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数据发布PPDP (Privacy Preserving Data Publishing)数据发布是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应用中一个重要环节。数据扰乱:是一种数据失真技术,主要通过添加噪声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随机扰动,使敏感数据失真,但扰动过程保持数据统计不变性,以便可继续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加密:通过数据加密技术,通过隐藏敏感数据方式保护隐私,虽能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安全
提出背景Internet 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迅猛发 展以及数据共享范围逐步扩大,数据自动采集 和发布越来越频繁,信息共享较以前来得更为容易 和方便;但另一方面,以信息共享与数据挖掘为目的数据发布过程中隐私泄露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有效地保护私有敏感信息不被泄漏就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发布者在发布数据前需要对数据集进行敏感信息保护处理工作,数据发布中隐私保护对象主要是
转载 2023-05-19 11:36:10
213阅读
前言:九月最后一天开这个深坑,可能会需要好几天才能弄清楚这个算法,如果有不对地方欢迎批评指正,但是!千万不要喷我!我会生气!!!数据发布中隐私保护对象主要是用户敏感数据与个体身份之间对应关系。通常使用删除标识符方式发布数据是无法真正阻止隐私泄露,攻击者可以通过链接攻击获取个体隐私数据。链式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对发布数据和其他渠道获取外部数据进行链接操作,以推理出隐私数据,从而造成隐
转载 2024-08-09 11:19:17
47阅读
链式攻击:指攻击者通过对发布数据和其他渠道获取外部数据进行链接操作,以推理出隐私数据,从而造成隐私泄露,相当于一种个人信息维度扩充。 K-匿名算法就是为了解决链式攻击。工作原理:通过概括(对数据进行更加概括、抽象描述)和隐匿(不发布某些数据项)技术,发布精度较低数据,使得每条记录至少与数据表中其他k-1 条记录具有完全相同准标识符属性值,从而减少链接攻击所导致隐私泄露。攻击方法:同质
 k-匿名攻击存在着同质化攻击和背景知识攻击两种缺陷。所谓同质化攻击是指某个k-匿名组内对应敏感属性值也完全相同,这使得攻击者可以轻易获取想要信息。而背景知识攻击是指即使k-匿名组内敏感属性值并不相同,攻击者也有可能依据其已有的背景知识以高概率获取到其隐私信息。K匿名基本概念为解决链接攻击所导致隐私泄露问题,引入k-匿名 (k-anonymity) 方法。k-匿名通过概括(对
# k匿名算法简介及Java示例 ## 什么是k匿名算法k匿名算法是一种隐私保护技术,用于处理包含敏感信息数据集。该算法通过将数据集中个体进行分组并进行数据扰动,以保护个体隐私。k匿名算法目标是在保证数据可用性前提下,使得每个数据组中至少有k个相同记录,从而隐藏个体特征信息。 ## k匿名算法实现Java中,可以使用以下步骤实现k匿名算法: 1. 加载数据集:首先
原创 2023-07-21 15:36:47
414阅读
30 November 2019 18:31 人类历史上,除了计算机外从没有一项技术可以在短短几十年间,能够全方位影响整个社会各个领域。技术发展,少不了许多代人为之努力。无论是在计算机硬件上,还是在实现算法上,这其中有着大量非常精巧设计,在后面的文章中,将会不定期把这些知识展现出来。这次介绍一个在隐私保护领域常用模型,K-匿名。 背景 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迅猛发...
