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结合各个大佬的文章而成1.unity内存管理简介:内存的分配应该都是以C#作为标准,但是GC是不通的框架有不同的标准(用了不通的GC算法)。(Mark-Compact)标记压缩法1)unity内部有两个内存管理池:堆内存和堆栈内存。堆栈内存(stack)主要用来存储较小的和短暂的数据,堆内存(heap)主要用来存储较大的和存储时间较长的数据。2)unity中的变量只会在堆栈或者堆内存上进
本系列文章主要讲解C#针对unity内存管理,共有三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  第一篇文章讨论.NET和Mono垃圾回收的内存管理基本的原理。也涉及一些常见的内存泄漏来源。 •  第二篇文章着重于使用工具发现内存泄漏。Unity Profiler在此方面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代价太高(unity5中免费)。因此我将讨论.NET反汇编和通用中间语言(CIL
内存管理是程序开发的核心问题,而资源的使用又与内存息息相关,因此本章想要梳理整个开发流程中Unity对于内存与资源的管理方式。一、内存基础1.1 基础概念内存是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在操作系统中,内存分为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CPU读取数据CPU进行数据处理时,从内存或缓存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进行分解,进而对数据进行处理。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很慢,
1 。 有很多种方式例如1.压缩自带类库;2.将暂时不用的以后还需要使用的物体隐藏起来而不是直接Destroy掉;3.释放AssetBundle占用的资源;4.降低模型的片面数,降低模型的骨骼数量,降低贴图的大小;5.使用光照贴图,使用多层次细节(LOD),使用着色器(Shader),使用预设(Prefab)。 LOD技术有点类似于Mipmap技术,不同的是,LOD是对模型建立了一个模型金字塔,根
1.什么是GC 什么时候会触发GC  在游戏运行的时候,数据主要存储在内存中,当游戏的数据在不需要的时候,存储当前数据的内存就可以被回收以再次使用。内存垃圾是指当前废弃数据所占用的内存,垃圾回收(GC)是指将废弃的内存重新回收再次使用的过程  unity内部有两个内存管理池:堆内存和堆栈内存。堆栈内存(stack)主要用来存储较小的和短暂的数据,堆内存(heap)主要用来存储较大的和存储时间较长的
转载 2024-07-25 14:22:18
152阅读
原文地址: Understanding Automatic Memory Management本文翻译自Unity Manual 的 Understanding Automatic Memory Management 一节,主要介绍Unity中的内存管理、垃圾回收,及优化的做法。本文以翻译原文+注解的方式书写。理解自动内存管理当创建对象、字符串或数组时,存储它所需的内存将从称为堆的中央池中分配。当
了解托管堆许多 Unity 开发者面临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托管堆的意外扩展。在 Unity 中,托管堆的扩展比收缩容易得多。此外,Unity 的垃圾收集策略往往会使内存碎片化,因此可能阻止大型堆的收缩。托管堆的工作原理及其扩展原因“托管堆”是由项目脚本运行时(Mono 或 IL2CPP)的内存管理器自动管理的一段内存。必须在托管堆上分配托管代码中创建的所有对象(2)(__注意:__严格来说,必须在托
一什么是内存溢出1内存溢出是指应用系统中存在无法回收的内存或使用的内存过多,最终使得程序运行要用到的内存大于虚拟机能提供的最大内存。 2 Java的内存管理就是对象的分配和释放问题。 在Java中,内存的分配是由程序完成的,而内存释放是由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ion,GC)完成的,程序员不需要通过调用GC函数来释放内存,因为不同的JVM实现者可能使用不同的算法管理GC,有
转载 2023-07-11 00:42:48
230阅读
一、什么是内存泄漏:内存泄露 (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二、Java中的内存管理Java中内存申请:Java程序在运行中会需要通过关键字new为每个对象申请内存空间 (基本类型除外),所有的对象都在堆 (Heap)中分配空间。java中的内存释放:Java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通过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ion,GC)自动管理内存的回收
转载 2023-09-19 22:41:02
170阅读
java的内存管理 对象的分配与释放分配:程序员通过new为每个对象申请内存空间(基本类型除外下面有介绍,注意局部变量和对象的实例变量的区别)所有对象都在堆中分配空间;释放:对象的释放是由垃圾回收机制决定和执行的,这样极大的简化CG(垃圾处理装置)的负担,当然同时也为程序员带来便利(例如c语言需要手动的去处理已经不在使用的对象,如果遗忘内存就会被越占越多)。可以分为2大类:堆内存与栈内存(1)在函
