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也是OSI第三,从传输接收数据分段或PDU。这些比特流已经被处理成为可传输的大小并进行了编号已实现可靠性。现在网络使用的协议为PDU添加地址和其他信息,并将其沿最佳路径发送到下一台路由器或目的网络
原创 2015-02-04 18:44:00
1145阅读
传输在终端用户之间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向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在给定的链路上进行流量控制、分段/重组和差错控制。一些协议是面向连接的,这也就意味着传输能保持对分段数据的跟踪,并且重传那些失败的分段。
原创 2015-02-04 00:25:47
1007阅读
简单说明了TCP,UDP协议以及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等
原创 10月前
0阅读
网络基础---应用 协议和服务简介
原创 2015-02-01 17:01:34
1232阅读
OSI物理将代表数据链路层帧的比特编码为信号并通过物理介质——铜缆、光纤、和无线介质,用于连接网络设备—传输和接收这些信号。
原创 2015-02-05 14:31:31
1721阅读
1.传输的目的 传输的主要任务是为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逻辑通信能力,确保数据能够有效、可靠地传输。 2.传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网络模型底下的三(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解决了一个从主机A如何发送一个包到主机B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 (1)多路复用/分用 传输通过端口号来表示同一台主机上的不同应用程序或进程。这样网络送来的数据包可以根据目的端口号准确交给相应的应用
原创 1月前
128阅读
1.集线器HUB 机器A发给集线器HUB的数据包,每次都是广播。所以需要进行冲突检测,叫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注意只有HUB才需要这个,后面用的都是交换机,不需要,这个地方我一直被误导。 2.基本的数据包传输,其实就是层层封装 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634994085 3.路由表、ARP表、MAC地址表 理解IP机以下的几层传输机制,跟着这三
原创 1月前
61阅读
本章主要讲解PKI概念、内容和意义基础设施:是普适性的基础平台,是大环境里的基本框架。网络基础设施:电力通信网络中,用于联结计算机互联互通的一切基础元素的集合。包括所有的硬件,软件,人员,执行策略,规程等。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安全基本框架,可以被组织内任何需要安全服务的应用和对象使用;接入点是统一的,便于使用的;适应多种环境框架,互操作能力;可管理,透明性;一致性;保证数据和资源的本地安全以
1、网络层次划分1.1、osi七模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传输(数据传输)、会话、表示、应用。上面三面向用户。1)物理(Physical Layer)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可靠的物理媒体。简单的说,物理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物理有两个重要的设备名称:中继器(也
文章目录网络网络协议IP虚拟互联网络的意义分类的IP地址分类ip地址IP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ARP协议ARP中毒
原创 2022-06-29 10:32:42
104阅读
网络(一) 一、网络的功能 1、异构网络互联 所谓虚拟互连网络也就是逻辑互连网络,它的意思就是互连起来的各种物理网络的异构性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利用IP协议就可以使这些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使用IP协议的虚拟互连网络可简称为IP网。 2、路由与转发 3、拥塞控制 二、路由算法 1、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linux运维基础 一.网络基础知识概念1.什么是网络?  网络即为实现通讯的技术。2.网络的诞生六步曲  (1).早期的网络需要拥有两台通讯的主机,当主机之间有通讯需求是就构建网络进行通讯   (2).当主机网络需要通讯时需要有硬件的支持工作,网卡就是实现通讯的硬件,此时就诞生了硬件网卡      (3).当然实现网络通讯
一、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通常都是二+三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到这种零售行业的“加盟店”形式架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到边缘”架构,以及我们下面要谈到的“大二”架构,就相当于“直营店”了。之所以采用这种网络架构,是因为这种架构非常成熟,相关的二三层网络技术(二VLAN+xSTP、三路由)都是成熟的技术,可以很容易的进行部署,也符合数据中
原创 2017-07-26 10:06:21
10000+阅读
5点赞
2评论
基础应用:java web三架构配置入门   一、软件下载:    1、java    这里使用的是jdk1.4.2。  下载地址:http://dlc.sun.com/jdk/j2sdk-1_4_2_07-windows-i586-p.e
转载 2024-03-28 13:37:27
46阅读
# 深度学习基础网络的输入 在深度学习中,输入是模型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数据输入。无论是用来进行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还是其他任务,输入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为您介绍输入的概念,如何实现,以及给出代码示例。 ## 输入的概念 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直接从数据集中接受输入数据。在构建神经网络时,输入的节点数应与输入数据的特征数相匹配。例如,如果我们使用的是28x28像
原创 9月前
371阅读
OSI简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7。每一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常规的路由器是三交换设备,常规的交换机是二交换设备。OSI七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 ,建立七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
转载 精选 2014-05-12 17:47:40
467阅读
网络(六) --移动IP与网络设备 一、移动IP 1、定义 最简单的说,移动IP技术就是让计算机在互联网及局域网中不受任何限制的即时漫游,也称移动计算机技术。 专业一点的解释,移动IP技术是移动节点(计算机/服务器/网段等)以固定的网络IP地址,实现跨越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并保证了基于网络IP的网络权限在漫游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改变。 移动IP的这一特性特别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因为只有
原创 2014-03-16 19:44:00
626阅读
MSS 与 MTU 的区别,默认大小各是多少?TIME_WAIT 与 CLOSE_WAIT 的区别?递归解析与迭代解析的区别?
转载 2018-12-03 14:04:09
586阅读
1点赞
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在于,因为前面的的参数会发生变化导致每层输入的分布在训练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这又导致模型需要需要较低的学习率和非常谨慎的参数初始化策略,从而减慢了训练速度,并且具有饱和非线性的模型训练起来也非常困难。网络输入数据分布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内部协变量转移,BN 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深度讲解了卷积计算的原理,并详细介绍了构成所有卷积网络主干的基本元素,包括卷积本身、填充(padding)和步幅 (stride)的基本细节、用于在相邻区域汇聚信息的汇聚(pooling),最后给出卷积和汇聚的代码示例和CNN框架结构图。
推荐 原创 2023-02-16 03:08:44
68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