原创 2021-07-09 14:35:34
893阅读
前言之前博客“【算法导论-35】算法JGraphT开源库介绍”中提到开源版本Graph库。然而,继续《算法导论》学习必须自己实现Graph。所以,放弃使用该库,实现自己Graph类。 注意,本篇博客紧密结合《算法导论》第22章,深度优先、广度优先、拓扑排序算法都取自相关章节伪代码,这里不再讲解相关原理。 #Graph实现 基础Graph类实现包括以下: ☆支持有向和无向两种
转载 2023-07-18 15:35:05
73阅读
算法 1 遍历遍历就是从图中某个顶点出发,按某种方法对图中所有顶点访问且仅访问一次。遍历算法是求解连通性问题、拓扑排序和求关键路径等算法基础。 2 深度优先遍历从图中某个顶点V 出发,访问此顶点,然后依次从V各个未被访问邻接点出发深度优先搜索遍历,直至图中所有和V有路径相通顶点都被访问到。 若此时图中善有顶点未被访问,则另选图中一个未被访问顶点作为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
实现(java-邻接矩阵方式实现):是一种数据结构,其中结点(顶点)可以具有零个或者多个相邻结点元素,两个结点之间连接叫做边,结点也可以称为顶点; 表示方式: 第一种:是利用邻接矩阵(用二位数组实现)来进行表示; 第二种:是利用邻接表(用数组+链表实现)来进行表示; (1)邻接矩阵需要为每个顶点都分配n个边空间,其实有很多边都是不存在,会造成空间一定损失. (2)邻接表实现
# Java算法实现 ## 介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Java实现算法。抠算法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用于从一个图像中提取出感兴趣对象,并将其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抠算法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比如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算法整体流程,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表格来展示每个步骤名称和描述。 | 步骤 | 描述 | | --- | --
原创 2023-11-07 05:41:25
87阅读
该项目源代码已经放到Github上,有兴趣可以点击AlgorithmGraphExample 进行访问项目启动,项目使用maven搭建,如果不使用maven导入,请保证有Junit4jar包在工程中.将项目导入相应IDE,执行AlgorithmInGraphTestshowAlgorithm()方法,即可以执行相应测试方法.二分查找:算法目的: 查找在有序数组中某给定值位置算法原理: 当数
基本介绍为什么要有举例说明常用概念表示方式邻接矩阵邻接表快速入门案例深度优先遍历介绍遍历介绍深度优先遍历基本思想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步骤广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基本思想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步骤深度优先 VS 广度优先完整代码 基本介绍为什么要有前面我们学了线性表和树线性表局限于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关系树也只能有一个直接前驱也就是父节点当我们需要表示多对
所谓遍历,即是对结点访问。-一个有那么多个结点,如何遍历这些结点,需要特定策略,一般有两种访问策略: (1)深度优先遍历 (2)广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介绍 深度优先遍历基本思想:深度优先搜素(Depth FirstSearch):DFS深度优先遍历,从初始访问结点出发,初始访问结点可能有多个邻接结点,深度优先遍历策略就是首先访问第一个邻接结点。 然后再以这个被访问邻接结点作为
介绍图形是存储某些类型数据便捷方法。该概念是从数学移植而来,适合于计算机科学需求。由于许多事物可以用图形表示,因此图形遍历已成为一项常见任务,尤其是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Java 用代码表示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如何工作?Dijkstra算法在起始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加权图中找到最便宜路径(如果存在)
遍历一、DFS(Depth First Search)概念: 从初始访问点出发,访问其第一个邻接节点;然后把这个邻接节点作为初始节点,继续访问它第一个邻接节点。即每次都在访问完当前节点过后,访问它第一个邻接节点。算法:访问初始节点v(下标),并标记v已被访问;查找节点v第一个邻接节点w(下标);如果w存在,则继续4步骤;如果w不存在,则返回1步骤;如果w未被访问过,对w进行dfs递归操作
转载 2023-09-21 10:16:17
49阅读
k近邻算法k近邻法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k近邻法输入为实例特征向量,对应于特征空间点;输出为实例类别,可以取多类(与感知机不同点之一)。分类时,对新实例,根据其k个最近邻训练实例类别,通过多数表决等方式进行预测。算法基本步骤如下: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点与当前点之间距离;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k个点;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5)返回
转载 2023-07-21 16:00:48
88阅读
因为自己好奇心,所以做了这一篇关于KNN 算法笔记。 文章目录一、简介二、KNN算法实现2.1实现步骤2.2代码实现三、相关测试四、小结 一、简介K-近邻算法是一种常用监督学习方法,其与K-Means算法有点类似,其原理是:在给定样本数据中,基于某种距离(欧式距离或马氏距离等等)找出与当前样本数据距离最近K个样本数据,然后再基于这K个“邻居”信息来进行预测。这个算法在生活中应用其实
显式实现(implements)interface InterfaceName {   //abstract methods declaration }class ClassName implements InterfaceName {   //abstract methods overwrite }示例代码:package com.lx; interface Runner {   public
转载 2023-05-29 11:39:40
190阅读
Java实现排序算法十大排序算法排序算法说明下面开始真正实现排序及理解对应思想`一、冒泡排序``二、选择排序``三、插入排序``四、希尔排序``五、归并排序``六、快速排序``七、堆排序``八、计数排序``九、桶排序``十、基数排序` 1,排序定义 对一序列对象或者数组根据某个关键字进行排序 2、术语说明稳定: 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前面;不稳定: 如果a原本在b
转载 2024-06-09 08:55:11
28阅读
  • 1
  • 2
  • 3
  • 4
  • 5