转载 2023-05-24 09:53:52
1245阅读
本文为转发文。最近网友通过网站搜索Unity3D在手机及其他平台下占用内存太大. 这里写下关于Unity3D对于内存的管理与优化.Unity3D 里有两种动态加载机制:一个是Resources.Load,另外一个通过AssetBundle,其实两者区别不大。 Resources.Load就是从一个缺省打进程序包里的AssetBund
转载 2023-01-05 12:52:45
341阅读
内存溢出内存溢出是指应用系统中存在无法回收的内存或使用的内存过多,最终使得程序运行要用到的内存大于虚拟机能提供的最大内存。为了解决Java中内存溢出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Java是如何管理内存的。Java的内存管理就是对象的分配和释放问题。在Java中,内存的分配是由程序完成的,而内存释放是由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ion,GC)完成的,程序员不需要通过调用GC函数来释放内存
转载 2023-08-16 21:45:57
168阅读
当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那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proc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可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做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那么可通过调整/proc/s
JNI内存方面说明以及相关类型手动释放内存一、Java内存 二、JNI内存和引用 三、Local Reference四、Global Reference五、Weak Global Reference六、注意点6.1 Local Reference 不是 native code 的局部变量6.2 注意释放所有对jobject的引用:6.3 局部引用和全局引用的转换6.4 多线程七
转载 2023-06-12 16:32:52
237阅读
原作者xiaoyanger 如果一个无用对象(不需要再使用的对象)仍然被其他对象持有引用,造成该对象无法被系统回收,以致该对象在堆中所占用的内存单元无法被释放而造成内存空间浪费,这中情况就是内存泄露。 在Android开发中,一些不好的编程习惯会导致我们的开发的app存在内存泄露的情况。下面介绍一些在Android开发中常见的内存泄露场景及优化方案。 单例导致内存泄露 单例模式在Android开
 vector内存不手动释放,等程序运行完可能回堆积大量空间,造成内存使用过高现象,所以一定要手动释放。下面是几种释放方法: (1),若想释放vector占用的空间,可以使用swap技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翻译 精选 2012-09-03 23:11:43
2180阅读
free -msync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free -m
原创 2022-10-31 12:11:02
240阅读
# Java内存管理及释放方案 ## 1. 背景 Java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具有自动内存管理机制。Java虚拟机(JVM)会负责分配和释放内存,但是开发人员仍然需要注意内存管理,以避免潜在的内存泄漏和性能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Java内存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常见技术,以及如何释放内存并优化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 ## 2. Java内存管理原则 Java内存管理的主要原则是通过
原创 2023-08-07 07:31:18
623阅读
在开发c或c++时,经常需要分配内存,如今常用的分配内存函数为malloc,tcmalloc,jemalloc,其中属于malloc使用最平常,因为属于c标准库函数,但是网上有有实验证明另外两个效率比malloc高,这篇文章主要还是分析malloc,因为经常用到malloc来分配内存,而且大家也知道这malloc分配的内存是从堆中分配的。但是malloc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了?有了之前linux内存
1、定义(1)常见于NIO操作时,用于数据缓冲区(2)分配回收成本较高(属于操作系统内存),但读写性能高(3)不受JVM内存回收管理(依旧存在内存溢出的问题)2、直接内存基本使用(IO操作举例)(1)分为两步操作:(2)使用直接内存后,可以减少步骤:3、直接内存导致的内存溢出问题书写程序:每次都分配直接内存,直到内存溢出public classTest1 {static int _100Mb=1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