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各种代码编辑器及IDE比较Atom,sublime,vscode是当前主流的三大跨平台代码编辑器,其他的还有clion,kdevelop,Qt,vim等。1、安装vscode(3种方法)1)从Ubuntu Software安装(推荐)2)从Download Visual Studio Code - Mac, Linux, Windows下载.deb文件,通过sudo dpkg -i code_
转载 2024-02-28 10:07:54
111阅读
1、如何打开命令终端  在桌面空白处,按下ctrl+alt+t的组合键,即可打开终端。2、如何更改计算机名    (1)打开终端;输入sudo gedit  /etc/hostname,此时可打开hostname文件,将原计算机名删除,输入新的计算机名,并且保存文件;(注意,gedit后面有个空格)    (2)输入sudo gedit
 vim编辑器的使用:安装Vim:sudo apt-get install vim1,设置tab键和显示行号:先打开该文档:vim /etc/vim/vimrc在最后一行写入:set ts=4 56 set nu 即编辑完成。VIM 编辑器有 3 种工作模式:输入模式、指令模式和底行模式,通过切换不同的模式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 。// 输入模式,切换到输入模式的命令如下(英文字
前言一般我在开发中,常用的定时任务有2种。一种是直接调用PHP文件执行,还有一种是调用远程URL地址。首先,先来亮相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Crontab命令。这个是系统定时命令,作用是定时的去执行一些任务。包含一些系统级别的任务,当然用户也可以直接借用该命令来实现自己的一些计划任务。该命令一般跟随系统启动,我们可以使用一下命令来查看是否cron是否启动pgrep cron如果启动了,会返回一个进程i
1、连接Mysql格式: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1、连接到本机上的MYSQL。 首先打开DOS窗口,然后进入目录mysql\bin,再键入命令mysql -u root -p,回车后提示你输密码.注意用户名前可以有空格也可以没有空格,但是密码前必须没有空格,否则让你重新输入密码。如果刚安装好MYSQL,超级用户root是没有密码的,故直接回车即可进入到MYSQL中了,
转载 2023-08-11 15:27:46
159阅读
1、连接Mysql 格式: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 1、连接到本机上的MYSQL。 首先打开DOS窗口,然后进入目录mysql\bin,再键入命令mysql -u root -p,回车后提示你输密码.注意用户名前可以有空格也可以没有空格,但是密码前必须没有空格,否则让你重新输入密码。 如果刚安装好MYSQL,超级用户root是没有密码的,故直接回
在配置完串口的相关属性后,就可以对串口进行打开、读写操作了。它所使用的函数和普通文件读写的函数一样,都是open、write和read,由于串口是一个终端设备,因此在函数的具体参数的选择时会有一些区别,另外,这里会用到一些附加的函数,用于测试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等,下面对其进行具体讲解。1、打开串口打开串口和打开普通文件一样,使用的函数同打开普通文件是一样的,都是open函数,如下所示:fd = o
转载 2024-04-23 07:28:52
128阅读
1.开机后怎么进入图形界面?答:开启Ubuntu后最先进入的是控制台,先用户登录,然后输入 startx 回车,进入图形界面。 2.从图形界面进入控制台 答:从左侧工具栏中的dash home 中搜索 终端(Terminal),打开终端,即可进入控制台。       快捷键 ctrl + alt + t 3.ubuntu 的关机、重启、注销命令
转载 2024-01-05 19:08:01
48阅读
# 如何在cmd中输入redis命令 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库,常用于缓存、会话存储和消息队列等场景。在使用Redis时,我们通常通过命令行工具与Redis进行交互。本文将介绍如何在cmd中输入Redis命令,以便操作Redis数据库。 ## 步骤 ### 步骤一:启动Redis服务器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Redis服务器已经启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在cmd中启动Redis服务器:
原创 2024-07-10 04:22:21
34阅读
