问题:从服务器如何和主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的呢? 这个问题,就是通过今天的内容:主从同步来解决的。&n
转载
2023-10-27 16:46:29
51阅读
为什么要扩容?无论如何优化性能,能达到的最大值是有限的。对于一个用户量大的应用,可以对服务器进行各种优化,诸如限流、资源隔离,但是上限还是在那里,这时候就应该改变我们的硬件,例如使用更强的CPU、更大的内存。扩容策略扩容策略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单机整体扩容,也就是机器内部包含CPU、内存、存储设备等,另一种是扩容对应的组件,例如扩内存、扩磁盘、扩CPU。整机硬件整机扩容的好处是,有很多专业的服
转载
2023-12-15 19:16:19
323阅读
CentOS 简单安装配置svn服务器之前的svn仓库都是头头们配置好,我就直接使用的,基本上就checkout,update,commit,偶尔show log找回以前的版本一下,今天我就自己简单配置一个svn服务器用一下,我准备已apache+svn的方式来进行安装,我的linux是CentOS 5.4版本的,默认并没有安装subversion的程序,所以先安装subversion的程序,在系
# SQL Server 2008 新增服务器名称的指南
在 SQL Server 2008 中,新增服务器名称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尤其当我们希望在一个供多个用户访问的环境中配置数据库时,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新增服务器名称,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及使用说明,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 什么是服务器名称?
服务器名称是指用于区分和识别 SQL Server 实例的名
# 服务器虚拟化出2个服务器的指南
近年来,服务器虚拟化已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解决方案。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小白,了解服务器虚拟化的基本流程及相关技术将为你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虚拟化技术创建两个虚拟服务器,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虚拟化的基本流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的基本流程。以下是一个简洁明了的步骤表:
```mar
问题:1.可能的解决方法一2.可能的解决方法二3.可能的解决方法三4.可能的解决方法四5.可能的解决方法五(我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 问题: 刚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在进行插入数据操作的时候,发现报错。 报错的原因是因为使用的版本为2.2.4.RELEASE,并不支持servise.list()这些自带的方法 然后写sql语句,写完后发现没有数据依然报错,最后单独打印出来,原来没有数据 这让我
转载
2024-09-24 21:06:40
13阅读
在如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下,新增服务器和FC交换机架构的搭建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考虑系统架构的完整性、数据传输的高效性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本文将围绕“新增服务器 FC交换机 架构”进行探讨,希望为您提供一个清晰的解决思路。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象限来理解当前架构的定位。象限图的X轴表示技术成熟度,Y轴表示业务需求的紧迫性。左上角表示基础但急需实现的业务功能,右下角则是成熟度
云服务器新增磁盘后,新增的数据盘处于脱机状态,使用前需将其联机。步骤如下: 一、登录远程桌面,点击桌面左下角“开始”,点击“计算机管理”。(Windows 2012系统路径:左下角“Windows LOGO标识”-“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 二、在“计算机管理”的左侧导航栏中点击“存储”,点击“磁盘管理”。 三、找到新增的数据盘(如图所示“磁盘1”),右键点击该磁盘,点击“联机”。 联机成功。...
原创
2021-08-13 10:17:40
208阅读
一. 概述Nginx是一个高性能,支持高并发的,轻量级的web服务器。目前,Apache依然web服务器中的老大,但是在全球前1000大的web服务器中,Nginx的份额为22.4%。Nginx采用模块化的架构,官方版本的Nginx中大部分功能都是通过模块方式提供的,比如Http模块、Mail模块等。通过开发模块扩展Nginx,可以将Nginx打造成一个全能的应用服务器,这样可以将一些功能在前端N
前言文件服务器是一个应用必要的组件之一。最早我搞过FTP,然后又用过FastDFS,接私活的时候我用MongoDB也凑合凑合。现如今时代不同了,开始流行起了OSS。Gitee: https://gitee.com/felord/kono day06 分支 欢迎Star
GitHub: https://github.com/NotFound403/kono day06 分支 欢迎Star什么是OS
转载
2024-02-25 10:57:26
34阅读
虽然人们通常认为,互联网作为一个非物质对象,构成了互联网的数据实际存储在一个非常物理地点:数据服务器。企业有时经营他们自己的服务器,或租出去从数据中心,使他们能够存储在线文件——象那些做了一个网站——,并使全局可访问的服务器。从根本上说,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器是从Internet访问的文件的保存位置。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基本上是没有外围设备,如显示器和键盘的计算机。服务器经营完全作为保存的位置,并连
转载
2024-05-23 20:02:26
24阅读
本文将与你分享我多年来在服务器开发方面的一些经验。对于这里所说的服务器,更精确的定义应该是每秒处理大量离散消息或者请求的服务程序,网络服务器更符合这种情况,但并非所有的网络程序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服务器。使用“高性能请求处理程序”是一个很糟糕的标题,为了叙述起来简单,下面将简称为“服务器”。 本文不会涉及到多任务应用程序,在单个程序里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现在已经很常见。比如你的浏览器可能就在做一些并行处
转载
2024-08-19 22:03:55
11阅读
作为新兴产业的云计算已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个人、企业对云服务器的需求大幅增加,显然,传统的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上云的需要,云服务器在网络、算力和存储性能方面的具有优越性,能够帮助用户构建稳定的应用,实现云化。一、服务器和实体云服务器的区别相比实体机,云服务器的优点非常明显,弹性配置,丰俭由人,当业务处于起步阶段,用低配置的云服务器,当业务起量后,升级云服务器配置即可,这个过程无须迁移系统
转载
2023-09-28 13:40:56
621阅读
点赞
1评论
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记录如何解决“联通云服务器打通两个服务器”的过程,包括必要的背景定位、参数解析、调试步骤、性能调优、排错指南和生态扩展。
在我们的项目中,最近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打通两台联通云服务器。这一需求的产生源于分布式应用的架构设计,旨在实现两个独立实例间的安全、稳定通信。这个场景在云计算环境中非常普遍。
### 问题场景
当前我们有两台联通云服务器,它们需要互相访问,导致我们
1.服务器:
什么是服务器?
通俗地讲
转载
2023-08-13 21:15:22
742阅读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