MongoDB Compass 是 MongoDB 的官方图形用户界面(GUI),它允许用户以图形化的方式管理和操作 MongoDB 数据库。虽然 MongoDB Compass 提供了直观的界面,但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在 MongoDB Compass 中输入命令。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MongoDB Compass 中输入命令,并通过代码示例和状态图展示其操作流程。 ## MongoD
原创 2024-07-26 04:13:50
13阅读
喵哥在去年写了一篇关于VScode配置的文章,Ubuntu vscode的C++ tasks.json,当时只是记录了如何配置,但是没有说为什么这么配置,而且只有gcc的配置,而VScode一直把Clang放在最前面,并且Clang比gcc更加节省内存,运行更快。。。在这里一并把gcc和Clang的配置记录下来,并且两者都会采用gdb和lldb的调试以作对比。首先需安装相应的软件:gcc、Clan
转载 11月前
100阅读
Linux系统的启动和修复模式一.多种方式安装Linux系统1. 制作安装启动盘方法一、在DOS/Windows下制做G:\dosutils> rawriteEnter dis image source file name:bootdisk.imgEnter target diskette drive:aPlease insert a formatted diskette into
目录1.启动MongoDB1.启动服务2.Shell连接2.数据库操作1.查看已有数据库2.选择/创建数据库3.查看当前数据库4.数据库删除5.退出3.集合操作1.集合的显式创建2.查看所有集合3.集合的删除4.文档基本CRUD1.单个文档插入2.批量插入3.查询4.投影查询5.文档更新6.文档删除7.统计查询8.排序查询9.分页查询10.模糊查询11.比较查询12.包含查询13.条件连接查询5.
Idea常用快捷键大全编写代码:Ctrl+Shift + Enter,语句完成Shift+Enter,向下插入新行Ctrl+Alt+L,格式化代码Ctrl+Alt+B,跳转到接口方法实现处Ctrl+Alt+V,可以引入变量。例如:new String(); 自动导入变量定义Ctrl+X,删除行Ctrl+Y,删除当前行Ctrl+D,复制行Ctrl+Alt+left/right,返回至上次浏览的位置C
转载 2023-12-15 11:22:56
133阅读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数据库及其应用》(课程编号:B0901000)完成日期: 2014.05.27直接启动Access,或在“文件”选项卡中选择“新建”命令项,出现新建空数据库的Backstage视图界面。在窗口左侧列出了可以执行的'命令项。包括“打开”、“最近使用文件”、“新建”、“帮助”、“选项”等。②已有打开数据库的Backstage视图若已打开数据库,单击“文件”选项卡,进入当前数
       以前发过备份、还原、克隆Ubuntu系统的工具:Ucloner(原 ubuntu-cloner) - 系统备份、恢复、克隆、批量部署 ,不过有的人肯定想geek到底,要全手工命令行进行ubuntu备份和恢复,想知道怎么命令行手工备份Ubuntu系统的方法 还原Ubuntu系统备份的方法,往下看:下面是备份Ubuntu系统的
转载 2024-01-08 22:39:43
55阅读
    最近,迷上了java,一时间什么环境变量/虚拟机都猛然袭来,有点不适。环境配置在前,这所自然。平时搞PHP都喜欢自己倒腾环境,自然时因为系统默认版本并不如意罢。java而言,也有类似情节。不过java貌似更好一些,不像php,我好多代码都是5.2的,ubuntu的apt库里提供的都所5.4,不敢乱用,似乎还不习惯新玩意。   &nb
转载 2023-10-08 14:59:33
371阅读
Basic Commands 基本 命令 Typing # sudo iptables -L lists your current rules in iptables. If you have just set up your server, you will have no rules, and you should see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
转载 2024-05-27 15:41:34
478阅读
zzupdate 是一个开源的命令行程序,通过将几个更新命令组合到一个命令中,使得将 Ubuntu 桌面和服务器版本升级到更新版本的任务变得容易一些。将 Ubuntu 系统升级到更新的版本并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使用 GUI 还是使用几个命令,都可以轻松地将系统升级到最新版本。另一方面,Gianluigi 'Zane' Zanettini 写的 zzupdate 
转载 2024-03-23 07:51:06
149阅读
    我的用户名为:liang     输入:sudo vim /etc/sudoers             下图为sudoers的原文件: # /etc/sudoers  #
原创 2011-08-12 14:05:22
331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